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文物保護

古代紡織品和服飾的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纖維,經過漫長時間的老化和分解,極不易保存下來。各國學者紛紛探索用各種現代技術保護文物的方法。

紡織文物保護

正文

古代紡織品和服飾的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纖維,經過漫長時間的老化和分解,極不易保存下來。中國唐代以前的遺址和古墓里出土的紡織品多數已成殘片,宋、元、明代紡織品傳世的也不很多。各國學者紛紛探索用各種現代技術保護文物的方法。常用的有:絲網加固法,水封冷藏法,玻璃夾持法,密封隔絕法,樹脂噴塗法等。
絲網加固法 出土的紡織品,有的粘附在器物之上,如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河北中山國的戰國墓中,用絲綢或麻布包裹銅觶銅觚、銅鉞、銅鏡、刀劍、鐵盆,作為隨葬品埋入地下。銅綠鐵鏽和紡織品粘結在一起,不易取下。首先要去掉織物表面的泥土和雜質,用絲網貼在採樣的織物上,以防止散落。將取下的標本按織物的紋路或密度拼接起來,貼上在稀疏的錦綸絲網上,下面填以棉花或絲綿,裝在有機玻璃盒內保存。出土的紡織品大部分是分離狀態的織物,與泥土疊壓在一起,或亂成一團。如江蘇唯亭草鞋山遺址的葛布、浙江錢山漾的絹片、麻布、新疆哈密的毛織物,以及福建武夷山船棺內的棉布、絲、麻布等殘片,有的已經炭化,有的因長期浸泡在水裡,得以較好地保存下來。對於這樣的文物首先要用大量的蒸餾水浸泡(忌在河中洗滌),將織物一塊塊分離出來。然後用脫脂棉花吸乾水分,再放到無水酒精里浸泡,去掉表面的泥土、雜質和氣味,用絲網在背部加固保存。
水封冷藏法 在古墓葬里的紡織品和衣服,由於長期浸泡在水裡或棺液內,保存較好。可先除去雜質和氣味,再使織物保持乾燥,以防止發霉變質。朝鮮樂浪漢墓的絲織物就是放在水中保存的,水起隔絕空氣的作用。中國南方墓葬里出土的絲織品,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江蘇金壇南宋周瑀墓,福建福州南宋黃昇墓等,都因有良好的水封保存特點,絲織品得以較完整地保存下來。而山西的陽高漢墓、寧夏的西夏陵墓等則因氣候乾燥和地下水位低,而未能保存下大塊的絲織品和完整的衣物。但在常年冰凍狀態的蘇聯西伯利亞巴澤雷克古墓、蒙古諾因烏拉匈奴墓、或西北常年乾燥地帶的新疆哈密西周早期墓、吐魯番阿拉溝戰國墓出土的毛織品,以及古樓蘭出土的絲、毛織品等則較好地保存了下來。因此低溫和乾燥是保存絲織品的較好條件。但過於乾燥則會引起脆化,而對於麻類纖維,則較適宜。
玻璃夾持法 用兩塊平板玻璃夾持織物殘品也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方法,能達到固定的作用。但有時在密封的玻璃之間凝結有水汽,而一般玻璃又是含鈉石英玻璃,玻璃中的鹼分會溶解出來,毀損織物殘片。在平玻璃間連帶夾一塊紗網,使織物一面與玻璃隔開,網對絲織品的摩擦係數大,因而殘片更易固定。美國紐約美德羅普利堂美術博物館曾進行過對比試驗。夾在玻璃板里的麻布,經過40年後顏色仍很白淨鮮潔,但未夾進玻璃板的部分則已深度泛黃,強度很弱,容易粉碎。使用厚3毫米紫外線吸收型有機玻璃,能起到防止褪色的作用。日本正倉院也用這種方法保存絲綢殘片,但不能看到展品反面,對於服飾和雙面繡品並不適用。
密封隔絕法 對於出土和傳世的大件絲織品和服飾,無法用玻璃夾片法來進行技術保護。它們有的要供科學研究,有的常年展覽,有的要長期收藏在庫房內。研究、展覽和收藏有時交替進行,保存技術條件也隨情況而異。日本的學者為了保存正倉院和各寺廟內的唐宋絲織品,對保存的溫度、濕度、光線、空氣和氣流等變化情況,進行專門研究。他們將出土的絲織品密封后,放入地下保存,效果很好。
關於絲織品的染色、印花和刺繡品的褪色問題,日本研究認為氨、氧和潮濕的空氣,對染料褪色影響較大,受光影響較顯著的是鹽基染料,其次是酸性染料,而在光線中紫外線的影響最大。在染織品展出時,宜使用防紫外線的有機玻璃,用100勒克司的低度照明。中國湖南省博物館根據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深埋(離地面20米)密封(棺槨外用60~120厘米的白膏泥,填充30~40厘米厚的木炭約萬斤),使水和氣體不能浸入,墓室內部的濕度、溫度(13~14℃)始終保持不變。棺內絲、麻織品的鮮艷顏色和質地能保持良好。這種方法已運用於文物保管。將出土絲織品和服飾放入塑膠袋中,抽真空後充氮氣,裝入木箱放入櫃內。庫內應有空調裝置。
樹脂噴塗法 為了增加絲織品殘片的牢度和防止紫外線照射,可在織物表現噴塗霧狀的醋酸乙烯或錦綸漿料,但這種方法有副作用。如定陵出土的明代絲織品和衣物經噴塗後已失去光澤和彈性,變成為硬化發脆的標本。在國外還用樹脂浸漬法,效果也並不好。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