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䲁

綿䲁

綿䲁是鱸形目綿䲁科綿䲁屬的1種。又名光魚,海鮎魚。黃海中部及鴨綠江外漁場常年可以捕到,以冬季產量最大。

基本信息

正文

鱸形目綿䲁科綿䲁屬的1種。又名光魚,海鮎魚。一般體長為190~270毫米,體重200~250克。大者可達320毫米,重450克;體長鰻形,稍側扁。吻鈍圓。眼小。口大,低位,呈弧形。上頜略長於下頜。牙細小,上頜一行,下頜二行。犁骨及齶骨無牙。圓鱗,甚細小,深埋於皮下。側線不甚發達,至尾部後半段逐漸消失。背鰭甚長,大部分為鰭條,僅在尾部有一小段為短鰭棘,其後仍為細弱鰭條;並與尾鰭相連。臀鰭長,無鰭棘,與尾鰭相連。腹鰭喉位,短小。尾鰭極小,不明顯。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海區。中國分布於東海、黃海和渤海。

綿䲁為近海底層魚類,通常棲息於水深40~60米海區,多匍匐海底,不遠距離洄游。一般不結成大群。卵胎生。每年夏末秋初性成熟,生殖期為12~2月。分批產仔。懷胎數數尾到400尾。卵球形,性腺內成熟卵徑約為3毫米。仔魚產出時與成魚同形,全長約為40毫米。仔魚離母體後即營底棲生活。幼魚主要攝食甲殼類,成魚除食甲殼類外還吃頭足類、魚卵和小魚等。黃海中部及鴨綠江外漁場常年可以捕到,以冬季產量最大。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