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曲

紅樓夢曲

《紅樓夢曲》十二支,加上前面的引子和後面的尾聲,共十四支曲子。中間十二曲分詠金陵十二釵,暗寓各人的身世結局和對她們的評論。曲子同《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一樣,為了解人物歷史、情節發展以及四大家族的徹底覆滅提供了重要線索。曲子是太虛幻境後宮十二個舞女奉警幻之命“輕敲板,款按銀箏”唱給寶玉聽的。寶玉拿著《紅樓夢》原稿,“一面目視其文,一面耳聆其歌”,但聽了以後仍不知道它說些什麼。

基本信息

曲目

〔第一支紅樓夢引子〕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

〔第二支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第三支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紅樓夢曲第四支恨無常【賈元春】〕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第五支分骨肉【賈探春】〕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第六支樂中悲【史湘雲】〕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第七支世難容【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第八支喜冤家【賈迎春】〕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第九支虛花悟【賈惜春】〕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樹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喔。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第十支聰明累【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
〔第十一支留餘慶【賈巧姐】〕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第十二支晚韶華【李紈】〕鏡里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第十三支好事終【秦可卿】〕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收尾·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引子終身誤
枉凝眉恨無常
分骨肉 樂中悲
世難容 喜冤家
虛花悟 聰明累
留餘慶 晚韶華
好事終 收尾·飛鳥各投林

〔紅樓夢·引子〕開闢鴻蒙誰為情種

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詩詞鑑賞】
曲子一開頭就對男女情愛發出慨嘆,這同第一回里說的“大旨談情”是一致的。但我們不能據此就把《紅樓夢》視為一部言情小說。如果僅僅是寫愛情故事,作者為什麼又有“誰解其中味?”的擔心?這首曲和以下諸曲中,都隱含著一種對命運不可知的唱嘆,說明作者有更深廣的寄託。
《紅樓夢》的內容是複雜的,主題也是多層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現了作者的婦女觀。作者認為,婦女無論就天資、才幹等任何一方面說,都不讓鬚眉,只是那個社會把她們的聰明才智壓抑埋沒了。特別是隨著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無辜的女孩子隨著一齊毀滅,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紅樓夢>是一曲女兒們的頌歌和輓歌。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詩詞鑑賞】
金玉良緣的“金玉”:指寶釵的金鎖與寶玉的玉;
木石前盟:林黛玉前世是絳珠草,賈寶玉的玉為石化;
雪:薛;
林:黛玉;
齊眉舉案:古時孟光與梁鴻為夫妻,孟光每餐舉案必齊眉,後成為夫妻相敬如賓的佳話。這首曲唱的是寶玉、寶釵、黛玉三個人。
本來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如《山坡羊》、《寄生草》之類,按其格式往裡填詞。《紅樓夢曲》的這些曲名全是作者臨時撰杜的,既像曲牌,又是對內容的概括或提示。像這首《終身誤》的曲牌名,就是對寶、黛愛情悲劇的感慨,可作標題看。
曲中的“俺”,當然是寶玉。薛家到了榮國府後,就有一種輿論說,寶釵帶的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寶釵具備封建階級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榮府少奶奶的標準,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爭取,她都是勝利者。然而寶玉一心只在從小一起長大的林妹妹身上。第三十六回,寶玉睡中覺時連喊帶罵地說出這樣的話:“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姻緣!”寶、黛志向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觀園長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愛情。有情的不能成為眷屬,無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這是封建時代常見的婚姻悲劇,貴族社會也不例外。黛玉在那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里淌著眼淚度過了短暫的一生,死了。寶玉同冷美人寶姐姐結了婚。沒有愛情的婚姻能有什麼幸福?他對黛玉刻骨銘心的愛情一刻不停地折磨著他,加上家業破敗,他親愛的姐妹們或死或散,全部被拋入黑暗的深淵。他對這個世界徹底幻滅了,最後毅然“懸崖撒手”,當了和尚,一定了之。寶釵要孤獨淒涼地去熬未來的歲月,其實也是個失敗者。寶、釵、黛三人的愛情悲劇,實質是社會悲劇。
整部《紅樓夢》像一個巨大的生活長流,各種矛盾自然地交織在一起,自然地演進,自然地激化,自然地結束。作者很少安排巧合的情節。高鶚的續書把黛死釵嫁扭在一起,“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一邊極喜,一邊極悲,很富戲劇色彩,但這未必符合曹雪芹原意。曹雪芹究竟怎樣安排、處理寶、釵、黛三者結局的具體情節,已不易推知了(參考“劉心武品紅樓夢”)。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詩詞鑑賞】
仙葩、美玉:分別指黛玉與寶玉;
最後一句指黛玉淚盡而逝。這首曲是專門詠嘆寶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皺眉頭,命運就這樣無情,追悔、痛苦、嘆息、遺憾,全都無用。
那一僧一道對頑石說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寶黛愛情的幻滅就是一條註腳。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為他哭泣嘆息,他整天為她牽腸掛肚;她心裡只有他,他心裡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里,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著。張生還可跳過粉牆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裡同柳夢梅結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風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著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齣和著血淚的戀愛悲劇,不僅使作者為之“淚盡”,二百年後的今天仍是人們談論不盡的話題.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詩詞鑑賞】

