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斯島傳說

《羅德斯島傳說》系列描述的主要是《羅德島戰記》中提到的前輩六英雄的魔神戰爭傳說,時間雖然比羅德島戰記描述的英雄戰爭要早,但小說卻是寫於《羅德島戰記》成書一年半後。白銀之騎士法恩、赤發之傭兵貝魯特、荒野之賢者渥特、鐵之王弗雷貝、法利斯之聖女芙勞斯、瑪法之愛女妮斯,這些傳說中的英雄的事跡在本書中將一一呈現。

小說原作

全書共五卷
第一卷:亡國的王子(亡國の王子 ) 
第二卷:天空的騎士(天空の騎士 ) 
第三卷:榮光的勇者(榮光の勇者) 
第四卷:傳說的英雄(傳說の英雄) 
第五卷:至高神的聖女

故事簡介

斯卡得的國王布魯克為了一己的私利,用至親之血打開了最深迷宮中的魔神封印,一夜之間,羅德斯的天空就被籠罩在烏雲之中。面對各地蜂擁而出的魔物,所有的生靈都面臨死亡的威脅。為了生存下去,不同的種族聯合起來對抗魔神的侵略。經過三年的戰鬥,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時刻,六英雄的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被選上的一百位英雄,向黑暗的死亡迷宮發出挑戰。許多英雄在黑暗之地與魔物戰鬥,最後變成了冰冷的骸骨。但儘管如此,光還是照進了魔宮的最深處:七位英雄向魔神挑戰,結果有六人生存下來,並且用他們的手拯救了世界。
一位是騎士,身披銀白鎧甲,手握聖劍的法利斯王法恩。
一位是戰士,殺死魔神卻被奪走了心的暗黑皇帝貝魯特。
一位是地精,失落的石之王國最後的國王弗雷貝。
一位是魔術師,通曉世間所有知識的大賢者渥多。
一個是神官,奉守大地之法,清廉的瑪法祭司妮絲。
最後一個是沉默的魔法戰士,連姓名也沒有留下,就匆匆離去的光之使者。
結果光明重現,黑暗遠離。

人物介紹

赤發之傭兵貝魯特

這位就是日後將在全羅德斯島掀起腥風血雨的暗黑皇帝,現在則是戰士們敬畏的赤發之傭兵貝魯特。謠言說他是當時島上的最強戰士,後來則被追加為無人可超越的歷史最強了。實際上,就是戰技高一些,膽子大一些,充分利用了自己在傭兵中的威望以及與納協魯的師生關係,在魔神戰爭的歷史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
作為生活隨便、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傭兵的一員,不論長相還是氣質都差法恩太多了,偏偏就是有著吸引異性的魅力。先是妖精露希妲,後是聖女芙勞斯,都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這個粗魯的傭兵,而且還都為了他犧牲生命。後來的英雄戰爭可說和後者的死有著密切的關係,說不定歷史的真相就是愛上同一位女性的兩位英雄為著她的遺願而互相角逐。

聖騎士法恩

和渥特比起來,法恩先生可是非常正宗的人,不僅劍技馬術樣樣精通,對騎士道也是嚴格遵從的,有時候覺得有點像是禁慾的僧侶(聖騎士和苦行僧也沒多大區別)。
作為神聖王國瓦利斯的貴族,又是聖騎士隊長,且與法利斯的高司祭傑納特頗有交情,這位人稱“百年出一人”的年輕聖騎士成為了下任國王的有力競爭者。於是就有不少人要排擠他,但這反而更增添了他的威望。他曾經孤身一人深入魔神占據的古堡挑戰鏡像魔神(一種能複製人的外貌和性格的上位魔神),並成功的奪回了瓦利斯的王權象徵“三聖具”。而他高尚的人格即使在摩斯也為廣大的騎士們所敬仰。
不過,即使優秀如他,在感情的戰場上還是一敗塗地。在萊丁,當芙勞斯決定要與貝魯特他們同行而留法恩一個人回瓦利斯的時候,法恩感覺自己像是被拋棄了似地。事實正如他所想的,這位與自己出生入死的美麗戰友的心已經完全被才剛見面的赤發之傭兵貝魯特占據了。這真的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嗎?

