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池壩經濟開發區

紅池壩經濟開發區

紅池壩經濟開發區,被稱為“中國南方第一大草原”的紅池壩這裡天地一色,浩瀚無邊,人們可以在這裡騎著馬,唱著歌盡情的在草地上馳騁。該地擁有著土畜產品、中藥村等,提供動物飼養、放牧、住宿、飲食,可以讓遊客安靜的融於天地之間。

巫溪縣紅池壩經濟開發區-------土畜產品、中藥村等,動物飼養、放牧,住宿、飲食

巫溪縣紅池壩經濟開發區

巫溪縣紅池壩經濟開發區
土畜產品、中藥村等,動物飼養、放牧,住宿、飲食

紅池壩經濟開發區常務副主任------蹇家瓊

騎白馬的紅衣女子

被稱為“中國南方第一大草原”的紅池壩。碧草如染,天地一色,莽莽蒼蒼,浩瀚無邊。驟然間,嗒嗒嗒一串馬蹄聲由遠而近,一滴極紅從綠海深處閃顫而來。偌大28萬畝山林草場似乎隨之奔涌而來,興奮起來。一位長髮披肩女伏在馬上,白馬紅衣處,眼鏡的鏡片在高山陽光下閃爍生光。

紅衣女子是紅池壩經濟開發區常務副主任、人稱“女寨主”的蹇家瓊。因了紅池壩這塊奇妙、富有傳奇色彩的土地,蹇家瓊也便成了一位奇妙的、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讓我們先簡單勾勒一下對許多人來說還較為生疏的紅池壩的輪廓:紅池壩位於大巴山東段南麓,東西長42公里,南北寬7公里,面積28萬多畝,海拔1746米至2640米。原名“洪池壩”,為高山淤積平原,後因紅軍曾住過改名“紅池壩”。這裡有豐富的文化積澱、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區,“七五”、“八五”期間中國科學院紅池壩進行《南方亞熱帶高山地區人工種草養畜試驗》和《北亞熱帶高山地區草地畜牧業生產最佳化模式試驗》等國家攻關課題研究,曾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

在這樣一個粗獷、博大的山寨上,“寨主”竟是一位身高1.65米、體重50多公斤、戴著450度近視眼鏡、拿了兩個大專文憑,現年36歲的單身女子,其間不能不使人感到巨大的反差。

紅池壩開發區的農業在職職工、退休職工和當地農民這樣描述他們的女寨主——

大到制訂發展規劃跑項目找資金添設備,小到職工生病端茶遞水宿舍房檐漏雨陰溝疏通,蹇家瓊都親自參與身體力行;

男子漢乾的扛木料抬石頭挑貨物挖巴等粗重髒話,女人家做的縫漿洗穿針引線交心換心等細活,蹇家瓊都無一例外帶頭實踐。

閉門開會切磋琢磨構思也好,出門迎來送往左右應對也好,蹇家瓊都不吝惜自己的腦力和體力。

總之一句話,我們對她的評價是:既有西部俠女的風格,又有現代知識女性的氣質;既有領導者的風範,又有實幹家的特性;既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又有女人的如水柔腸……

缺奶的娃娃長成人

蹇家瓊說她從小到大未享受母愛,母親只是生了她一下,剛洗“三朝”就沒奶吃,抱到鄰居家餵奶,後來又被父親抱到他工作的通城區找奶媽,一直長到1歲多,吃了七八個奶媽的奶,真是遍嘗大巴山乳汁,仍然營養不足。可這黃毛丫頭讀書卻發奮,國小到中學成績都拔尖。高中畢業後正值父親退休,縣上便安排她頂班,到寧廠區中河鄉當了鄉幹部。不到16歲的小女娃呀,到職第二天就開始下村駐隊,獨擋一面,社員都把她當自家的後人看待。她走村串戶最怕狗咬,晚上又怕老鼠,但這些並不影響她把工作幹得出色。記得那次過生日,冬天下雪,一家社員替她“做生”吃完飯得往鄉里趕,可冰天雪地辨不清路徑,社員便背著她走。難怪多年以後還有父老鄉親逗她:“家瓊呀,你可是我們背大抱大的呀!”

