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心中的“2015年廣安十大文化新聞”

網民心中的“2015年廣安十大文化新聞”

2015年12月18日凌晨零點,由草根一一發起的百位網民參與的“2015年廣安十大文化新聞”正式出爐,在本地被當成網路盛事,先後被本地博主和微信公眾號轉發,被官方媒體揚州文化網、豫城網、中國高陵網等網站全文轉發。

根據網民在部落格、微博、微信、空間、論壇、QQ及QQ群的參與投票及討論100餘人,涵蓋機關、學校、自由職業、作家、大學生、在外鄉友等多個階層,絕大多數本地人,有60歲以上的老者,有8090後,無中小學生。候選新聞點擊量超過5000點,轉載13次,點讚30多次,評論近100條,最終根據得票數及綜合評估,甄選出網民心中的“2015年度廣安十大文化新聞”。
一、7月31日,中國作家協會官網發布公報:童光輝、邱秋兩位作家同時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廣安市文聯主席童光輝和廣安市作協主席邱秋,兩人雙雙刷新了廣安市文壇新紀錄,標誌著廣安文化由“輸入式”變為“輸出式”,對小平故里文化界昂首走向全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二、11月15日,由廣西作家、電影《尋槍》編劇凡一平的小說《姐姐快跑》改編的電影《驚弓之鳥》於11月15日在鄰水縣城鄰州廣場開機,影片集結了周韋彤、英達、黎耀祥、王小利等眾多大陸及港台明星加盟,計畫拍攝一個多月。目前,影片輾轉鄰水柑子鎮、縣城等地拍攝,於十二月中旬殺青,已進入後期製作,有望作為2016年賀歲電影上映,並參加歐洲電影賽事。
三、9月28日晚,鄰水“補胎哥”周天志,經過多年艱苦磨鍊,登上了央視三套《越戰越勇》的舞台,他的一曲《感恩》感動了現場觀眾。但由於緊張影響了周天志當晚發揮,被判待定,後在媒體和廣大網友的支持下,周天志在復活賽網路投票中以頭名勝出,將重登央視《越戰越勇》舞台,衝擊“銀話筒獎”。周天志本身就是草根網民,也在眾多網民幫助下實現了“二上央視”的願望。
四、8月13日、14日晚,廣安市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1周年大型現代川劇《楊漢秀》連續公演,吸引了全市2000多名到場觀看。據悉,此次是廣安本土精品紅色現代川劇《楊漢秀》四度與我市觀眾見面,也是此次復排後首次在市內公演。該劇自1991年首次搬上舞台以來,在全省都有較大反響。四次扮演楊漢秀的女主角周劍虹和兩次飾演楊森的蔣曉明都講述了自己台前幕後的心路歷程。
五、11月21日,鄰水縣創辦主任何正華歷時數年打造的大型歷史人物劇本《李準南海亮劍》獲得四川省文化廳一等獎。該劇將作為愛國主義題材和對外宣誓南海主權的重要依據。據悉,該作者另一部研究李準南海問題的著作——外交部南海問題專家主編《南海百年風雲人物》系列《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即將在北京公開出版發行。
六、2015年4月17日-19日,以“詩意中國愛行天下千年一吻“為主題的光明日報出版社《關雎愛情詩刊》詩會在華鎣山風景區和鄧小平故里紀念園區舉行。據悉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曉雪、雷平陽以及著名詩歌評論家呂進、蔣登科等50位詩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詩會現場創作了大量詩歌,會議對2014年度“關雎詩刊”年度獎獲得者進行了表彰。活動具有全國詩歌大會的指向,一定意義上標誌著廣安的愛情詩達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七、1月26日,由張承光、雷樹國創作的長篇小說《華鎣山游擊隊傳奇》新書首發式在華鎣市政府一號會議室舉行,華鎣市四大家班子和廣安市文聯、作協領導出席會議並聆聽該書作者和評論家及相關發言,此書在寫作和修改過程中及最後的首發式,都在網上進行了直播,讓網民廣泛參與討論,可謂搭建了線上線下的開放式平台,相當於一個完整的網路事件。最重要的是該書填補了華鎣山游擊隊這一史實藝術化的空白。
八、6月23日,由首屆中國圖像詩歌大賽組委會、廣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武勝縣文藝評論家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圖像詩歌大賽”詩歌徵集評選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共收到來自國內外作品1616件,評出獲獎作品44件,先進單位2個。該活動對全國詩歌界產生了影響,將武勝推向了“詩歌之鄉”和全國“圖像詩重鎮”的地位,圖像詩的魅力驚艷網路,活動發起人尹才幹更被網民熟知。
九、1月27日,廣安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科技局、市計生委、市司法局、市文聯等單位承辦的2015年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在廣安市武勝縣白坪鄉張家院子啟動,該活動將走遍廣安市所轄的六個區市縣,將黨和政府文化惠民的陽光灑遍千家萬戶。
十、10月11日,網民草根一一發布“我眼中的廣安作家陣容”,收錄了近年來活躍在網路和對網路有影響力的廣安市及廣安籍46名作家,注重老中青三代梯隊建設,涵蓋小說、散文、詩詞、戲劇小品快板等四大類,在網上產生了一定的反響。該活動是網民首次梳理廣安文壇的生態現狀,為相關研究決策提供詳實的資料,這也是網民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的具體體現,算得上大膽創新。
附:甑選結果說明
一、呈現出多方面的成績和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網民心中的“2015年度廣安十大文化新聞”:作家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電影拍攝、電視選秀、川劇舞台表演、文化研究和劇本創作、全國愛情詩會、長篇小說首發式暨研討會、全國首屆圖像詩大賽、文化惠民活動、網民推出“廣安作家陣容”等內容,範圍寬泛,幾乎各不相同,適應當下網民多元化文化的需求,展示了過去一年我市文化建設在各個方面的成績和亮點。
二、網民心中的文化新聞,主要反映出幾大問題:1、搭建開放式的網路平台,面向網民,有網民參與,那些網民喜聞樂見的新聞一定程度上占據了網路主流陣地位置。2、那些生硬的官媒語言的新聞,放棄與網民交流互動的文化活動,網民有抗拒情緒,這為官員和媒體提出了要求,熟悉運用網路媒體特點與網民打交道。3、網民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網民的正能量的文化需求應該得到回應和滿足,網路開放文化平台的打造應該得到加強。4、網民情緒紓解,主要在於文化的疏導,網民與官方對話的渠道應該通暢無阻,其在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應該得到充分發揮。
三、特別指出:甑選本年度“廣安十大新聞”可謂在文化和新聞找到兩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本次活動凝聚著眾多網民的心血和智慧,並非憑個人的好惡包辦。有幾點需要公開,一是尹才幹主席有兩條入選,徵得他本人同意,保留“首屆全國圖像詩大賽”這條,放棄“詩歌再次入選大學教材”那條。二是“《一條彎彎的山路》研討會”和“《華鎣山游擊隊傳奇》的首發式暨研討會”的同質化問題,多數網民更認可後者,縱觀《華》從醞釀、修改、新書首發暨研討,都在網上進行了直播,更加貼近網民,符合網民接受習慣,我們尊重網民慎重選擇。三是作為本次新聞甑選活動發起人草根一一的“我眼中的廣安作家陣容”入選,該“陣容”的發布在網上引起了廣安和廣安外的網民關注,得到本地眾多作家認可,屬網民首次大膽卻正能量地梳理和推介廣安作家,算比較成功的網路文化推廣。入選旨在尊重網民意願,舉賢不避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