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寺[江孜縣]

紫金寺[江孜縣]
紫金寺[江孜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金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江孜縣紫金鄉,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21世紀初,該寺已成為覺囊派重返西藏後在西藏的祖寺。

基本信息

簡介

相傳吐蕃第七代君主止貢贊普曾在此修建王宮,稱之為“香波孜阿”城堡,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後來藏傳佛教覺囊派創始人篤補巴大師(1292-1361)親臨此地。發現紫金山顯現出香巴拉神宮之幻影,預言其高徒聶溫•貢嘎貝(1285-1379)將來此建寺布道。曾容納僧眾達一千多人,距今有700多年。此後,再次殊勝古剎培養出無數高僧大德,其中著名的有覺囊派大成就者貢嘎羅追、仁達瓦、覺墊•索南桑布、降央•貢卻桑布、覺囊•貢嘎珠確、大堪布龍日加措上師、覺囊•多羅那他。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曾在此學習三年。著名的佛學大師泊東•卻列朗傑等。該寺金剛法師之座主傳承是聶溫•貢嘎貝大師,貢嘎羅追、降央•貢卻桑布、成卻•南卡沃色、班欽•南卡貝桑、貢嘎珠確/大堪布龍日加措上師、覺囊•多羅那他,傳承不斷,法脈昌盛。該寺有諸多文物,其中最珍貴的是十八僧院之主供像“能言釋迦摩尼佛”和“能言綠度母”在紫金寺的周邊上坡上顯現出天然形成的“蓮花生大師像”“十六羅漢”和“觀世音菩薩”等許多勝跡。紫金寺前面有天然泉水“紫金玉措”及著名藏戲劇本《朗薩文波》中記載的紫金橋等。
1904年,第二次英國侵藏戰爭期間,英軍攻克乃寧寺之後,英軍的增援部隊和原來駐江孜的部隊會合,很快控制了年楚河以南地區。在進攻江孜城區之前,

..

為切斷江孜同日喀則之間的聯繫,英軍集中部分兵力進攻江孜西北方的紫金寺。1904年6月28日早晨,英軍部分騎兵及大量步兵,從加仲方向迂迴至紫金寺以北的噶西拉木地區,另一部英軍也同時趕到邦玉寵堆和卡熱地方。英軍攻占了紫金寺的後山頭。噶西拉木的英軍突然出現在紫金寺前發動攻擊,同時後山的英軍也向下沖向紫金寺。英軍通過密集的炮火摧毀了紫金寺。


在紫金寺保衛戰中,9個扎倉和擁有40根柱子的大殿,還有9座樓房和60所僧舍,均毀於英軍的炮火之下。寺內的文物被侵略軍洗劫一空,有高達4米、小至14厘米的銅製鍍金佛像1000多尊;唐卡、鍛繡佛像、金粉書寫的《大藏經》“甘珠爾”,蒙古地方和祖國內地以及尼泊爾出產的各種佛事樂器,金、銀、銅質的大小神燈和聖水碗等大小器皿,有銀制曼扎、銅製嗩吶,以及各種神龕和祭品等。這伙英國強盜甚至連該寺大殿內僧眾坐的長墊子也搶走了。侵略軍搶劫完寺院後就放火燒掉了紫金寺,至使倖存下米的扎巴(寺院無地位的普通僧人)到處流浪行乞。英軍在駐紮紫金、江熱各地期間,任意將戰馬放於農民的莊稼地里,造成當年千萬克青稞絕收,英軍更是恣意強姦婦女,搶奪藏族民眾財物、牛羊。
現在的紫金寺只有過去的五分之一大。

修建

在紫金寺保衛戰中,英軍的炮火摧毀了紫金寺的9個扎倉以及有40根柱子的大殿,還有9座樓房及60所僧舍。紫金寺內收藏的文物被英軍洗劫,其中包括高至4米、小至14厘米的銅製鍍金佛像1000餘尊,大量唐卡,大量鍛繡佛像,用金粉書寫的《甘珠爾》,蒙古、中國內地及尼泊爾生產的各類佛事樂器,金質、銀質、銅質的神燈及聖水碗等器皿,銀制曼扎、銅製嗩吶,各類神龕及祭品等等。英軍甚至搶走了紫金寺大殿內僧眾坐的長墊子。英軍搶劫完畢後,縱火燒毀紫金寺,導致該寺倖存的扎巴(寺廟中無地位的普通僧人)四處流浪乞討。英軍駐紮紫金、江熱等地期間,還放戰馬於農民的農田內,造成該年千萬克青稞絕收,英軍還肆意強姦婦女,搶奪藏族民眾的財物及牛羊。

..

2013年,江孜縣人民政府對江孜縣納如鄉炯堆寺、熱索鄉洛日寺、日星鄉日星寺、金嘎鄉查珠寺、金嘎鄉拉瓦普巴寺、重孜鄉重孜寺、重孜鄉天覺林寺、達孜鄉年措寺、卡堆鄉恩雜寺、卡堆鄉布堆寺、紫金鄉紫金寺、龍馬鄉加熱寺、龍馬鄉恩達寺的公路工程進行了招標。

該寺定為藏傳佛教覺囊派300餘年後返回西藏中興的祖庭。紫金寺的主體建築早已蕩然無存,僅餘一片廢墟。紫金寺的重建獲得國家宗教部門審批通過。但因昂仁縣位於偏遠山區,是26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依靠當地政府財政部門及僧俗本身的能力難以重建寺廟。2010年時,紫金寺常住僧人大約140多人,由於沒有大經堂,僧人無法全部進入大殿參加例行的早、晚功課,也無法舉辦大型法會,夏季只能在紫金寺附近的草地旁邊露天開法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