說來也是種緣份。1982年她到萬縣地區參加婦聯和報社舉辦的培訓班,將寢室的鑰匙交出來騰作客房。縣委書記易繼魁下鄉檢查工作,被安排住進她的房間。易書記好生疑惑:這是男屋呢還是女屋?一排排表格、考勤記錄、獎狀,表現出駐村幹部男子漢般的艱辛;一本本筆記本、相冊及房間擺設,又隱隱透出女人家以苦為樂的細膩感情。

上級組織就這樣發現了蹇家瓊。1984年4月,巫溪縣委辦公室調上來一個女秘書,無背景,無來頭,有的是自身的一種不服輸的勁頭,拚命學習追求長進的勁頭,男子漢的剛毅和女人家的勁頭。幹了兩年內勤秘書。幹了10年機要秘書。當了兩年檔案局副局長。1998年2月調到林業局作副局長。漫長的歲月中入了黨,拿了大專文憑,當過先進得過獎。更重要的是拿筆寫材料的手指寫起了繭巴,身子骨熬得更精幹,頭皮撞得更硬朗,意志磨鍊得更堅強。

高處乍暖不勝寒

作為提出“旅遊興縣”戰略決策的巫溪縣,紅池壩自然是重頭戲,那么誰上紅池壩“領銜主演”呢?人們莫名其妙地、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女人。不是說“人往高處走”么?那裡可是展示才華和價值的好地方呢。不過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那條件、那環境、那氣候……

蹇家瓊考慮的可不是這些,吃苦於她已是家常便飯。她只擔心能不能幹好。紅池壩她1992年上去過一次,印象是資源豐厚,風光秀麗。沒料到這次讓她去當“寨主”去長駐,去安家。去就去吧,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啥事都是人乾出來的,這特殊的舞台提供給我蹇家瓊,是我人生的一種機遇。她姐姐和嫂子替她算命,說是西北方向(紅池壩方向)去不得,去了有災,她說她偏去試試看,她這人從小到大遭到了不少災,早已煉成災禍的剋星,就不相信闖不過紅池壩這一關。

1998年3月27日是女寨主上山的日子。搭乘一輛農用車顛簸晃搖,山上不斷滾下石頭,司機讓把車門開著,隨時做好跳車的準備。從文峰區上山30多公里,好不容易到了紅池壩農場場部所在地。

展現在寨主眼前的應該被稱作“垃圾場”:遍地的包裝袋、果皮紙、菸頭、糞便……不通電,不通電話,用水困難,晚上上廁所得走很長一段野地。可4月3日需要接待她上山後的第一批客人——由5國專家組成的中國環境發展委員會可持續工作考察組,眼下這樣的環境簡直槽糕透頂。於是女寨主帶領家場職工做了第一件事——一整天撿垃圾,她戲稱這是一種兆示:她這寨主其實是個“破爛王”,命中注定要一輩子收拾“爛攤子”呢。

這兒真算得上是個“爛攤子”。對外欠著債,職工工資拖欠著,住房簡陋,道路不通,毀草種糧現象嚴重,辦了幾十年國營農場還像個凋敗的農家院落。蹇家瓊他們面對現狀,提出了加大資源保護力度,突出旅遊業,發展畜牧業,穩定農業的工作思路,大力招商引資,改善旅遊接待條件,扎紮實實幹一番事業。

然而紅池壩這座“魔鬼”山寨卻不憐憫它的女寨主。剛上山產生高山反應,臉部發黑,只剩下戴眼鏡的一圈是正常膚色。接著是皮膚長出小疙瘩,臉上死皮結痂。更要命的是氣溫反差導致耳鼓膜充血,疼痛引得頭昏眼花,全身作痛,一直持續兩個多月。有次她實在痛得受不住,便去找醫生打針輸液。可山上只有一位獸醫,給牛呀羊呀扎針搞慣了,勢大力沉,加上晚上點著蠟燭看不清楚,一連扎了三四針都找不著血管,手上很快鼓了泡。沒奈何第二晚上又來,針頭紮上剛要輸液,發覺輸液又不能排氣,只好作罷。從此那位獸醫再不敢給家瓊輸液了。

最使家瓊記憶深刻的是那條30多公里的上山下山公路,那條路上她多次經歷了危險和艱難。有次冬夜,她坐一輛剛修好的車下山進城開會,車到花豬槽時,突然起火燃燒,車子帶火跑了一截停下來,但周圍無水,一行3人只好手忙腳亂地摳泥、拔草壓滅火焰。1998年8月,重慶市旅遊局“十佳”景區評比團驅車上山,不料下雨坍方,車隊堵在中間進退不得。蹇家瓊心急如火,天不亮就帶領全場職工和民工搶修公路,一直乾到下午兩點多鐘,二三十人水米未進。來到坍方附近,蹇家瓊脫下鞋襪,踩過齊膝深的亂石堆,迎接評比團的領導和同志們上山去。當時有人讚嘆:“好一個拚命三郎蹇家瓊!”

