絛蟲綱

絛蟲綱

扁形動物門的1綱。全部營寄生生活。成蟲寄生於脊椎動物,幼蟲主要寄生於無脊椎動物,但也有以脊椎動物為中間宿主的。除單節絛蟲外,所有的絛蟲體均分節,由頭節、幼節、成節和孕節組成1條帶狀鏈體。絛蟲廣泛地寄生於人、家畜、家禽、魚和其他經濟動物的體內,引起各種絛蟲病和絛蟲蚴病。

基本信息

簡介

扁形動物門的 1綱。全部營寄生生活。成蟲寄生於脊椎動物,幼蟲主要寄生於無脊椎動物,但也有以脊椎動物為中間宿主的。除單節絛蟲外,所有的絛蟲體均分節,由頭節、幼節、成節和孕節組成1條帶狀鏈體。絛蟲廣泛地寄生於人、家畜、家禽、魚和其他經濟動物的體內,引起各種絛蟲病和絛蟲蚴病。

特徵

絛蟲頭節實際上是吸附器官,又稱附著器,其結構有吸盤型、吸槽型和吸葉型等。一般頭節的頂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鉤。有的吸盤或吸葉表面亦具小鉤,起加強固著的作用。頭節的後端為纖細的頸部,功能是產生新的體節。絛蟲沒有消化器官,全靠體表微毛吸收宿主營養。

絛蟲的肌肉系統很發達。體表皮層密生微毛,下有薄的環肌,環肌之下有縱肌兩層,外層與內層之間為皮下基質。 縱肌之下為橫肌。 橫肌與皮層之間稱皮層區,兩層橫肌之間稱髓質區,重要的生殖器官都在髓質區內。神經系統:在頭節有神經節與橫神經相連,組成中樞神經系,由此向後發出 1對縱神經乾,直到蟲體最後的體節。排泄系統:在頭節中有環排泄管,由此兩側發出2對背、腹排泄管,直至體的末端。每個體節的後緣各有橫管與腹排泄管相聯。此外,蟲體組織中有許多焰細胞,各有小管通於腹排泄管。排泄系統具有平衡調節水分的功能。

絛蟲多是雌雄同體,只有個別種類雌雄異體。每個體節均有發達的兩性器官。雄性器官包括睪丸、輸精管、陰莖、陰莖囊和貯精囊等。雌性器官包括卵巢、輸卵管、受精囊、卵黃腺、陰道和子宮等。卵膜的周圍有梅氏腺。孕節內性器官多已退化,只有子宮充分發育並占據整個體節,內含許多蟲卵。生殖孔多開口於體節的一側或兩側,但假葉絛蟲雌雄兩性的生殖孔開口於體節中央的腹面。

絛蟲都需要中間宿主作為傳播媒介。生活史通過卵、幼蟲和成蟲等階段來完成。假葉類絛蟲的卵有蓋,排出到水中以後,經一定時日發育成鉤球蚴,藉助體表的纖毛在水中滾動。被中間宿主(多數是甲殼類)吞食後,經體內的穿刺腺和六胚鉤的作用,穿過宿主腸壁而進入血腔中,在此逐漸發育成原尾蚴。成熟的原尾蚴連同第一中間宿主被適宜的第二中間宿主(兩棲類)吞食後,又穿過消化道,進入宿主的肌肉組織中,發育成實尾蚴,又稱裂頭蚴。當第二中間宿主又被適宜的終期宿主(多數是食肉獸)捕食後,實尾蚴就從宿主的腸道逸出,並發育為成蟲。圓葉類絛蟲的各期發育與前不同,子宮裡的蟲卵已發育成六鉤蚴蟲卵。成蟲的孕節被排出宿主體外,大量六鉤蚴蟲卵污染外周環境,往往隨著中間宿主的食物進入體內,移行在適宜部位而發育成兩種類型的幼蟲期。第 1類型稱為擬囊尾蚴,如裸頭科、膜殼科、囊宮科和戴維科絛蟲的幼蟲期都是這一類型的擬囊尾蚴。第2 類型稱為囊尾蚴,帶科絛蟲等都有這一類型的幼蟲期。囊尾蚴又以形態構造的特點區分為3種:①囊尾蚴,具有1 個頭節縮在囊腔中,如帶蟲的幼蟲;②多頭蚴,囊壁上具有多個頭節(2~100以上),如多頭絛蟲的幼蟲;③棘球蚴,在母囊壁的生髮層上產生許多原頭節和子囊,每1 子囊的囊壁上又產生許多原頭節,如棘球絛蟲的幼蟲。擬囊尾蚴大多在無脊椎動物中間宿主的體內發育,囊尾蚴則以脊椎動物為中間宿主。中間宿主被終期宿主吞食之後,擬囊尾蚴或囊尾蚴的原頭節翻出囊外,附著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發育為成蟲。

絛蟲種類繁多,但分類法仍未統一。目前多以布勞恩-盧埃(Braun-lühe)的分類系統為基礎加以擴充或修訂。中國陳心陶的分類法是:絛蟲綱分為兩個亞綱:單節亞綱(Cestodaria)和多節亞綱(Cestoda)。 前者分為對線目(Amphilinidea)、 鏇環目(Cyrocotylidea)和二孔葉目(Biporophylidea);後者分為11個目,其中假葉目(Pseu-dophyllidea)和圓葉目(Cyclophyllidea)最為重要,人、畜絛蟲病的主要病原都來自這兩個目的絛蟲。

參考書目

陳心陶:《醫學寄生蟲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65。

絛蟲綱(Class Cestoda)屬扁形動物門,全球約有4000餘種,中國約有400種。為成蟲寄生於各類脊椎動物(極少數寄生於軟體動物)消化道內而自身無消化道,體分節或不分節的扁形動物。共分單節絛蟲亞綱和多節絛蟲亞綱兩個亞綱。寄生於人體的絛蟲有30餘種,多屬圓葉目(Cyclophyllidea)和假葉目(Pseudophyllidea),最著名的種是引起人類絛蟲病的豬肉絛蟲。 形態成蟲扁長如腰帶,分節,白色或乳白色,體長因蟲種不同可從數毫米至數米不等。蟲體前端細小,為具有固著器官的頭節(scolex),其後為短而纖細,不分節的頸部(neck),以後是分節的鏈體(stroblius)。鏈體是蟲體最顯著的部分,由3~4個節片(proglottid)至數千個節組成,越往後越寬大。絛蟲靠頭節的固著器官吸附在宿主腸壁上。絛蟲綱(Class Cestoda)

絛蟲綱(Class Cestoda)屬扁形動物門,全球約有4000餘種,中國約有400種。為成蟲寄生於各類脊椎動物(極少數寄生於軟體動物)消化道內而自身無消化道,體分節或不分節的扁形動物。共分單節絛蟲亞綱和多節絛蟲亞綱兩個亞綱。寄生於人體的絛蟲有30餘種,多屬圓葉目(Cyclophyllidea)和假葉目(Pseudophyllidea),最著名的種是引起人類絛蟲病的豬肉絛蟲。

形態

成蟲扁長如腰帶,分節,白色或乳白色,體長因蟲種不同可從數毫米至數米不等。蟲體前端細小,為具有固著器官的頭節(scolex),其後為短而纖細,不分節的頸部(neck),以後是分節的鏈體(stroblius)。鏈體是蟲體最顯著的部分,由3~4個節片(proglottid)至數千個節組成,越往後越寬大。絛蟲靠頭節的固著器官吸附在宿主腸壁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