鐵之王弗雷貝

僅僅是因為位於封印魔神之地坐近,埃人辛苦建立的鐵之王國就在魔神的一擊之下化為烏有。身為國王的弗雷貝被納協魯救出後,一心想死在與魔神的戰鬥中。可惜在納協魯潛移默化、軟硬兼施的勸導下,弗雷貝終於拾起面對族人全滅的悲慘事實的勇氣。他選擇活下去,不僅親眼目睹還親身參與了毀滅魔身王的戰鬥,為國人報了仇。而且,能夠目送妮斯離開人世,幫助卡修王擊敗馬莫侵略軍,協助消滅灰色魔女卡拉,弗雷貝也許覺得能活著真是幸運吧

荒野之賢者渥特

六英雄(加上芙勞斯是七個)中與貝魯特最要好也最象的人就是他,雖然他是大魔法師而貝魯特是戰士。從這一點來說,渥特並非善類。當時他與亞拉尼亞王都中賢者之學院的拉爾卡斯院長(巴古納德的導師)並稱為羅德斯島上最強的魔術師,但對辜負他期望的君主會毫不留情的捨棄,在落魄的時候也會用魔法把石頭變成黃金付酒錢。被稱為荒野之賢者是因為渥特很難得肯出仕宮廷。而且因為年輕時受到人們對魔法師的種種的歧視和欺侮,後來又找不到一位真正值得輔佐的國王,就變得只對魔法感興趣了。
實際上解放魔神王的事,渥特也是有責任的。在沒有察覺布魯克野心的情況下將解放魔神的方法教給了他之後,渥特一直在找方法補救自己的過錯。於是他在自由都市萊汀憑藉自己的威望和貝魯特的名聲組織起對抗魔神的百之勇者。雖然經歷了不少曲折,但最後對魔神的大反擊正是依靠了百之勇者的力量。所以說,渥特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是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角色,他為納協魯的活躍搭築舞台和提供輔佐。
當然,渥特做到這一步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在他對未來的預見當中,納協魯將成為統一羅德斯島的霸主,而自己則成為將這位霸主培養起來並繼續幫助他完成霸業的宮廷魔法師。如果納協魯不合格的話,他會像捨棄其父布魯克一樣捨棄他。可惜,即使是料事如神的他,大概也低估了卡拉左右歷史進程的強大力量吧。
雖然渥特頭腦出眾,對局勢的掌握也非常準確,對自己的魔法力充滿自信,即使面對卡拉也毫不示弱。但拜倒在妮斯的司祭袍之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妮斯的美貌曾經讓納協魯也為之心動,更何況她是第一個發現渥特內心傷痕的人。

瑪法之愛女妮斯

頭髮象烏木一樣漆黑,肌膚如皓雪一般潔白,以17歲的年紀當上瑪法主神殿的高司祭。這位天才美少女就是塔伯的妮斯,人稱瑪法之愛女。
雖然年輕,但在討伐魔神王之前,妮斯已做出了足以名流後世的豐功偉業。首先是將冰龍布拉姆德從古王國的魔法咒縛中解放了出來,從而得到了古龍守護的大量財寶;其次獨力阻止北方石之王國的矮人族揮師南下,從而防止了人類與矮人之間無謂的衝突;再次,協助莫斯海蘭的邁先解除了金鱗龍王的咒縛。此外,在亞拉尼亞調和民眾與國王之間的矛盾,在摩斯公國的連頓與威諾對戰時拯救了千名士兵的生命……妮斯對瑪法所賜力量的使用已無人能及,再加上連沃特都為之折服的洞察力和寬廣的心胸,以及無與倫比的美貌,說是神之子也毫不為過了。
納協魯曾經潛入被魔神占領的史卡德調查,身邊跟著的就是戰士弗雷貝和司祭妮斯。不僅是因為這兩人與魔神的關係密切,也是由於這是最精簡最可靠的組合。

無名之魔法戰士

不說也知道是誰了吧。六英雄中唯一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甚至連性別也無人知曉的神秘魔法戰士,正是無數次參與羅德斯島歷史譜寫工作的灰色魔女大人。這一次,她的工作如往常一樣,致力於保持正義與邪惡的平衡。當魔神在突襲中占盡優勢、人類節節敗退時,她幫助納協魯聚集六英雄;而當人類漸漸整合起反擊的力量並快將魔神趕出羅德斯島的時候,她為了防止戰後羅德斯島統一於一個霸權之下而將納協魯抽離反抗軍。即使是野心勃勃的大賢者渥特,在這位不老不死的魔女面前也顯得如此渺小,納協魯則更像是他手中平衡歷史的棋子。她將與時間同在,直到一位更具野心和能力(還有運氣)的人接替她的工作。

