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圈頭盔石龍子

>餵飼< 濕度:約75 繁殖:卵生。

名 稱:紅眼圈頭盔石龍子 Tribolonotus
地理分布:印尼爪哇,紐幾內亞
體型:成年體型 約 7" SVL
<簡介>
外形漂亮,雙眼外環繞著紅色的圓圈。
<野外棲息地>
地棲性;
<飼養箱>
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墊底物泥土,砂礫,樹皮 (例如:樹皮,椰殼碎),幼沙 (例如:爬蟲沙,鈣沙)。
<活動時間>
夜間; 可使用紅外線燈具來觀察及加熱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 因為絕大部份的紅外線都是爬蟲動物看不見的。
<溫濕度>
溫度:30 - 32 °C -- 照點 (例如:太陽燈)23 - 26 °C -- 日間 (例如:日用藍燈)19 - 22 °C -- 夜間 (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
濕度:約 75 %
<躲藏處>
可用. 可採用人工洞穴 (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
<餵飼>
食物 肉食性;昆蟲,慢的 無脊椎動物 (例如:蝸牛,鼻涕蟲),間中 初生小白鼠
<繁殖>
卵生
家庭飼養方法
簡介:外形漂亮,雙眼外環繞著紅色的圓圈。
地理分布:印尼爪哇,紐幾內亞。
成年體型:約 7" SVL。
野外棲息地:地棲性。
飼養箱:可選用較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向上爬(例如:訂製木櫃、玻璃飼養箱)。
墊底物:泥土、砂礫、樹皮(例如:樹皮,椰殼碎)、幼沙(例如:爬蟲沙、鈣沙)。
活動時間:夜間;可使用紅外線燈具來觀察及加熱(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因為絕大部份的紅外線都是爬蟲動物看不見的。
溫度:30 - 32 °C -- 照點(例如:太陽燈)、23 - 26 °C -- 日間(例如:日用藍燈)、19 - 22 °C -- 夜間(例如:夜用紅燈、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
濕度:約75 %。
躲藏處:可採用人工洞穴(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
食物:肉食性;昆蟲,慢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蝸牛、鼻涕蟲),間中初生小白鼠。
繁殖:卵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