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黃蝶

紋黃蝶

紋黃蝶,翅面黃色,緣毛桃紅色;前翅外緣寬的黑邊中有幾個黃色斑,中室端部有一個黑斑;後翅外緣的黑色斑多連線成列,翅背銀白色,且有淺褐色圓圈。成蟲體長15—23毫米,翅展45—58毫米,雄成蟲翅鮮黃色或橙黃色,前翅外緣1/3部分呈黑色,黑色區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黃色斑。雌成蟲有黃、白二種色型。新疆西北部及烏魯木齊另有一種豆粉蝶ColiashyaleL.與本種相似,但雄蟲翅面淡黃綠色。主要分布在中國廣大地區;印度、日本、歐洲東部等。

基本信息

紋黃蝶紋黃蝶

簡介

紋黃蝶紋黃蝶
拉丁學名:ColiaserateEsper

所屬類別:鱗翅目粉蝶科Pieridae

昆蟲種名:斑緣豆粉蝶ColiaserateEsper

蟲體大小:翅展38-53mm

區域分布:我國廣大地區;印度、日本、歐洲東部等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花粉、花蜜、植物汁液

簡要介紹:翅面黃色,緣毛桃紅色;前翅外緣寬的黑邊中有幾個黃色斑,中室端部有一個黑斑;後翅外緣的黑色斑多連線成列,翅背銀白色,且有淺褐色圓圈

形態特徵

紋黃蝶紋黃蝶
成蟲:體長15—23毫米,翅展45—58毫米,雄成蟲翅鮮黃色或橙黃色,前翅外緣1/3部分呈黑色,黑色區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黃色斑。雌成蟲有黃、白二種色型。新疆西北部及烏魯木齊另有一種豆粉蝶ColiashyaleL。與本種相似,但雄蟲翅面淡黃綠色。

卵:紡錘形,具放射狀刻紋,長約0.5毫米,初產白色,漸變黃色。幼蟲:體長約30毫米,全體綠色,具橫皺紋,散生微細黑點,氣門線黃白色,各節中間雜以橙黃色斑,氣門白色。

蛹:體長約20毫米,綠色,頭頂尖。

北京一年發生多代,自6月上旬至10月下旬都可見到成蟲,以10月上旬數量最多。成蟲產卵在豆株上部心葉的背面,單產。幼蟲老熟後在枝莖、葉柄等處化

品種

紋黃蝶紋黃蝶
粉蝶科:蝴蝶的一個類群。體型比鳳蝶(鳳蝶科)小,翅膀顏色大多是粉黃或者粉白色,斑紋不多·

共通點

1、生活史是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

2、成蟲有二對大而且布滿鱗片的翅膀

3、成蟲大都具有可以收卷的虹吸式口器

4、觸角呈棍棒狀,下翅尾端沒有尾突

本科蝴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白、黃色為基調,飾有黑、紅、黃等色彩的斑紋,多數種類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狀。

粉蝶科成蟲的前足端部兩爪間具有一個中墊(吸盤),因此它們能夠停留在豎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體表面。

前後翅近似隋圓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3至5分支,多數種類前翅的R2與R3常合併,部分種類的R4與R5也有合併;M1與R脈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具有肩橫脈(h);兩翅外緣較鈍圓;靜止時側面看不見腹部,後翅內緣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粉蝶科Pieridae