法利斯之聖女芙勞斯

越是聖潔的女祭司,越是會在愛情上偏向黑暗之心。聖女芙勞斯這樣的典型小故不是第一次看到了。美麗,堅強,信仰堅定,純潔無瑕,芙勞斯是一位出色的法利斯司祭。曾經和聖騎士法恩一起斬殺禍國殃民的牛頭怪,在羅德斯島上尋找反抗魔神的英雄。當她看到貝魯特的第一眼時,就發現自己被深深吸引住了。芙勞斯認為貝魯特就是法利斯神讓她找的那個拯救羅德斯島的英雄,把他從黑暗的包圍中導引至光明之道正是她作為法利斯司祭的職責所在。靠著這股信念的力量,芙勞斯甚至可以引發神之奇蹟。但,也許正如沃特所說的:芙勞斯顯然是把信仰和愛情給混淆了。
可惜的是,芙勞斯在最後與魔神王的一戰中犧牲,從而無緣像她的同伴們那樣名留青史。然而,她的遺言——貝魯特,請你統一羅德斯島——卻培養出了一位暗黑皇帝並引發了一場席捲羅德斯全島的英雄戰爭。

太陽之王子納協魯

納協魯是《羅德斯島傳說》的主角,雖然戲份要比帕恩在《灰色之魔女》中、史帕克在《羅德斯島的聖騎士》中的少,但其在魔神戰爭中的核心作用不可否定。《羅德斯島傳說》記述的是帕恩前一輩、也就是被人們傳頌的六英雄的事跡,分為四本書:《亡國之王子》、《天空之騎士》、《榮光之勇者》和《傳說之英雄》。所有書名都是指的這位太陽之王子,書的封面也都無一例外的有納協魯的身影。可以說,納協魯是整個故事中最傑出的領導者。此外,講述同一時期事件的外傳收集在《永遠的歸還者》中。所有這些書都沒有講述魔神戰爭的最終戰,因而不知道這位王子是否活到挑戰魔神王那一仗;而且即使是英年早逝(才十七歲喔,應該算是早夭吧),沒有在後世留下任何痕跡也令人頗為費解,似乎不是作者寫《羅德斯島戰記》時就設定好的人物呢。
納協魯出生於摩斯地方的小國史卡德。其父布魯克是一位賢明的君主,為維持史卡德的獨立和繁榮費盡心力且卓有成效。其母是摩斯大國海蘭國王邁先之妹,由自由戀愛與其父締結良緣,但很早就過世了。其妹莉娜(讓人聯想到某位自稱天才美少女魔導師的傢伙)漂亮而且任性,暗戀著才能出眾的兄長。小時候的納協魯就顯露出過人的資質,父親布魯克對他的期望遠遠超過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因而布魯克聘請了羅德斯島上最優秀的魔法師渥特和戰士貝魯特來教導愛子。納協魯在這樣精心的培養下漸漸成長,並且越來越顯示出作為一位領袖的卓越才能。不僅他的兩位導師以及父親對他的發展滿懷信心,史卡德的人民也送他“太陽之王子”的稱號。
似乎眾神對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王子埋沒在史卡德這樣的小國感到可惜,在納協魯十六歲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把他推上了整個羅德斯島的歷史舞台的大事。父王布魯克帶著妹妹莉娜到南方的矮人族聚落石之王國辦事,一去不返;而且臨走前竟然把渥特和貝魯特關進了地牢;接著與史卡德交好的石之王國聯系突然中斷,神秘的獵人失蹤事件在南方屢有發生。毅然承擔起一國君主之職的納協魯,在實地調查中發現南方的石之國已被不知誰解放的魔神在短短十天內滅亡了,以英勇著稱的矮人們除國王弗雷貝外全部陣亡,沒有多少兵力的史卡德就是下一個目標。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納協魯下了令文武官員驚詫的決定——將史卡德併入鄰國威諾的版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史卡德軍民全部覆滅的厄運。背著賣國的污名,納協魯成為了亡國之王子從莫斯消失了。
僅從以上這些表現就可看出納協魯非凡的行動力和決斷力。這樣的人不會甘心永遠背負污名的。納協魯失去史卡德之後,反而能夠從全羅德斯島的利益出發來考慮對付魔神的問題,並積極行動起來。投靠摩斯公王邁先進入反抗軍的指揮中心,馴服野生風龍成為龍騎士,迎娶邁先的女兒拉妃妮雅從而成為海蘭公國國王的接班人競爭者,聚合六英雄成為討伐魔神的中堅,領導百之勇者組成魔神戰爭的主力軍。一切都在納協魯的卓越才能面前迅速平穩發展,甚至成為統一羅德斯島的霸者看來僅僅是結束魔神戰爭後再邁一小步就能做到的事。但是,正義壓倒性優勢的形成,讓灰色魔女對羅德斯島可能統一的未來憂心忡忡。真實之鏡告訴人們的真相徹底毀滅了納協魯的野心和前途。從一位眾人擁護的英雄一下子淪落為聲名狼藉的戰爭元兇,納協魯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孤身一人一龍前往魔神的巢穴,納協魯的人生是否也將隨著魔神戰爭接近尾聲而向著終點邁進呢……
實在是小故不知道結局才這么含糊的說了,還請多包涵。不過在看了三代英雄的故事之後,有一點感覺可以肯定,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納協魯是那種天生就注定成為英雄的完人,帕恩是需要激勵和幫助才成為英雄的強人(算是吧),史帕克則是被人捧著才馬馬虎虎夠格被稱為英雄(這也在爭議中)的平凡人。不過,像納協魯這樣的人在羅德斯島的歷史上實在太少了(如果不是獨一無二的話),即使出現也會象流星一樣匆匆划過天際,留下美麗而短暫的光輝吧。

