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蝽

紅蝽

紅蝽,沒有單眼。在中歐則只有1個屬和兩個種。成熟的紅蝽有9-13毫米長。主要吃掉落了的錦葵屬植物,如椴樹的種子。但有時候紅蝽也會襲擊其他和同伴昆蟲或者吃昆蟲的屍體。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紅蝽紅蝽
是陸生昆蟲的一個科。它們沒有單眼,前胸背板側緣中央明顯內曲,胝部有顯著粗黑刻點;胸側板各節後緣暗色。前胸背板側緣近斜直,胝部較光滑,通常無刻點;至少後胸側板後緣淡色。

生活習性

紅蝽紅蝽
在紅蝽的發育過程中,期間幼蟲會五次蛻皮,翅膀的顏色也可以改變。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體卵圓形,長8∼18公釐(0.3∼0.7吋)。群居性,有些種分為有翅和無翅兩型。棉紅蝽屬(Dysdercus)是棉花的害蟲,吸液汁,其排泄物把棉鈴染紅。目前防治這種害蟲的方法是噴灑粉劑或液劑。但並非所有紅蝽都是害蟲,如印度的光紅蝽屬(Dindymus)的幼蟲吃白蟻,成蟲吃蒼蠅。
紅蝽是植食性的。主要吃掉落了的錦葵屬植物,如椴樹的種子。但有時候紅蝽也會襲擊其他昆蟲或者吃昆蟲的屍體,紅蝽並不會對植物構成傷害。但是,它們成群的出現,也挺招人厭煩的。自從三月份天氣轉溫暖後,成熟的紅蝽會離開它們地面上過冬的營地,並且為四月和五月的交配期做準備。

種群分布

全世界共有300種紅蝽。但在中歐則只有1個屬和兩個種。成熟的紅蝽有9-13毫米長。在常見的紅蝽種類里,其翅膀有著亮紅色和黑色的花紋。另外,其顏色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原因是溫度影響著角質層上色素的構成。

分類學

紅蝽分類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有地紅蝽棉紅蝽、始紅蝽、曲緣紅蝽頸紅蝽、巨紅蝽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