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葉巴戟

紫珠葉巴戟

國內分布:產四川(縉雲山)至貴州(興仁)和雲南南部、東部。

基本信息

信息

種名:紫珠葉巴戟
學名:MorindacallicarpaefoliaY.Z.ruan
別名:-
科:茜草科
屬:巴戟天屬

形態特徵

藤本;嫩枝密被金色粗硬毛,老枝毛變疏或近無毛,圓柱形,具棱,木質,棕色或紫黑色,直徑2-3毫米。葉薄,紙質,倒卵狀長圓形、長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7-14厘米,寬2.5-4厘米,頂端漸尖、長漸尖或具短尖,基部楔形或漸狹,全緣,上面乾時棕黑色,疏被短粗毛或粒狀糙硬毛,中脈處被稍密短粗毛,下面棕色,疏被細短彎毛或無毛,中脈處被稍密粗硬毛;側脈5-7對,脈腋密被硬毛;葉柄長7-10毫米,毛被與嫩枝同;托葉筒狀,長3-4毫米,被極密金色粗硬毛,頂近截平,兩側主脈剛毛狀伸出托葉頂部,伸出部分密被細短硬毛。花序4-7傘狀排列於枝頂;花序梗長6-11毫米,密被短硬毛,基部常具鑽狀總苞片1枚;頭狀花序具花2-8朵;無花梗;花萼半球形,下部與鄰近花萼合生,上部環狀,頂截平,無齒或具1鑽形小齒,外面被微毛,常有毛狀苞片1枚;花冠管狀,白色,長約5毫米,管部長約2.5毫米,檐部4裂,裂片披針形,內面密被髯毛;雄蕊4,著生於裂片側基部,花葯長約0.5毫米,花絲長約1毫米;無花柱,柱頭在子房頂凹洞內,子房4室,每室胚珠1顆;胚珠扁圓形、扁長圓形或扁倒卵形,著生於隔膜基部。聚花核果由1-3花發育而成,球形,直徑4-8毫米;核果具分核2-4;分核近三棱形,無凹槽;種子三棱形,角質;果序梗長1-1.5厘米。花期6-7月,果期冬季。

產地分布

產四川(縉雲山)至貴州(興仁)和雲南南部、東部。

生長習性

生於山地林下或路旁、溝邊、山坡等灌叢中。

巴戟天屬植物

藤本,藤狀灌木,直立灌木或小喬木。約102種,分布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有26種、1亞種、6變種,分布於西南、華南、東南和華中等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