魔神王

曾經將整個羅德島推入恐怖深淵的大魔頭…竟然是位少女?應該說這個被魔神王寄宿的身體曾經是一位少女,但在被父親作為祭品殺死後就容納了魔神王的靈魂。不過小故覺得這樣的形象卻很符合小日本的設定習慣。小故對這位少女的了解比魔神王本身更多一些,實在是因為水野老兄為了渲染魔神王的神秘性(小故祈禱如此)而對其言之甚少。連魔神王真正的長相,小故也只在漫畫《瓦利斯的聖女》中瞥見過。小說里,這位老大到現在還未曾顯露廬山真面目。
言歸正傳,先來看看魔神王本身的背景。在古代魔法王國時期的羅德島上,有一個用來封印魔神的地方,被稱之為最深奧的迷宮,就是《灰色之魔女》裡面大賢者渥特看守的那個地方。其實照小故的想法,也不用浪費人力去看守了,乾脆把那地方埋了杜絕後患。因為魔法王國覆滅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召喚並使役魔神了,而在魔法王國鼎盛時期,這樣的事對強大的法師們來說是很平常的。這些力量堪與神相比的法師,將魔神從異界召喚到人類居住的世界,然後驅使它們為自己服務。而最深奧的迷宮盡頭,有一道門,通往為了拘禁這些被召喚來的魔神而創造的擬似空間。而魔法王國滅亡後,羅德島上就找不到一個能打開這扇門的法師了。於是魔神們連同它們的王就得一直呆在那個魔法空間裡,既不能回去自己的世界,也不能涉足人類的世界。要是小故是魔神王的話,被這樣殘酷地對待後,一定一抓到機會,就率眾向人類報仇了。魔神戰爭就是這樣爆發的。
那么是誰解開了魔神的封印?渥特當然是第一候選了。而且從後來他願意畢生看守最深奧的迷宮,不難猜想那是出於一種歉疚和責任感。實際上,魔神戰爭前夕,渥特也確實在研究如何召喚魔神王的文獻,只是有人利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這個他自己並沒打算真正去實施的偉大召喚儀式。那個被野心驅使而解放魔神王的人,就是魔神王寄宿的少女的父親,史卡德的國王布魯克。這位默默無聞的小國國王,因為這件壯舉,一下子成為全羅德島關注的焦點。他的一子一女(雖然僅身體是)從而登上了歷史舞台的中心。
莉娜那年14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可惜她愛上即使身為公主也不能得到的人——年長自己兩歲的王兄納協魯。雖然被頌為月亮之公主,但莉娜長久以來只能微弱地反射作為太陽之王子的皇兄的耀眼光芒。首先,納協魯的母親是大國海蘭的公主,國王的正妻;而莉娜的母親是旅行藝人的舞娘,國王的妾妃。其次,納協魯是繼承王位的獨子,而莉娜僅僅是將來政治婚姻的籌碼。然後,為了強調前兩點,那協魯成為相貌英俊、文武雙全的王子,而莉娜則成了美貌任性、不識大體的公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小敬愛的哥哥漸變成莉娜戀慕的對象,這又為她的任性加了一筆。撇開嚴厲的父親和冷漠的王兄,這樣的戀愛本身就是不被允許的。在絕望中苟延的莉娜(其實過得很奢侈的),在懷抱一統羅德島之野心的父親的威逼利誘下,為了讓哥哥記住自己而決定將生命獻給魔神王。可惜的是,她至死都不知道那個讓他為之犧牲的人其實和她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也許知道了還更可憐,因為納協魯是如此高高在上,是莉娜不論是否以妹妹的身分都不可能接近的存在。因為年僅16歲的納協魯已經背負父王布魯克和荒野之賢者渥特寄託的統一羅德島的重負,正拚命努力、無暇他顧。唉,只怪水野大師把他塑造得太過完美了。
手持巨劍碎魂的美艷少女,面對身披戰甲的清秀少年,這對沒有血之羈絆的兄妹的對決在史卡德的王城接見廳里無可避免地上演了。少年負傷,乘龍御風逃去,過早地退出了塑造英雄的歷史洪流。少女持劍,自若面對前來挑戰的百之勇者。由於神靈的幫助,最後的七位勇者終於擊敗了少女,把她趕回自己幽暗的處所...吟遊詩人們大概會這樣傳唱魔神戰爭的故事吧,可實際上納協魯的名字並沒有見諸任何史書,更別說莉娜和布魯克了。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把這對不幸的兄妹從青史中抹消了呢?這隻有水野大師知道了..

