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強國

網路強國

網路強國,我國網際網路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路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路大國。習近平:把中國從網路大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網路強國目標在於治理現代化,是以技術升級帶來治理轉型。在傳統治理方式下,信息傳播層級化,信息量更像是倒金字塔,職務越高的人掌握信息越多;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網路化,公眾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傳播者,還是製造者。霧霾橙色預警時,學生究竟該呆在家裡還是教室,教育部門尚在頭疼猶豫,網上的討論已是引經據典、如火如荼;昆明火車站的暴力恐怖攻擊,事發7分鐘後就已由自媒體傳遍網路;除夕之夜,網民們對春晚的品頭論足,遠比觀看節目本身更為投入,面對如此情勢,促進良法與善治相結合的過程。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中國從一個後發國家邁入信息化時代,這一過程正蘊含在中國人對現代國家的追求之中。建設網路強國,離不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全面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樣地,網路空間的拓展與鞏固,也正是國家發展和治理轉型的契機。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提出背景

網路強國網路強國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網信事業發展進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實施網路強國戰略”。三年來,網路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網際網路基礎環境全面最佳化,網路空間法治化快速推進,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際網路企業突飛猛進,網路文化全面繁榮,網際網路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正在向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目標奮勇邁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2014年2月27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民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核心觀點

建設網路強國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民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路建設,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
——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
保障網路安全

網路強國網路強國
網路和信息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
——2013年11月15日,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當今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雖然網際網路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徵,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網際網路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準,各國都有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2014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的演講。網際網路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但是,這塊“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樣要講法治,同樣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時指出。
掌握核心技術
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已初步建成快速便捷的網路環境。網路覆蓋更廣,中國固定寬頻接入端數達4.07億個,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和93.5%的行政村。網路速度更快,8M以上接入速率寬頻用戶占比達到53.4%,20M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戶占比達到19.6%。

發展方向

清朗網路空間

網路強國網路強國
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民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全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完善網際網路管理領導體制。
——2013年11月15日,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路空間法律體系進入基本形成並飛速發展的新階段,網路立法進程明顯提速,網路內容管理執法卓有成效。一方面全局性、根本性的立法開始啟動,將《網路安全法》、《電信法》、《電子商務法》統籌考慮並積極推進立法進程。另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加快出台,如《刑法修正案(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網路生態進一步好轉,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充沛,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上輿論生態與黨和國家整體形勢總體同步向好發展。調查報告顯示,80.1%的網民認為網路輿論環境明顯好轉,78%的網民認為網路文明水平發生改觀,85.6%的網民認為網路正能量信息日漸增加,90.6%的網民對我國網路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匯聚網路人才

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網際網路國際交流合作。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

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2014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的演講
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
網際網路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
——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
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路主權,維護網路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2014年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
中美都是網路大國,雙方理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就網路問題開展建設性對話,打造中美合作的亮點,讓網路空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
——2015年9月23日,習近平會見參加第八屆中美網際網路論壇的雙方代表時強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