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脈柳蘭

網脈柳蘭,多年生粗壯草本,直立;根狀莖粗達1.5厘米,多少木質化,自根頸處生出短根出條。莖高30-130厘米,不分枝或有少數分枝,周圍被曲柔毛,花期常變紅色,乾時變褐色。葉螺旋狀互生,地下生的葉很小抱莖鱗片狀,革質,三角形;地上莖基部的葉近膜質,近無柄,狹三角形至披針形,長不過1厘米;莖中上部的葉草質至亞革質,狹長圓狀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11厘米,寬0.7-1.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少數齒凸,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國內分布於陝西西部、青海、四川西部等地。國外主要分布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國內分布:陝西西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
國外分布: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
海 拔:3000-4200
命名來源:[Oesterreichische Botanische Zeitschrift 29(2): 51 1879]
中國植物志:53(2):082

形態特徵

多年生粗壯草本,直立;根狀莖粗達1.5厘米,多少木質化,自根頸處生出短根出條。莖高30-130厘米,粗2.5-5毫米,不分枝或有少數分枝,周圍被曲柔毛,花期常變紅色,乾時變褐色。葉螺旋狀互生,地下生的葉很小抱莖鱗片狀,革質,三角形;地上莖基部的葉近膜質,近無柄,狹三角形至披針形,長不過1厘米;莖中上部的葉草質至亞革質,狹長圓狀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5-11厘米,寬0.7-1.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少數齒凸,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尤下面脈上被曲柔毛,側脈明顯,每側4-5條,抵達齒尖,次級脈與細脈也明顯,結成細網,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葉柄長1-3毫米,被曲柔毛。總狀花序直立,密被曲柔毛;苞片葉狀,長不及葉的一半,近膜質。花在芽時近直立,開放時下垂;花蕾紫紅色,寬倒卵狀至近球狀,長0.9-1.2厘米,徑0.7-1厘米,頂端具短尖頭;子房紫色,長1-2厘米,密被灰色柔毛;花梗長1.5-4厘米;花管缺,花盤深0.7-1毫米,徑3-4.5毫米;花萼長圓形,常長過花瓣,長11-15毫米,寬3-5毫米,先端漸尖,被曲柔毛;花瓣淡紅紫色,稍不等大,下面的二枚較狹,近心形至近圓形,長0.8-1.4厘米,寬0.6-1.3厘米,先端圓形,稀微缺;花葯長圓形,長3-4毫米,寬1-1.3毫米,花絲近等長,長5-8毫米;花柱紫色,長5-8毫米,初時下彎,以後開放時變直立,下部密被長柔毛;柱頭白色,深4裂,裂片上面具多數乳突,長2.5-3.5毫米,熟時展開。蒴果長2.5-7.5厘米,密被曲柔毛;果梗長1.5-5厘米。種子倒卵狀長圓形,長1-1.2毫米,頂端喙長0.08-0.1毫米,表面具鱗片狀細乳突至不明顯的網紋;種纓長10-12毫米,黃褐色,不易脫落。花期7-9月,果期9-10月。染色體數n=18。

產地生境

本種為中國-喜馬拉雅區系成分,在中國產陝西西部、青海、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生於海拔(2300-) 3000-4200(-4700)米山溝谷濕地或開曠山坡較濕沙地或多石礫土。也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至緬甸北部。

本種提示

本種與喜馬拉雅柳蘭及柳蘭E. angustifolium近緣,在這些種重疊的分布區常可見到它們間的過渡類型,但本種葉網脈明顯、長的果梗等特徵易於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