美國M1主戰坦克

美國M1主戰坦克

美軍的M1系列坦克衍生於美德合作的\"MBT70\"計畫,它誕生的比較倉促,是典型的一開始性能不佳依靠改進獲得高性能的一款坦克,因此M1系列坦克的改進也就非常值得研究,尤其在各國對新一代坦克概念研究停滯不前而坦克改進成為時尚的今天。

簡介

美國M1主戰坦克 美國和聯邦德國聯合研製MBT-70主戰坦克於1969年底擱淺。隨後美國在MBT-70基礎上開始研製新的XM803坦克,但仍因結構複雜,成本過高,又於1971年底被國會否決。
在兩個計畫被相繼取消後,美國陸軍隨即於1971年展開研製XM1坦克的計畫。1973年6月陸軍分別與通用和克萊斯勒兩大公司簽訂了研製樣車契約。兩公司均於1976年初推出一輛原型車,經測試與評估,克萊斯勒的設計中選。為紀念原陸軍參謀長,二次大戰中著名的裝
甲部隊司令格雷夫頓W·艾布拉姆斯(Greighton W.Abrams)將軍,特把該坦克命名為"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克萊斯勒公司中標後,1978年製造第2批11輛原型車供測試,1979年生產110輛先期批量生產型。第2批原型車經過若干性能測試,改進了一系列問題。1981年2月,美國陸軍正式採購7058輛M1,1884年訂單追加至7457輛。首輛M1於1981年開始服役。
 M1基本型生產了2374輛(894輛為強化裝甲的M1-IP型,1984年底推出)。第二階段批量生產型定名為M1A1,火力和防護大幅提升,產量為5415輛;1990年推出最新的M1A2型,國內生產訂單不多,主要是將基本型和A1型改進升級到A2型。
由於M1坦克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優異,戰後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分別採購了315輛和218輛M1A2型。此外,1988年4月美國國會同意埃及特許生產565輛M1A1坦克以裝備埃及陸軍
坦克技術性能
M1基本型的戰鬥全重為54.5噸,A1型戰鬥全重增加至57噸,坦克乘員為4名。M1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形,炮塔和車體多用鋼板焊接而成,各部分的裝甲厚度不等,最厚達125mm,最薄為12.5mm。
M1在正面部分裝有先進的喬巴姆裝甲。自1988年6月開始,新生產的M1A1在車體前部加裝貧鈾裝甲。經過特殊處理的這種新型裝甲,強度是原先的5倍。在海灣戰爭中,參戰的M1A1坦克多數換裝了貧鈾裝甲,實戰證明效果非常成功。
M1坦克採用了隔倉措施,用裝甲隔板將炮塔內尾倉和乘員艙分隔開,能有效避免二次效應對乘員的傷害。
M1基本型的主炮為1門北約制式105mm M68E1式線膛炮,與M60坦克的M68炮有所不同。該坦克105mm炮彈基數是55發,其中44發裝在炮塔尾艙內。
M68E1火炮除了可發射M60坦克制式炮彈外,還可發射新研製的M735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774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M883曳光尾翼穩定脫殼貧鈾彈芯穿甲彈和M737TPDS教練彈。
輔助武器為1挺M240式7.62mm並列機槍,以及炮塔頂裝填手艙口處1挺M240式7.62mm機槍和車長指揮塔上一挺M2式12.7mm機槍。炮塔前部兩側各裝有6管M250煙幕彈發射器,車上還裝有發動機熱煙幕施放裝置。
坦克內部安裝了哈隆全自動滅火系統。動力艙和戰鬥艙中安裝的紅外感測器能在2ms內發現所有著火點並自動啟動滅火系統,能在150ms內把火滅掉。
M1坦克採用了指揮儀式數字式坦克火控系統,主要特點是光學主瞄準鏡與火炮/炮塔相互獨立穩定,火炮/炮塔電液驅動,並隨動於主瞄準鏡。該火控系統使M1坦克具有在行進間射擊固定目標和運動目標的能力。炮長主瞄準鏡為單向獨立穩單目潛望式瞄準鏡,它與雷射測距儀和熱像儀組合,構成測距、晝夜三合一的瞄準鏡。雷射測距儀原為釹釔鋁石榴石雷射測距儀,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長為10.6μm的CO2雷射測距儀。
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沒有配備獨立的車長瞄準鏡,車長不能超越炮長獨立地搜尋、識別和瞄準目標;炮長主瞄準鏡水平向未穩定,僅向低向獨立穩定;減少了彈道數據的自動輸入,僅用4種主要自動輸入的彈道感測器,其他彈道數據參數需要手工輸入。所有這些措施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統的成本,實際成本僅為整車成本的20%。
M1坦克是世界首次採用燃氣輪機作為主動力的制式坦克。發動機採用的是AGT-1500燃氣輪機,輸出功率是1103kW(1500馬力。該機保養簡單、冷卻系統效率高,確定是燃油消耗率和成本較高。該坦克採用了X-1100-3B全自動傳動裝置和改進型扭桿懸掛。坦克每側有7個鋁製負重輪、1個誘導輪,1個主動輪和2個無輪緣托帶輪,採用T156型雙銷掛膠履帶。
M1坦克的越野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優秀,最大時速達72km/h,從0至32km/h加速時間只需7秒。
坦克機動性能數據(M1基本型)
公路路最大速度 72.42km/h
平均越野速度48.3km/h
燃料儲備1907.6L
公路最大行程498km
涉水深度無準備1.219m有準備1.98m
爬坡度 60%攀垂直牆高 1.244m
越壕寬 2.743m
最小轉向半徑原位

相關信息

海鷹-2(HY-2)岸艦、艦艦飛彈

巨浪一2

c301超音速反艦飛彈

東風11短程地地飛彈

中國FB-6A輕型機動防空系統

東風41飛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