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民政局

紹興縣民政局是紹興縣政府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管理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能是解決社會問題,調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依法維護和保障人民民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具體各項職能如下: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規;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訂全縣民政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工作計畫和政策,起草地方規範性檔案並組織實施;指導全縣民政基層組織建設。

(二)負責全縣社會團體的登記、監督管理和社團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

(三)負責全縣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監督管理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

(四)查處非法民間組織。

(五)主管全縣擁軍優屬、優待撫恤和烈士褒揚工作;承辦傷殘等級評定、烈士稱號的審核報批工作;承擔縣雙擁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六)負責復員、退伍軍人和軍隊離休退休幹部、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等接收安置工作;指導光榮院等優撫事業單位管理服務工作;承擔縣退伍軍人安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七)組織、協調全縣救災工作,核查上報發布災情;接收、管理、分配救災款物並監督使用;組織、指導賑災捐贈、義演、義賣等;負責城鄉救災合作保險工作;指導災區進行災民生活救濟和開展減災、生產自救工作。

(八)主管全縣社會救濟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實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九)組織管理和指導扶貧濟困、社會捐贈等社會互助活動,指導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十)指導、協調幫扶貧困村、承辦對口幫扶省內外貧困縣的工作。

(十一)負責城鄉基層政權建設和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建設的日常工作。

(十二)組織協調社區建設,指導社區服務管理工作。

(十三)主管全縣地名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承辦地名命名、地名標誌的設定更新和管理工作;負責城區門牌號碼的編制和全縣標準地名資料的編輯和審定工作。

(十四)承辦行政區劃設立、撤銷、調整、更名的審核報批工作;主辦村(居)委會的設立、撤銷、變更等工作;負責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和日常管理工作,調查和調處行政區域邊界爭議。

(十五)承擔老年人、孤兒等特殊困難民眾權益保護的行政管理工作;指導全縣社會福利事業工作;指導縣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十六)負責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工作。

(十七)主管婚姻登記管理工作。

(十八)主管殯葬管理工作。

(十九)負責收養登記工作。

(二十)負責全縣各類社會福利企業的管理和殘疾職工的權益保障,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社會福利企業的扶持保護政策並監督落實。

(二十一)負責大型水庫、電站庫區移民安置和扶持開發工作。

(二十二)負責福利彩票發行和福利資金的使用管理工作。

(二十三)負責民政事業計畫財務和統計工作,指導、監督民政事業費的使用管理。

(二十四)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辦事指南

婚姻登記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婚姻登記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實施,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內地居民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香港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澳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以下簡稱台灣居民)、華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確定的機關。

第三條 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登記員應當接受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從事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準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

第二章 結婚登記

第四條 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第五條 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的簽字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二)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的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華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

(二)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的證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外國人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

(二)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第六條 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一)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二)非雙方自願的;

(三)一方或者雙方已有配偶的;

(四)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

(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第七條 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的,應噹噹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對當事人不符合結婚條件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第八條 男女雙方補辦結婚登記的,適用本條例結婚登記的規定。

第九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婚姻登記機關請求撤銷其婚姻的,應當出具下列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證、結婚證;

(二)能夠證明受脅迫結婚的證明材料。

婚姻登記機關經審查認為受脅迫結婚的情況屬實且不涉及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問題的,應當撤銷該婚姻,宣告結婚證作廢。

第三章 離婚登記

第十條 內地居民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第十一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的結婚證;

(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定書。

辦理離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外國人除應當出具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華僑、外國人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離婚協定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十二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

(一)未達成離婚協定的;

(二)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三)其結婚登記不是在中國內地辦理的。

第十三條 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離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確屬自願離婚,並已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處理意見的,應噹噹場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第十四條 離婚的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係的,應當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復婚登記。復婚登記適用本條例結婚登記的規定。

第四章 婚姻登記檔案和婚姻登記證

第十五條 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建立婚姻登記檔案。婚姻登記檔案應當長期保管。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國家檔案管理部門規定。

第十六條 婚姻登記機關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判決書副本後,應當將該判決書副本收入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

第十七條 結婚證、離婚證遺失或者損毀的,當事人可以持戶口簿、身份證向原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或者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補領。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進行查證,確認屬實的,應當為當事人補髮結婚證、離婚證。

第五章 罰則

第十八條 婚姻登記機關及其婚姻登記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為不符合婚姻登記條件的當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

(二)玩忽職守造成婚姻登記檔案損失的;

(三)辦理婚姻登記或者補髮結婚證、離婚證超過收費標準收取費用的。

違反前款第(三)項規定收取的費用,應當退還當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