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漁民村

羅湖漁民村

羅湖區漁民村位於深圳羅湖區南湖街道,是全國最早的萬元戶村,1984年小平同志曾到該村視察。漁民村社區與香港隔河相望,漁民村建設幸福生活的歷程,亦是深圳拓荒牛奮力開荒的歷程,亦是人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渴盼與追求。深圳是從一個小漁村演變為大都市的,這個“小漁村”指的就是漁民村。漁民村既是深圳的敘事起點,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輝煌成就和深刻變遷的縮影。

基本信息

簡介

漁民村漁民村

羅湖漁民村,坐落在深圳河畔,與香港僅一河之隔。解放前漁民村人從東莞一帶漂泊至此,以海上捕魚為生,過饑寒交迫的生活;改革開放後,漁民村人敢為人先,利用政策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辦起了全國最早的股份公司,一躍成為全國最早的萬元村,1984年1月,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臨視察,使漁民村名聲大振;2004年又因在深圳率先完成“城中村”改造,由“髒亂差”的城中村變為如今的時尚花園式現代化小區,成為深圳和國內各地爭相學習的典範。如今,戶籍人口僅200多人的漁民村集體經濟總資產已發展到1.8億元。

歷史發展

萬元戶村

漁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東莞一帶的水上人家。20世紀50年代,他們來到深圳河邊附城公社定居,靠捕魚撈蝦艱難度日,漁民村由此得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醒了漁民村人。由於鄰近香港,漁民村人首先在土地收入上得益不少。村里又利用特區政策,大力發展經濟,組建運輸車隊和運輸船隊,發展養殖業,辦起了來料加工廠。
在1979年時,就有酒樓、珠寶加工等好幾家香港工廠在漁民村投產,廠房租金都流入了村民口袋。漁民們又買了兩條貨船,開始跑運輸,到中山、東莞販運水泥、鋼材到深圳販賣。有了啟動資金後,又搞起了車隊。再後來,見運輸車輛奇缺,腦瓜子靈活的漁民到香港買二手貨運汽車轉賣。短短一年裡,全村33戶村民,家家成了萬元戶,漁民村也成為國內最早的“萬元戶村”。20世紀80年代初,33棟統一規劃的別墅式小洋樓拔地而起,當時剛剛開始流行的三大件——電飯煲電冰櫃電視機,村民家裡都有了,有的家裡還有了音響和空調。

村股份公司

“中央的政策肯定會變,但只會越變越好!”小平在漁民村說的這句話擲地有聲,這是對村里堅持共同富裕道路的肯定。

1992年,漁民村又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隨著全市進行農村城市化改造,漁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會應運而生。談起“漁豐”二字由來,鄧志標說了一段小插曲。當初股份制改造時,大家覺得叫“漁民村股份公司”有點“老土”,有人提議說,改革開放了,村民富裕豐收了,叫就“裕豐”吧,鄧志標大手一揮:不能丟掉漁民村,就叫“漁豐”吧!大夥拍手叫好,漁豐實業股份公司由此而來。它是全國第一批村辦股份制公司,在改革進程中留下了光輝一筆。
改制後的原村民人人當上了股東,每年每人能分紅1萬多元。出租房屋也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每戶村民每月僅靠出租房屋一項就淨收入1萬餘元。鄧志標比劃說,小平來視察時,全村總資產約300多萬元,到了1992年前後,全村資產達到800多萬。那時候,全村140多人個個年收入過萬元,“萬元戶村”變成了“萬元戶人”。

建花園小區

隨著經濟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很多村民為了增加房租收入,紛紛把房子往上蓋,漁民村一時間搶建成風。

2001年,羅湖區把漁民村作為舊村改造試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不要國家一分錢,村民自籌資金9000多萬元,對漁民村進行徹底改造。
2004年8月,重建工程順利竣工。改造後的漁民村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花園式”住宅小區,居民每戶享有1320平方米住房。村民房子除了自住外,餘下委託社區物業公司統一出租。僅此一項,居民月收入便可達3萬元左右。小區內各種文化、休閒、娛樂設施齊全,昔日的漁民過上了現代都市人的生活。

領導考察

胡耀邦

1983年2月7日胡耀邦一行抵達深圳。2月8日下午二時,耀邦同志到漁民村視察,黨支書吳伯森匯報了全村情況,耀邦同志詢問了收入、生活等情況後。

鄧小平

鄧小平視察漁民村鄧小平視察漁民村

1984年1月25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來到深圳河畔——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漁民村。他親切的關懷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村民們的心田。而漁民村和深圳的巨大變化,也給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次視察以後,他欣然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胡錦濤

胡錦濤視察漁民村胡錦濤視察漁民村

2010年9月4日至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陪同下,來到這個高樓聳立的羅湖漁民村,實地了解居民生活狀況。希望漁民村社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發展經濟上有新作為,在加強社區建設和管理上有新進展,努力建成文明和諧社區,讓社區民眾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習近平

習近平視察漁民村習近平視察漁民村

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還來到羅湖漁民村探訪居民。而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在1984年也曾來過這個“萬元戶村”探訪。習近平勉勵村民要繼續走鄧小平的道路,並加以創新和發展。

習近平在羅湖漁民村參觀鄧小平當年到村內探訪的展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