種族介紹

在羅德斯島上生活著各個種族的居民。
羅德斯島上的住民總體上有光之種族與暗之種族之分。前者主要指大部分居住在卡諾廣茂的森林中的妖精族和聚居在石之王國的矮人族,後者則指包括黑妖精在內的各種妖魔,他們最大的棲息地就是馬莫島。人類由於其智慧和自由的心志,得到眾神的庇護,以絕對的數量優勢統治羅德斯島的大部分地區。又由於人類的貪婪和愚蠢,因而成為島上戰亂的主導者。所以人類既有站在光之種族一邊的,也有站在暗之種族一邊的。而龍則是連神都能消滅的超強生物,但在魔法王國時期卻受制於人。另外一些古代種族是傳說中的存在,但也許會在島上有少數存留也說不定。

妖精族,森林之精靈族

妖精族的體型比人類略小,而女性妖精更長被誤認為孩童。他們行動迅速、不留痕跡,有很高的自尊心,說話時尖尖的長耳偶爾動一下。作為森之種族,與山之種族的矮人族世代不和。原因之一是與他們親近的森之精靈非常討厭金屬,而矮人族正是以此為原料來加工各種工藝品的。另外,妖精族輕盈的身材正與矮人族粗壯的體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加上妖精族自恃甚高,根本瞧不起矮人族。妖精族通常壽命以千年記,而且都是天生的精靈使,擅長召喚風與水的精靈。
妖精族原本居住於妖精界,在諸神戰爭時被召喚到了物質界,從此便遷移至物質界生活。一般來說,妖精族的容貌無論男女都十分美麗,長而尖的耳朵是他們最大的特徵。由於本身是近乎精靈的存在,因此他們的壽命是無限的。然而也由於他們美麗、有智慧而且擁有近乎無限的生命,使得他們極為高傲,不僅對人類這個種族極為鄙視,視他們為低俗粗魯的生物,對於其他諸如外型不好看或是會對森林造成不良影響的生物都十分厭惡。在他們看來,人類是愚蠢及野蠻的生物,而人類也不滿於妖精的高傲,所以妖精與人類混血的半妖精族(ハ一フエルフ)是被妖精和人類共同歧視的一族。在羅德斯島上,妖精族甚至由於過於不願跟外界交涉,而將自己所居住的森林施以魔法,封閉了對外界的所有通路。
這裡不得不提及上位妖精族(ハイエルフ/High Elf)。這個世界是由三個異質的世界所組成的。其中一個是人類住的世界,魔術師們將它稱作物質界;一個是精靈所居住的世界,那兒似乎還細分成許多個小異界,總稱為精靈界;然後另一個世界是連線物質界以及精靈界的世界,而那便是妖精界。妖精族自從失去了故鄉,被物質界所束縛,早已經不是妖精界的住人了。上位妖精族是傳說中的種族,通常被人們以為早已滅絕了。就像是人類中有古代王國的人種以及古文化,種族之中也有所謂的高等種族。妖精族也有所謂的高等種族,通常都稱為古妖精族或上位妖精族。他們至今仍能在物質界和妖精界之間來去自由,是比普通妖精具有更高智慧和魔法力的種族。“不歸之森”就是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和黃金樹而設的結界。

