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城政勝

結城政勝

結城家15代。結城政勝是結城的長子。

介紹

結城政勝結城政勝
戰國大名--結城政勝
天文十六年(1547),早已隱退多年的結城政朝一病不起,據《結城家記》中所講,此時政朝把結城政勝和小山高朝兄弟二人叫到身邊,並對他們說:“我死了以後,無論敵人是進攻小山氏,還是進攻結城氏,你們兄弟二人都要聯手抗敵,然後將所討取的敵人首級拿到我墓前拜祭我”。結城政朝果然先知先覺,在他病逝五十多天后,宇都宮氏便發兵進攻小山氏,而他的兩個兒子也沒讓他失望,結城政勝聞訊後馬上出兵援助小山高朝,兄弟二人聯手打敗了宇都宮軍,並在戰場上討取敵人很多的首級,然後把這些都拿到了政朝的墓前拜祭,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歷史

政勝和高朝兄弟兩家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這也使得他們有實力在與宇都宮氏等敵人對立的同時,還能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而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結城政朝臨終的告誡。在政勝的嫡子明朝夭折以後,他將弟弟小山高朝的三子結城晴朝收為養子,並把他指定為結城氏的家督繼承人,這一舉動使得兩家關係更為親密。

為了壓制結城氏發展,小田、佐竹、宇都宮三家建立了同盟,而對應此舉,結城氏拉攏了宇都宮氏的敵人那須氏結為盟友。此時關東的形勢也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北條早雲以小田原為據點之後,後北條氏的勢力急劇膨脹,並且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關東管領和古河公方的統治地位。天文十四年(1545)十月,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與扇谷、山內上杉三家的聯軍進攻北條氏的河越城,翌年四月,正在包圍河越城的聯軍遭受到北條氏康的夜襲而被擊敗,北條氏康乘勝進一步占領武藏北部,並向下野、下總、常陸各國擴張,古河公方也幾乎處於他的控制之下。此時結城政勝開始與北條氏結成同盟,以此來對付小田、佐竹、宇都宮三家。弘治二年(1556),戰鬥取得突破性進展,結城政勝連同古河公方、北條氏的援兵共三千餘人包圍小田氏的海老島城,聯軍首先攻克據點,討取守將平冢長春,然後在山王堂重創來援的小田氏治。據《結城家記》記載,結成氏通過此役取得了小田氏的四十二鄉、海老島、大島綢、小栗、沙冢、豐田等地的控制權,領地進一步擴大。

新法度

在海老島城合戰之後,結城政勝制定了《結城氏新法度》,它是與伊達氏的《塵介集》、武田氏的《甲州法度》齊名的戰國家法,法規的內容包括本文一百零四條、制定批註、兩個追加條例及家臣的聯名請文。此時結城氏的控制範圍達到最大值,囊括下館、下妻、山川、小山、富鋪、小栗、海老島等諸多地區,而法規的實施範圍卻有著一定的限制。前文所說的領地是指控制範圍或者說是勢力圈,而結城氏的實際直轄領地只是結城城為中心的結城郡北部地區,在南部山川城的山川氏、在東方下館城水的谷氏、及在東南下妻城的多賀谷氏,他們都有著各自獨立的支配領域和家臣團,與其說他們是結城氏的家臣還不如說是做為同盟者而存在。三家也有獨立於結城氏的外交政策,多賀谷氏就曾和小田氏聯合進攻過結城氏。他們此時作為同盟者,結城氏承認三家獨立的支配領地,所以在他們領地內並沒有實施該法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