紋黃蝶紋黃蝶
Catopsiliapomonaf.catilla(Fabricius)遷粉蝶血斑型
Catopsiliapomonaf.crocale(Fabricius)遷粉蝶無紋型
Catopsiliapomonaf.pomona(Fabricius)遷粉蝶有紋型
Catopsiliapyranthe(Linnaeus)梨花遷粉蝶
Catopsiliasaylla(Linnaeus)鎘黃遷粉蝶
DercasninaMell橙翅方粉蝶
Dercasverhuelli(vanderHoeven)檀方粉蝶
ColiasfieldiMenetries橙黃豆粉蝶
Euremablanda(Boisduval)檗黃粉蝶
Euremabrigitta(Stoll)無標黃粉蝶
Euremahecabe(Linnaeus)寬邊黃粉蝶
Euremalaeta(Boisduval)尖角黃粉蝶
GonepteryxaminthaBlanchard圓翅鉤粉蝶
Gonepteryxrhamni(Linnaeus)鉤粉蝶
Ixiaspyrene(Linnaeus)橙粉蝶
Deliasacalis(Godart)紅腋斑粉蝶
Deliasbelladonna(Fabricius)艷婦斑粉蝶
DeliashypareteLinnaeus優越斑粉蝶
Deliaspasithoe(Linnaeus)報喜斑粉蝶
Appiasalbina(Boisduval)白翅尖粉蝶
Appiaslibytha(Fabricius)利比尖粉蝶
Appiaslyncida(Cramer)靈奇尖粉蝶
AppiasremediosSchroderetTreadaway聯眉尖粉蝶
紋黃蝶紋黃蝶
PrionerisclemantheDoubleday紅肩鋸粉蝶
PrioneristhestylisDoubleday鋸粉蝶
Aporialargeteaui(Oberthur)大翅絹粉蝶
Ceporanerissa(Fabricius)黑脈園粉蝶
PieriscanidiaSparman東方菜粉蝶
Pierisnapi(Linnaeus)暗脈菜粉蝶
PierismeleteMenetries黑紋菜粉蝶
Pierisrapae(Linnaeus)菜粉蝶
Talbotianaganum(Moore)飛龍粉蝶
Leptosianina(Fabricius)纖粉蝶
Hebomoiaglaucippe(Linnaeus)鶴頂粉蝶
Pareroniaannais(Lasson)青粉蝶

生活習性

取食

紋黃蝶紋黃蝶
紋黃蝶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種類還需取食每次蛻皮時所蛻下來的舊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緣豆粉蝶等。

紋黃蝶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還有一些種類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梔子灰蝶蛀食梔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為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紋黃蝶中是並不多見的益蟲

取食植物葉子的幼蟲,如是第一齡的初期,常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樣的透明斑,以後幼蟲食葉穿孔,或自葉緣向內蠶食;隨著蟲體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蟲口密度大的時候全株被啃食一空。

活動和棲息

紋黃蝶紋黃蝶
紋黃蝶幼蟲的活動和棲息的習性,也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從活動時間來看,一般種類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時出來活動。但是,有些種類(如菜青蟲等)是在白天活動的,也有一些種類(如許多弄蝶幼蟲)是夜出活動的。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棲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棲息的活動是一致的(Ⅰ、Ⅱ齡比較明顯);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棲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紋黃蝶如蕁麻蛺蝶的幼蟲經常數十成群地在蕁麻枝葉間吐絲作成亂網,猶如蜘蛛那樣匿居其中,藉以防禦外敵,而且同時取食和棲息,頗有規律。紋黃蝶幼蟲的棲息場所,一般都很隱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個別幼蟲。

有些紋黃蝶的幼蟲常有綴葉為巢而隱居其中的習性,綴葉的方法因蟲種各有不同,有綴一葉的,有綴數葉的,各有各的式樣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蟲能將香蕉葉的邊緣褶黏成巢而隱居其中,稻弄蝶則常綴聯數葉而巢居其中。有巢居習性或結網群棲習性的幼蟲,它們都在棲息處的近旁取食,絕不遠出,一有驚動,立即退人巢內躲藏,這與一般紋黃蝶的棲息習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分。因此我們常常能看到紋黃蝶停在潮濕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每當烈日臨空的炎夏正午,在窪陷的山路上,在溪邊,就有各式各樣的紋黃蝶成群聚集在那裡吸水。

發育過程

紋黃蝶紋黃蝶
紋黃蝶一生髮育要經過完全變態,即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紋黃蝶的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紋黃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紋黃蝶一般將卵產於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幼蟲
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有肉蟲,也有毛蟲。紋黃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紋黃蝶的不吐絲作繭,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然後會逐漸變硬,成為一個蛹。

成蟲
成蟲性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乾燥變硬,這時的紋黃蝶無法躲避天敵,屬於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紋黃蝶就可以飛翔了,紋黃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紋黃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紋黃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為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紋黃蝶成蟲交配產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紋黃蝶群非常壯觀。

