罍恥

(1).語本《詩·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尚盈而缾已竭,喻不能分多予寡,為在位者之恥。後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 清 王夫之 《顯考武夷府君行狀》:“鮮民罍恥之年,正故國天崩之日。” (2).謂飲酒至盡,酒器皆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陰注陽受》:“其人以巨杯引滿而飲,寢少頃而覺,覺而復飲。暨罍恥,即整衣冠北望而拜。”參見“ 缾竭罍恥 ”。明 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客至,具茗中饋肅給,未嘗以釜戞罍恥告也。”

基本信息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