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地花[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紅藍地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藍地花,又名燈盞花,白帶丹,生於向陽的山坡和草地,為菊科植物長莖飛蓬的根或全草,長莖飛蓬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50cm。 紅藍地花具有解毒、消腫、活血的功效。 紅藍地花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新疆、四川、雲南和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被毛。主根較短,上生多數鬚根。單葉互生,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葉緣上部具淺鋸齒及緣毛。頭狀花序頂生,淡紫色。瘦果,扁平,冠毛為柔軟的刺毛。

生長環境

生於乾燥草坡、林下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

(《雲南中草藥》)

【異名】燈盞花、白帶丹。

【來源】為菊科植物長莖飛蓬的全草。

【植物形態】長莖飛蓬

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

【採集】夏季採集。洗淨,切碎曬乾。

【性味】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解毒消腫,活血。治結核型、瘤型麻風。

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

【選方】治眼霧:紅藍地花根三至五錢。燉肉服。

紅藍地花 紅藍地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