蟲害

一、症狀

紋黃蝶紋黃蝶
已知寄主植物有35種,但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椰菜油菜等。
菜青蟲初齡期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表皮,呈小形凹斑,3齡以後吃葉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只殘留葉脈和葉柄。同時排出大量糞便,污染菜葉和菜心,使蔬菜品質變劣,且蟲傷又為軟腐病菌提供了入侵途徑,導致菜株發生軟腐病,加速全株死亡。

二、防治措施

⑴清潔田園。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殘株敗葉,集中燒毀,以減少蟲口密度。
⑵人工捕捉。捕捉幼蟲和蛹及成蟲是很容易做到的,成蟲可用網捕效果好。
⑶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此法既可防蟲又保護環境,減少農藥的污染。
⑷生物農藥防治。用100億活芽孢/克蘇雲金桿菌可濕性劑,每畝用100-300克對水50-60千克噴霧;或用100億活芽孢/克青蟲菌粉劑1000倍液噴霧;或用100億活芽孢/克殺螟桿菌可濕性粉劑加水稀釋成1000-1500倍液噴霧。以上藥劑任用一種,於害蟲初現期開始噴霧,7-10天噴1次,可連續噴2-3次。以上生物農藥可兼殺蔬菜上其他蝶蛾類害蟲。但須注意的是,離桑園較近的蔬菜地不能使用以上生物農藥,也不能與化學菌劑混用。
菜青蟲的天敵很多,寄生在蛹上的有金小蜂、廣大腿蜂;寄生在幼蟲上的有黃絨繭蜂;寄生在卵上的有廣赤眼蜂;還有捕食性的獵蜷、胡蜂及寄生性的細菌真菌病毒。以上天敵在抑制蟲口上,起到很大作用。

天敵

紋黃蝶的主要天敵有:
蟻:螞蟻會攻擊毫無防禦能力的紋黃蝶幼蟲。
鳥:有的紋黃蝶翅膀上有眼狀的,物的眼睛,這種眼狀斑也可迷惑鳥類。
蠅、甲蟲、蜥蜴、蟾蜍螳螂、蜘蛛、黃蜂、寄生蜂

養殖採集

一、紋黃蝶的飼養

紋黃蝶紋黃蝶
從野外採集來的優質紋黃蝶的幼蟲、成蟲、卵和均可移入室內飼養。紋黃蝶飼養室通常採用木製或竹製,用16--18目的銅紗,鐵紗或尼龍紗蓋籠室,以防外逃,如採用養蟲籠。籠高1.8--2米,由於飼養紋黃蝶要經幼蟲,蛹,成蟲和卵四個階段。其形態和習性完全不同。飼養方法也各不同,從田間採回成蟲準備繁育時,必須是雌雄配對交配產卵。紋黃蝶習慣在飛行中交配,故要準備較大的空間,交配後的雌蟲,喜歡在葉面、果面、平滑的枝幹或粗糙的縫隙等處產卵。

室內飼養時應根據各處紋黃蝶的不同習慣準備產卵場,如折的紙條穀草、乾枝、紗布等。卵期要注意保濕,過於乾燥會降低卵的孵化率,用濕紗布圍在卵面上。效果較好,卵孵化為幼種後,大多數以葉片。莖桿,花果為食。田間採回即可。為了保持飼料新鮮度,可將植物莖部插入盛水器中。或用濕棉球包裹.飼養密度每10平方厘米0.5--2隻,具有相互殘釘性的蟲種,蟲口密度應更少或單獨飼養。幼蟲發育到506齡老熟後即化蛹,可飼養室內,可用人工製作摺疊的紙條。皺縮的紙團。禾稈及在木板上刻上若在小適應的凹陷小室等均可滿足幼蟲化

