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翅魚

綠翅魚

綠翅魚,海洋魚類,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冬季南下越冬,春天北上避暑。在十幾年前十分常見,是一種經濟魚種。但現在,由於濫捕及海水污染,這種漂亮的綠翅魚已不多見了。

基本信息

簡介

綠翅魚綠翅魚
綠翅魚——海里游來“綠蝴蝶”

“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綠翅魚飛進我的視窗……”停!停!停!唱錯了!應該是“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視窗……”

沒有錯,對生活在水中的魚來說,蝴蝶就是綠翅魚,綠翅魚就是蝴蝶,因為綠翅魚就像陸地上的蝴蝶一樣漂亮。不信?正巧,它“飛”來了,你自己瞧吧。

美麗的“綠蝴蝶”

這種魚類長著鮮艷藍綠的背,雪白的肚皮,紅褐色的腰身,美麗而多姿,尤其是其腮部下方一對色彩斑斕、閃著綠色螢光的大“蝶翅”更令人驚艷,還有“蝶翅”下3對芭蕾舞演員般纖細婀娜的腳。嘖嘖,這哪裡是生活在水中的小魚,簡直就是陸地上蝴蝶公主的拷貝嘛。它是誰?它就是水世界中大名鼎鼎的綠翅魚。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它的綠“蝶翅”是由胸鰭變形而來的,綠翅魚的名字也因此綠“翅”而得名。

海底“吟詠詩人”

綠翅魚綠翅魚
綠翅魚平時隱居在水深25米~600米有貝類生長的沙泥底。每當夜幕降臨,喜歡過夜生活的綠翅魚,便趁著月色,展開艷麗的“蝶翅”,輕移纖腳,四處漫步吟詠,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樣。要不怎么會有“海底吟詠詩人”的雅號呢?它的3對“腳”是6根獨立的鰭條,十分靈巧,可以像蜘蛛那樣攀爬;在其腳前端有“味蕾”,還能夠品嘗各種味道呢。實際上,這位“海底詩人”的真實目的並非吟詩誦詞,而是為填飽肚皮。海底的小蝦、小蟹、小魚、貝類等都是它的美味。

它用纖腳來找尋、捕捉獵物。綠翅魚靠魚鰾的收縮而發出“泡泡”的聲音,翻譯成人類的語言也許是:“小魚小蝦來來來,聽我來唱海之歌;小魚小蝦來來來,讓我摸摸你的頭;小魚小蝦來來來,讓我請你進我的肚……”唉,不知那些可憐的小魚小蝦們躺在“詩人”肚子裡聽其“吟詩”是何感覺。

雅號多多

詩人哪一位沒有筆名、雅號?這位海底“吟詠詩人”當然也不例外。“綠鰭魚”、“綠姑”、“綠鴛鴦”,都是它的雅號。不過,話說回來,“人無完人,魚無完魚”,由於這位詩人的腦袋稍稍大了點兒,又接近方形,像戴了頂方帽,所以有人又給它取名叫“國公魚”、“大頭角”等。誰沒有點缺點呢?你問它是不是海陸空三棲明星?綠翅魚不僅可以在海底優雅地漫步,在水中瀟灑地暢遊,還可以在空中“飛翔”,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海陸空三棲明星。

在海底爬行當然是靠了3對靈巧的“纖腳”,當它由海底爬行轉為在水中游泳時,漂亮的綠“翅膀”與3對“纖腳”就收攏,緊貼在身體兩側,以減少在水中的阻力。遊興高時,想去外面看看風景,於是加快速度,以一定角度猛地衝出水面,隨即展開雙“翅”,如果這時恰好遇到上升氣流,它就真的“飛”起來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