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閏

置閏,南朝宋大明六年——463AD大科學家祖沖之制定的《大明曆》,採用20組19年7閏插入1組11年4閏,計391年144閏;唐代李淳風的《德麟歷》始改為“在缺中氣之月置閏”,實際上仍保持19年7閏的基本格局,沿用至今。

概述

傣歷採用“平朔法”、單月大,雙月小,固定閏九月,比夏曆早3個月,推測系從秦歷脫胎而來。返本歸源,本方案借鑑傣歷,並固定單月小,雙月大,閏六月(大月),以公元19的整倍數為閏年周期,按現行閏年次序,固定在第3、6、9、11、14、17、19年為閏年,但逢公元尾數333、666、000年份所在的19年7閏,免去後“8年3閏”,成為“11年4閏”。本方案月均近似朔望月,年均近似回歸年,固定閏六月,跟寒暑周期基本相符。

相關條目

曆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