矮人族,大地之精靈

矮人族跟妖精族一樣在諸神戰爭時被召喚到了物質界而從此定居。他們擁有似乎是在諷刺妖精族般的外貌,不僅矮而且肥胖,並且已經完全無法與精靈交涉。他們的個性爽朗、直性子,並且愛上了物質界的酒。然而雖然他們擁有如此粗獷的外表與性情,他們的手工藝卻是精巧到沒有任何種族能夠比擬,這是他們身為大地精靈的技能,為了讓儲藏在大地中的原石蛻變成美麗的寶石。 他們這種精細的手藝幾乎是與生俱來的。
矮人族身高約常人一半高,體格健壯,和身體極不搭配的大臉上通常留著密密麻麻的灰色鬍子。世上再也沒有第二個有如此體格的種族。別看他們個子不高,胃口卻相當驚人,一頓可吃下人類的三倍份量,因而有傳聞說矮人族那突出來的肚子都是用來裝食物的。平時說話愛理不理的語氣,恰好反映了矮人族的頑固。而他們之所以有著精品師的才華,或許也是由於這樣的頑固性。他們能將粗糙的原石變成鮮艷的寶石,再做成精緻的細工物。矮人族是善良的種族,他們不會說謊,並且比任何人都熱愛正義,並貫穿自己的信念。但當他們全身包著鎖鏈甲,兩手握著巨大的戰斧,再戴上那頂兩側有角的頭盔的話,就完全是個準備為正義赴往戰場的戰士了。在魔神戰爭中,矮人族的故鄉石之王國被毀滅,殘存的矮人族就與人類雜居在一起了。

草原妖精族,原野之精靈族

其實在日文裡面有兩種不同的東西在中文都稱為“妖精”。一個就是我們所熟悉的Elf, 但是事實上在設定中,部分精靈界的精靈獲得了意識而變成了妖精界的居民,這些居民也被翻作是“妖精”(因為日文的漢字直接就寫成妖精)。後者包括了蠻多的種族,例如草原妖精、矮人族,因為原先所屬精靈屬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後來在諸神戰爭的時候,這些妖精們被召喚到了物質界也因此定居了下來,但如果他們習慣了物質界的生活,便會漸漸失去了跟妖精界或精靈界交信的能力,例如矮人族和草原妖精就是一例。草原妖精個子跟矮人族差不多,但瘦了許多,大概可以活個兩百多歲,他們即使是已經長大成人,外表也近似人類的孩童,耳朵也是略長而細。一般來說,草原妖精是個富有好奇心,很喜歡旅行與冒險的種族,因此見多識廣的他們通常會配合自己遺傳的美妙聲音擔任吟遊詩人的職位。不過他們敏捷的身手以及靈活的手指,也使他們幾乎天生就是個盜賊的料。

