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斯之子

繆斯之子

本書是梁曉聲依據大量史料創作的歷史小說。作者通過獨特的視角,用細膩、優美的文筆再現了聞一多的一生,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高貴氣節,為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寫下了不可多得的歷史證詞。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繆斯之子 繆斯之子

梁曉聲,男,1949年生,山東榮城人,當過知青,現居北京。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短篇小說《為了收穫》獲《小說月報》第一屆百花獎,中篇小說《學者之死》獲《小說月報》第七屆百花獎,短篇小說《一隻風箏的一生》獲《小說月報》第八屆百花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主要內容

本書是作者梁曉聲先生依據大量史料內容,新近創作的紀實文學。作者用細膩、形象、優美動人的文筆,描寫了聞一多自清華求學,赴美留學至結婚生子,回國任教的學習、工作以及情感生活的一生,是聞一多生平的寫照,也是文學欣賞、學習和寫作的範本。

目錄

第一章

憑欄的聞一多,雙手無意識地轉動著球,輕而長地嘆息一聲……

他的表情隨之惆悵。與表妹的包辦婚姻,委實是他不甚情願的。

第二章

喜燈明耀——新燭初燃,一環環渲映滿室的光暈,仿佛少女的臉頰那一種淡淡的羞……新房裡——高真罩著紅蓋頭,一動不動端坐床畔,定如雕塑。

聞一多背手佇立窗前——窗前皓月當空,室內室外一片寂靜。

第三章

又一人道:“聞一多、羅隆基等四名學生,於大多數學生接受現實,紛紛悔過之後,仍持倔傲之態度,非但不表示悔過,還要在周刊上發表公開具名的文章……我們校方不能再姑息了,當殺一儆百!”

第四章

聞一多、潘光旦相視一眼,仍毅然往前。同學們一個個爬上戰壕,跟在後邊。突然響起槍聲……

第五章

聞一多:“……即使你將她用武力挾持到了芝加哥,她也會生病的。我們中國的山鬼,永遠屬於我們中國的山林。她是我們中國人意識中,關於女性美的一種想像……”

第六章

聞一多和同學們又在作畫,但位置的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那名吻過聞一多的白人女生和三名白人男生,已坐到聞一多這“半壁江山”來了。

第七章

當聞一多將在蒲西夫人家裡做客的情形講給兩位留美同學聽了以後,那一種跨國友誼的溫馨情愫,便在小小的房間裡如水波般蕩漾著了,使他們海外學子時而寂悵的心靈,獲得很大的慰藉。

第八章

聞一多望窗外,但見燦爛的原野上,一匹白馬與列車並馳——馬背上是一身牛仔裝的古斯汀,擎在她手中的紅絲巾與她的黑長髮向後揚起……

第九章

報上關於“五卅”慘案的通欄大標題映入眼帘,三人邊看邊緩緩坐在各自的皮箱上……

碼頭已別無他人——空蕩蕩的碼頭只剩下了聞一多們,他們的背後是那艘異國輪船……

第十章

溫馨的燭輝之下,聞一多背依床頭,一手從女兒頭頂彎過,手心貼著女兒一邊的臉腮,而詩人的心境,那一時刻顯然並未沉浸於幸福之中,他緊鎖雙眉,目光凝視著燭苗……

第十一章

聞一多瞪著他們,在講台上大步地踱來踱去:“原諒你們,那樣也太便宜你們了。不,我一定要懲罰你們!不懲罰不足以使你們吸取教訓!學生捉弄老師的行徑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第十二章

車廂里擁擠不堪,拖家帶口守著大包護著小包的逃難者一個個愁眉不展。

聞一多夫婦坐在雙人座上,他懷裡抱著女兒;而女兒不住地咳嗽……

第十三章

兩名女兵只得怏怏離去。

門外傳入她們中一人的話語:“不過是小小的股長,軍銜才是尉官,神氣什麼呢?”聞一多搖頭一笑。

第十四章

在那一個夜晚,在杭州的一條街上,聞一多一邊大聲吐叫著他詩句化了的內心苦悶,一邊不時地揮舞手臂。

第十五章

一名從舷窗望著外邊的學生自言自語:“已經看得見我們青島了……”

梁實秋又用臂肘碰了碰聞一多;聞一多領悟地:“又說多了,又說多了。哎,咱們不是默契了要聊些輕鬆的話題么?”

第十六章

在棧橋伸入海中的盡頭,佇立著一位穿白色西服套裝的女子的背影——她頸上的白色紗巾,被海風吹得向後飄揚;而她臂上的黑紗,望去那么的醒目。

聞一多望著她的背影猶豫不前。

第十七章

聞一多:“……魯迅先生似乎還說過,儘管文學什麼都可以寫,但至今還沒有真的文學家細微地描寫過大便、糞坑和糞坑裡蠕動的蛆蟲……”

吳揚突然站起,大聲地:“我抗議!您這明明是在借魯迅先生的話指桑罵槐,貶低您的一名學生的詩作業!……”

第十八章

聞一多大睜雙眼,徹夜難眠……

黑暗中,聞一多坐了起來,劃火柴,吸菸斗……

門突然被撞開——男女學生一齊擁入。

第十九章

在日軍的操練的口令聲和腳步聲中,聞一多“啪”地合上了書,煩躁地起身離開桌前,不停地大步走來走去,猛地扯了一下窗簾……

第二十章

聞一多站住,一手撐傘,微微喘息地望著蜿蜒曲折的路徑回答:“國難當頭,走幾千里路算不得什麼艱苦……

第二十一章

聞一多一邊與學生們跳著,一邊感慨地:“紅軍中,也有多么有才華的人物啊!這些歌,才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歌,不知何日方能有緣一見他們。”

第二十二章

聞一多將臉湊近妻子:“那你打我吧!”

高真果然揚起手來,卻當然地並沒打下去,順勢撫摸在聞一多臉上,低聲地:“瞧你都瘦成什麼樣了,鬍子也不刮……”

第二十三章

華羅庚一家六口失去了住房,一時難以租到;聞一多將自家住房騰出了一間半,誠邀華羅庚一家為鄰……

第二十四章

聞一多站起,目光充滿深情地望著一排排書架,語調緩慢地:“我想,我該為中國做些別的事情了。是的,那些更急迫的事情,我想,我是應該去參與著做了……”

第二十五章

紅燭炸碎的星屑,最後一次紛落,凝聚成的不再是一支燃燒著的紅燭,而是一尊聞一多的胸像——但卻像蠟雕的一樣。而且內中仿佛有一顆心在燃燒,使之紅彤彤地透亮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