應將它們放在黑暗的保濕土壤中,紋黃蝶就是蛹羽化的成蟲,需要供給的吃的,包括天然食料和人工飼料兩大類。水、蜜汁、糖漿、牛奶等是常用的液體食料。供紋黃蝶取食的糖水蜜汁的濃度為1%--10%,可直接把液體食料裝入供食杯蝶等容器中,也可採用吸收性弱的脫脂棉.脫脂紗布等浸入供食液體後再放入瓶中,再將瓶倒置於底部朝有吸水紙或脫脂棉的玻璃器皿中,由外凸的脫脂棉等供給紋黃蝶取食。還可自制適合不同紋黃蝶“口味”的人工飼料。如鳳蝶類採用醋糖、葡萄糖乾酵母高蛋白濾紙粉末甘桔葉等,添加防腐劑。

二、紋黃蝶的野外採集

紋黃蝶紋黃蝶
野外採集紋黃蝶需備有捕蟲網。毒瓶、鑷子和三角紙袋等,捕蟲網可以自制,形狀是鐵絲彎成的直徑33厘米的網圈,兩端留出適當一段,彎成直角,固定在網柄上。風柄為長60--100厘米,粗1.5厘米的木棒,網袋可採用白色細眼珠羅紗。白蚊帳布或粗紗布及尼龍蚊帳等。由2片縫合而成,口部用白布包邊,穿套在網上。毒瓶是以毒氣裝氫化鉀5--10克或敵敵畏作毒餾。上蓋一層木屑壓緊後灌一層石膏即可,用熱石膏粉加清水製成石膏,糊時不宜過稠過稀以不下流為即。土法也可採集桃樹葉,攪料後每瓶放入0.5公斤,壓實約占瓶高的1/2--2/3,後撒一層熱石膏粉壓平,並均勻噴水使之結成硬塊,再用剪圓牛皮紙蓋住石膏粉即成,在桃樹葉上滴1--2滴敵敵畏效果更好。

如果在野外發現珍稀紋黃蝶,迅速將網口張開,套住紋黃蝶,隨即將網口向下翻。揮動網袋下部連紋黃蝶一同甩到網圈上來,如大型紋黃蝶則可以從網外捏住其胸部。輕輕放入預備的三角袋裡並註明採集地點和日期,如無毒瓶時,可用手指直接捏一紋黃蝶的胸部,使之失去活動能力後再用鑷子輕輕夾入三角袋中。切忌用手觸摸翅膀,以保持自然美態。否則,受損紋黃蝶售價降低。

標本製作

要製作紋黃蝶標本,首先要準備以下用具:

紋黃蝶紋黃蝶
昆蟲針 昆蟲針是製作針插昆蟲標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採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為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號碼,00號的直徑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鏽鋼製品為最佳。針插蝶類標本,常購置5、3、1三種號碼。

三級台 三級台可用一塊木板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台,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號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台是用來針插標本的,它可以使所有製作的標本及其標籤的高度統一。

展翅板 展翅板選用較軟的木材製成。板中鋪一軟木的溝槽。溝槽旁兩塊板中的一塊是可以活動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調整溝槽的寬度。如沒有這樣的展翅板,也可以用硬泡沫挖槽製成。

還軟器 在製作貯藏中的標本時,由於蟲體已極乾脆,一觸即碎,必須使其還軟,才能展翅和整姿。還軟器是製作乾標本的必備工具。在大量製作時,合適的還軟器可利用玻璃質乾燥器來改裝,即在器底放一層洗淨的濕砂子,加幾滴石碳酸液以防發霉,在砂子上放一張吸水紙,再將三角紙袋豎放器中。在室溫下數天左右(夏天時間短些),蝶體可還軟,此時須抓緊展翅和整姿。放置時間過長,標本會發黑,影響色澤。如無乾燥器,各種有蓋

紋黃蝶紋黃蝶
的容器都可替代。

此外,還需要標籤、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現在我們要正式製作標本了。

首先,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適當的昆蟲針,自紋黃蝶胸背中央插入,並留有8mm長度。接著,將針對準展翅板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板平行。再用小號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後緣和身體相垂直。

然後,壓上事先摺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後緣與壓翅條上的摺痕重合。為了使標木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並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

最後,檢查標本製作是否正確,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可把標本放進40℃的烘箱內烘於或放在通風乾燥處約兩周,使其自行乾燥。在製作好標本後,要認真做原始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