半妖精

半妖精是人類與妖精之間所生的後代,雖然半妖精擁有妖精族的魔力和人類的力量,但總是被人類和妖精兩族所唾棄,成為左右為難的存在。

黑妖精

黑妖精族是把靈魂賣給了魔神的邪惡種族,會使用魔法。對妖精族來說,黑妖精族是極為令他們憎恨的對象。他們漆黑的肌膚和銀白色的頭髮是立誓效忠暗黑神的證據。在神話中光與夜的聖戰中,他們站在黑暗軍團的前線,和光之妖精族進行戰鬥。他們不分男女地殺戮,純潔的女孩則被當作暗黑神的祭品犧牲掉。黑妖精族擁有很高的魔法抵抗力,那是把靈魂賣給了魔神換來的。他們最擅長隱身的精靈魔法,當他們唱起“小巧無形的精靈,讓你的身形為我所有。”的精靈語時,身影就會逐漸消失,最後變得完全透明而無影無蹤。 一般來說他們擁有能夠匹敵妖精族上位種高等妖精族的能力。 在卡諾森林中居住的妖精族,於英雄戰爭中幾乎被黑妖精族斬盡殺絕;而在邪神戰爭的末期,馬莫的暗黑之森里的黑妖精族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食人鬼

和黑妖精族一樣,食人鬼也是妖精族自古以來的敵人,彼此之間已不知戰鬥過多少次了。他們有強壯的肌肉、銳利且尖銳的牙以及歪曲醜陋的鼻子,赤土色的肌膚外面只意思性地卷了一塊布條。魔神戰爭之時,黑妖精族及食人鬼也是站在魔神那邊,成為死與破壞的先鋒。擁有妖精族兩倍大的身體、醜惡但力大無窮的食人鬼手上拿著巨大的棍棒,將妖精族當作生菜般地啃食。但少得可憐的腦漿使他們極易受到魔法的影響。在馬莫,黑妖精常用活人飼養食人鬼。

赤肌鬼

赤肌鬼可說是邪惡的存在。它們算是妖精族的一支,但由於古時候侍奉著暗黑神,而成了醜陋的妖魔。它們不知道任何加工工藝品的方法,卻一昧地搶奪長眠於地底的美麗寶石與金屬,是矮人族從古時候傳下來的死對頭。赤肌鬼原本是夜行性生物,非常討厭中午的陽光,所以它們的行動時間都在晚上,白天大都躲在洞裡舒服地睡覺。他們一般赤在褐色的皮膚外卷著骯髒破爛的布塊,以草繩代替皮帶綁在腰間,並掛著日常用的小刀。體型類似一般的人,但只有人的一半高,露出來的四肢就像枯木條。身上幾乎沒有體毛,臉上有著特別大的眼及耳,鼻子就像是只有兩個洞開在臉中央似的。嘴角裂得很大,能從其間看見斑黃的牙齒及血般紅的舌頭。

魔獸

魔獸都是在眾神時代以及古代王國時代,神以及魔法師們將數種動物的特徵混合創造出來的生物,而其命名也大多採用動物的混稱,例如鳥人、鷲獅都是這種技術創造出來的生物。在這樣的種族中,也有人稱部分的魔獸為“幻獸”,不過這都只是人類隨意命名的,一般來說,外形優美的魔獸們都會被稱作是幻獸。

巨人族

巨人跟人類一樣是物質界的居民,雖然外觀跟人類相同,但體型卻大了兩倍甚至三倍以上。如果他們擁有跟人類相同的繁殖力的話,這個世界肯定會變成巨人的世界的。尤其巨人族中屬於上位種的古代種族,傳說在神話時代甚至擁有跟眾神平分秋色的能力,這便是古代巨人的後裔中最有名且恐怖的單眼之巨人。古代的巨人中還有一類被稱為炎之巨人的,身體有如峻峭的岩山而聲音則震撼天空,搖撼大地。傳說炎之巨人的體型,以及威猛的程度在巨人族中都足以跟單眼巨人匹敵,並且它體內的渾沌之力,也證明它果然是古代巨人的後裔。正如其名,它擁有炎之精靈力,雖然不會跟龍一樣吐火,但是火焰絕對傷不了它。這對依賴嘴裡的火焰為必勝武器的龍族來說,可說是天生的剋星了。(圖中巨人旁邊飛著的是龍,由此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巨人巨大的身形)
由於諸神時代的眾神肉體也是擁有巨大體格的人形,因此大多認為巨人族其實是古代諸神的後裔。正如其名,他們擁有極為高大的身體且力大無窮,但是頭腦卻是十分的遲鈍。在巨人族中除了一般的巨人之外,同時也有屬於不同精靈屬性的巨人如火之巨人、冰之巨人等,加上獨角巨人、獨眼巨人等等,也可說是分支眾多的種族。

