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角亭

缺角亭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曾經的崢嶸戰事也只在教科書上留下了隻言片語,惟有建築,在蔥蘢綠葉的掩映中記錄了些許榮光與遺憾。

基本信息

簡介

缺角亭缺角亭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曾經的崢嶸戰事也只在教科書上留下了隻言片語,惟有建築,在蔥蘢綠葉的掩映中記錄了些許榮光與遺憾。
古猗園缺角亭是抗日戰爭史的真實記錄,承載著中國人民飽受欺凌的苦難、民族危亡的呼號、不畏艱險的反抗、團結抗戰的榮光,既是苦難輝煌的見證,又是團結奮進、再造中國的精神支點。
缺角亭始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又名“補闕亭”。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東三省,南翔人民無不義憤填膺,由朱壽朋、陳少芸等愛國人士發起集資,在竹枝山頂建紀念亭以志國恥。缺角亭只缺東北一角象徵東北三省淪陷,另三隻翹角塑以三隻高舉的拳頭,表達了抗戰到底、收復失地的決心。
缺角亭飛翼凌空,色調柔和瑰美,七彩俱全,建築風格頗有特色:四根紅柱頂起幾何拱頂,線條流暢、氣韻生動,建築玲瓏華麗。匾額“缺角亭”為書法家胡問遂所題,蒼勁雄渾,與缺角亭的雄姿相吻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