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古十景

羅平古十景

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羅平覽勝半月,在其遊記里記載了羅平十景。徐霞客在飽覽了羅平的山水美景之後,曾留下了羅平山水“著名迤東”的感嘆。時過境遷,徐霞客筆下的羅平十景現在已經成了“羅平古十景”,這些景點,有的尚存,有的已經早已改變面貌物非人非了。

來源概況

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羅平覽勝半月,在其遊記里記載了羅平十景。徐霞客在飽覽了羅平的山水美景之後,曾留下了羅平山水“著名迤東”的感嘆。時過境遷,徐霞客筆下的羅平十景現在已經成了“羅平古十景”,這些景點,有的尚存,有的已經早已改變面貌物非人非了。

第一景-臘山玉帶(羅雄鎮)

羅平古十景玉帶湖風光
羅平古十景之一。縣城西南的白臘山,為全縣最高點,海拔2468米,每年十月的登山活動在此舉行。白臘山高聳入雲,峭拔奇秀,遇到天朗氣清,有帶狀白霧縈繞山腰,觀之令人心曠神怡,古人賦詩讚道:“試看羅雄第一峰,腰纏玉帶問誰逢,崗笠白練三千仞,凝懸銀河下九重。”
臘山湖位於白臘山主峰下,呈帶狀展布,四周群山綿亘,群峰高聳。東坡地形較緩,右坡較陡,並有大片杉松林,婷婷玉立,鬱鬱蔥蔥,湖水清澈見底,晨昏時節,波光粼粼,魚躍其間,其景美不勝收。
玉帶湖位於縣城東南4公里,白臘山主峰下的羊者窩村旁,傍山蓄水,終年長青,面積0.2平方公里,水深13-15米,庫容150萬立方米,湖呈環形,湖中有鴛鴦島,湖水繞島,水色澄碧,或玉帶倒映,恍如置於仙境,島上及兩岸林木鬱鬱蔥蔥,岸邊島下水草青青,野花芬芳,蕩舟繞島而行,湖面上不時有鴛鴦嬉水,翠鳥啼鳴。白臘山雄居西岸,山泉飛流而下,遠山含黛,近水耀銀,水天交映,景色清靜幽雅秀麗迷人。

第二景-太液澄波(羅雄鎮)

羅平古十景太液澄波已經淹沒在羅平縣城之中
太液湖公園是羅平古十景“太液澄波”目前所在地。太液湖公園位於羅平縣城中心、九龍大道旁,占地120畝,投資約2300萬元,公園由正門廣場、臘山仙子廣場、湖心島、兒童樂園等四大部份組成。整個公園按照風景園林進行規劃設計,吸收和採納了現代園林建築風格,具育較強的現代氣魄。園內造型特異,園林藝術點面結合,層次分明,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

第三景-九挽渡 (九龍鎮九龍橋)

羅平古十景九挽渡

絲絲柔情,九重挽渡,不知道徐霞客曾經還做過其他感想否?

第四景-三峽懸流(壟甸村、臘莊村、以堵勒村)

羅平古十景三峽懸流
國家AAAA級旅遊區、雲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羅平縣城東北22公里的九龍河上,是羅平古十景中的“三峽懸流”所在地之一。由於得天獨厚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長期侵蝕,在此形成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或雄偉、或險峻、或秀美、或舒緩,美不勝收,絕倫無比。其中最大一級瀑布高56米,寬112米,稱九龍第一瀑(也稱“神龍瀑”),豐水季節,遠在數里之外即可聞水流的巨響;近前仰觀,瀑流恰似天河瀉落,霧氣升騰,勢若雷霆萬鈞;冬春時節,瀑布則似銀鏈垂空,飛花碎玉,在朝陽照射下,彩虹臨波,宛若仙境。第二瀑布人稱“情人瀑”,高43米,寬39米,瀑下水潭幽深靜謐。餘下的石龍瀑、九龍第三瀑等均各具特色,碧日潭、月牙湖、戲水灘也十分悅人心目。乘纜車登上山頂的觀景台,便可以一目觀十瀑,風光盡收眼底。

第五景-金雞獨立(板橋金雞山)

羅平古十景站在金雞山上看菜花
“金雞獨立”位於羅平縣城東北金雞村。金雞山上,石高萬丈,峙立山腰,形若雄雞,路人觀之,神往止步。清代文人為金雞山三聖宮撰聯雲“一覽遍塵寰,四看天馬懸空,曾到岩前勒住;萬笏朝地座,忽聽金雞報曉,疑從海上飛來”。遠處群峰聳翠,挺拔秀麗,列峰排空,巍峨雄壯。登高鳥瞰,飛雲漫鋪,群峰浮海,奇絕峰巒;霧繞山轉,峰隨霧移,似萬馬奔騰,波瀾壯闊。近處峰林如箏,拔地而起,高低錯落,密密簇簇;其上林木蔥鬱,翠綠一片;峰下油菜連片,菜花綿延,景色燦爛。

第六景-石虎懸崖(落紅古村)

羅平古十景 羅平古十景
石虎懸崖

這一景色掩埋在群山之中,少有人欣賞。

第七景-溫泉漱玉(法貴村)

羅平古十景溫泉漱玉

好像不太像,難道已經消失?

第八景-曲水金花(外納村)

羅平古十景曲水金花殘景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該村周圍山上為各種灌木大樹植被。後大煉鋼鐵,加上人為破壞。各種樹木被砍伐殆盡。據傳此山間小溪由地下暗湖的水溢出而成,想像在各種灌木樹林裡,彎彎曲曲的溪水泛著金光,金線魚穿梭其中,再聽著牧童笛哨聲,該是怎樣的一種愜意呢。

2009年在該村附近發現距今2億多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據傳為史上最大規模。

這一景比較熟悉,現在周圍成了光禿禿的山,不知道曾經的曲水金花是如何四濺金光了。

第九景-峭壁仙鋤(以洪村)

羅平古十景龍馬石林-峭壁仙鋤

第十景-石壑甘泉(盤龍山麓)

(缺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