龍族

自始源時代就與眾神並存的最強種族。 他們擁有強壯的肉體、無比的智慧、能使用龍族專有的龍語言魔法,在精靈力尚未分化時便出生的他們更使得一般的精靈力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效用。在諸神戰爭末期,便是由被稱為“屠神龍”的龍王燒盡諸神的肉體而結束這場戰爭的,可見龍族的強大能力。不過龍族的出生卻是個謎。他們沒有後代,沒有血緣關係,雖是從蛋里孵化的,卻沒有人知道這些蛋從哪裡來。不過龍族也分成許多亞種,其中從神話時代就存在的稱為“古龍”;經過了一千年的歲月,獲得了理性與知性的稱為“老龍”;而尚未獲得知性的則都泛稱為龍。此外還有依照飛行能力區分的或依照體內精靈力活動程度來區分的變種龍族。
作為羅德島上最強的種族,連神都敗在龍族之下而消滅。他們不僅周身披著堅硬的鱗,有著尖利的爪和牙,而且可以口吐烈焰。羅德斯島至今都還棲息著相當多的龍,他們大部分生活在摩斯公國,而且與人和睦相處,有的成為龍騎士的坐騎。在龍族中,被稱為古龍的上位種族可說是極為偉大的存在,其力量以及智力於一般的龍相比有著天壤之別,更能使用魔法。他們的叫聲蘊含了某種魔力,聽到它咆哮聲的人會體驗到心臟凍結般的恐怖,其實如果聽見了幾乎就等於已經死了。一般來說,人類根本不可能支配它們那龐大的身體以及高度的智慧,然而在古代魔法王國時期人們卻將它們當成僕人一樣使喚,也因而受到了覆滅的報復。屬於上位種的古龍如今只有守護太守秘寶的那五隻了(然而在納協魯所調查的文獻中記載,其中只有兩隻是真正的古龍,另外三隻則只屬於老龍。而屬於真正古龍的便是棲息在萊丁火龍山中的魔龍晨曦之星,以及摩斯山地的金鱗之龍王。) :居住在馬莫的“黑翼之邪龍”那斯、亞拉尼亞白龍山脈的主人--冰龍布拉姆德、棲息於萊丁附近青龍之島的水龍艾勃拉、住在羅德斯島唯一活火山“火龍山”的魔龍晨曦之星、以及摩斯的守護神兼龍騎士們最好的盟友“金鱗之龍王”邁先。邁先以及布拉姆德由人類解除了魔法的束縛,不再被強迫擔任太守秘寶的守護者。為了答謝,金鱗之龍王成為了龍騎士邁先的坐騎,並在他死後繼承了他的名字。而亞拉尼亞的冰龍布拉姆德,在被瑪法的最高司祭妮斯解除了制約咒文之後,將它所擁有的寶物全部轉讓給妮斯,而自己則進入了休眠期。那斯被亞修拉姆和巴古納德制服並發誓效忠馬莫。英雄戰爭後,艾勃拉、布拉姆德被尋找“支配之權杖”的亞修拉姆殺死,晨曦之星被卡修和亞修拉姆聯手消滅。

精靈

嚴格來說,精靈不能算是與上述生物並列的種族,它是源自自然元素和智慧生物情感的一種存在。他們生活的精靈界又根據各種不同的精靈劃分成許多小異界。精靈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在物質界使用力量,除非與精靈使訂立了契約。但精靈們確實參與了物質界自然力的作用,只是一般人無法察覺他們的存在而已。元素精靈有水之精靈溫蒂妮,風之精靈希魯芙,以及火和森之精靈等,他們都由各自的精靈王統治著。與精靈王訂立契約的精靈使,就能隨心所欲地之配其下的精靈,並使用以其力量為基礎的魔法即精靈魔法。在精靈使眼中,精靈們一般透明的裸體小人形象出現。感情精靈中,有美麗的迷惑人心的森之精靈,像是小鬼般笑容滿面的困惑之精靈,漸漸膨脹的黑色球體則是掌管黑暗與恐怖的之精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憤怒的上位精靈休利,被她附身的人只有想要破壞的衝動,因此會在自己還活著時豁盡力量攻擊,最後將會因為自己的精神爆發而死,連靈魂都會被消滅的,這樣的人被稱之為狂戰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