說起來這位女寨主的俠女氣質不光體現在她轄區範圍內,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一些部門的領導也曾領教過一二。有次她到重慶去宣傳紅池壩優勢,爭取資金投入,人家說,你紅池壩開發10幾年了,國家資金投入上千萬元,再不能做“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買賣了。蹇家瓊一聽急紅了眼,說,你們不就是想做“吹糠見米”的事情么?那好,我把事情搞成了你們再給錢行不行?人家說,行啊。於是,女寨主一溜煙跑回來,想盡辦法集資,改革旅遊條件:新修580平方米的紅池酒樓及餐廳儲藏室,新修一口500立方米蓄水池,場部至帳蓬325米碎石公路,建起了風格別致的帳蓬住宿區,還整修了場部至天子城、銀廠坪、西流溪等景點的公路28公里。上級來人看到了山寨的“實績”,欽佩不已,紛紛支持開發紅池壩。1998、1999兩年間,蹇家瓊爭取無償資金90萬元,用於紅池壩的開發和發展。

最是寂寞女兒心

有道是“閨閣平生志謀遠,女中一世蹇奇男”。紅池壩碑灣有個馬四姑墓,馬四姑是晚清時期紅池壩地方團總,文武雙全,工於經濟,調理有方,是渝東著名的女中英豪。馬四姑志存高遠,終生未嫁。蹇家瓊初上山聽到許多馬四姑的傳奇故事,被感動得烯噓不已。她後來常向別人講述馬四姑的故事,她總覺得紅池壩這地方和馬四姑蹇家瓊這類女人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

不是嗎?當初上山時,縣裡領導有三個沒想到:她爽快答應,呆得住,幹得好。1999年過去,“寨主”當了近兩年,紅池壩也有所改觀,總該換人了吧?可看看縣領導沒這個意思,她蹇家瓊也就沒打算下山。她和紅池壩真的建立了一種生死相依的感情。處在這高山上,環境清靜,可以什麼都想什麼都不想。勞累了,疲倦了,晚上躺著可以從容清理思緒,放鬆休息,第二天起來又面對紛繁世事。有時回城開會,或到外地出差,被喧譁紊亂的市聲一激,她就倍加思念她靜靜的山寨,巴不得早點回到紅池壩來。她有時甚至有些忿忿不平:中國西南這么大一座聚寶盆,為什麼至今得不到應有的地位,為什麼還不為人們所熟知?

1999年昆明“世博會”期間,蹇家瓊帶了1000份宣傳材料報名參加。開館時,工作人員將“巫溪”弄成了“巫山”,蹇家瓊據理力爭,堅持要改過來。後來3張紅池壩風光照片放得大大的,作了“中國館重慶展廳”的底襯圖,說明是“紅池壩風景名勝旅遊管理區”。參觀者指點著說,紅池壩風光多美啊,以後到了巫山一定去看看。蹇家瓊立於一旁在心底喊著:紅池壩屬於我們巫溪縣,那兒才是絕美的去處哩!她真想把重慶建築大學搞規劃設計的一位教授的話搬出來:紅池壩春有花草,夏有冰洞,秋有紅葉,冬有雪景,風格多樣,層次分明,值得申報國家級風景旅遊名勝區。

回來以後,她更加抓緊對紅池壩的宣傳,除了印“簡介”,還準備制畫冊、光碟,到重慶、萬州、奉節、巫山、宜昌等旅遊口岸去宣傳。她還打算和新聞單位舉辦聯誼會,接待作家協會筆會,千方百計包裝、推銷紅池壩。她認為她的精神血肉和紅池壩的事業密不可分。

回顧山上的經歷,她說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吃苦犯險,心裡充實。有人稱她是“女強人”,她不贊同這個說法,她說她頂多叫個“強女人”——眾多強者當中代表女性的一個人。或者完全顛倒過來:人群當中的一個女人,女人中一位自強不息者。她認為她在現實生活中唯一的優勢是:有一份苦難經歷,有一份工作,還有一點知識,別的可說是一無所有。她除了在山上有個陋室,在城裡租住了保險公司的房子,和侄女一起有個落腳之處外。她又是個女人,是個有感情,有激情的女人。有一年經人介紹,差點走進了婚姻的波渦,最後幸好及時打住。她並不打算獨身,有時也覺得該靠岸了,但又怕遇上不能理解自己的人。親友勸她心氣別太高,但她始終下不了決心,總對未來存著一份自信,一份希望。其實她何嘗不希望生活中有個男人?她現在是女人的事自己做,男人的事也是自己做,她苦笑著說,誰叫自己生了兩副肩頭……

相關搜尋

紅池壩 巫溪紅池壩 紅池壩草場 天津開發區 隔油池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徐州經濟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