元春為貴妃,故“榮華好”;居於深宮,難見父母,故云“家鄉路遠山高”;早逝,即“命已入黃泉”;死於宮中爭鬥,故勸爹娘“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

紅樓夢曲紅樓夢曲
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詩詞鑑賞】
一帆風雨路三千:探春遠嫁,且從海上走。

〔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詩詞鑑賞】
英豪闊大寬宏量:湘雲生性豁達;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內有“湘雲”二字。

揭示了史湘雲的命運

〔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詩詞鑑賞】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妙玉性格孤僻;
青燈古殿人將老:青春年華,卻身為尼姑;
風塵骯髒違心愿:被強人所劫,被侮。

〔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得,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 

【詩詞鑑賞】
中山狼;回目中有“賈迎春誤嫁中山狼”,金陵十二釵判詞中有“子系中山狼”,“子系”即繁體“孫”,迎春誤嫁給了孫紹祖;
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孫紹祖虐待迎春;
嘆芳魂艷魄,一載盪悠悠:早逝。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喔。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詩詞鑑賞】
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惜春青春年少,看破紅塵,也出家做了尼姑。
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西方——代表西方極樂,意指佛家。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詩詞鑑賞】
生前心已碎:王熙鳳為了兩府家務,可以說過於操心勞累、筋疲力竭。 
機關算盡太聰明:王熙鳳心計深沉,設計害死了不少人。
忽喇喇似大廈傾:指賈府衰敗。暗示鳳姐悲慘命運

〔留餘慶〕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詩詞鑑賞】
幸娘親,積得陰功:王熙鳳曾幫過劉姥姥,後其女巧姐為劉姥姥所救;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巧姐的舅舅狠心把她賣到妓院。

〔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詩詞鑑賞】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銹帳鴛衾:李紈年輕喪夫;
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李紈之子賈蘭最終考取功名,李紈守寡多年,算是熬出了成果。

〔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詩詞鑑賞】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秦可卿為寧國府人,與公公私通,寧府老爺賈敬,不理家事,以致府中家紀敗壞。

〔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附:〈收尾·飛鳥各投林〉

這首曲子是《紅樓夢》十二曲的總結,它概括地寫出了封建社會末期以賈府為代表的貴族家庭中發生的急劇變化,從中表現出整個封建制度和封建階級正在加速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

這首曲子既是十二釵曲的收尾,它在表現賈府“樹倒猢猻散”的情景時,當然是以寫十二釵的結局為主的。但是,它的目的畢竟不是把前面曲子中都已具體寫過的各人命運再重複一遍,作者也並未故意求巧,使每句曲文恰好分結一釵。把一氣呵成的曲文割裂開來,按人分派,這只會削足適履,損傷原意。

證之以事實,“按人分派”之說又不免牽強附會。說“欠淚的”是黛玉,“看破的”是惜春,“老來富貴”是李紈,這當然不錯;說“為官的,家業凋零”是湘雲,“富貴的,金銀散盡”是寶釵,就難令人信服。《護官符》中賈、史、王、薛,哪一家不是“為官的”、“富貴的”?他們後來“一損俱損”,哪一家不是“家業凋零”、“金銀散盡”?脂批說這兩句“先總寧榮”(四大家族的代表),這就確切得多。再比如把“欲知命短問前生”分派給元春,把“欠命的,命已還”分派給迎春,也說不出多大理由,因為十二釵中命短的不只是元春,她的前生我們也不知道,而小說中只說賈家欠孫家的錢,沒有說迎春欠孫紹祖的命,怎么要她還命呢?倒是王熙鳳,現世就欠了不少人命,只是要她來還,一條命也還不清呢!如果用因果報應的話來說,她的下場不也是“冤冤相報”嗎?總之,我們不應拘泥於一句一人,把文義說死,這對理解這首曲子的意義沒有實在的好處。

這首曲子為四大家族的衰亡預先敲起了喪鐘。但是,作者並不了解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深刻根源,不能對這種階級鬥爭和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所帶來的家族命運的劇變作出科學的解釋,同時,還由於他在思想上並沒有同這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割斷聯繫,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有許多宿命論的說法,使整首曲子都蒙上了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

這首曲子在結句中以食盡鳥飛、唯余白地的悲涼圖景,作為賈府未來一敗塗地、子孫流散的慘象的寫照,從而向讀者極其明確地揭示了全書情節發展必以悲劇告終的完整布局。如果真正要追蹤作者原意續補完這部不幸殘缺了的不朽小說,就不能無視如此重要的提示。魯迅論《紅樓夢》就非常重視這個結局,他介紹高鶚整理的續書時只述梗概,從不引其細節(這與談到前八十回時大段引戚序本原文情況截然不同),但在提到賈政雪夜過毗陵,見光頭赤腳、披大紅猩猩氈斗篷的寶玉與他拜別而去,追之無及時,卻兩次都引了續書中“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這句話,提醒讀者注意,續作者是如何煞費苦心地利用自然界的雪景來混充此曲末句所喻之賈府敗亡景象的。他還指出後四十回雖則看上去“大故迭起,破敗死亡相繼,與所謂‘食盡鳥飛獨存白地 ’者頗符”,其實續作者“心志未灰”,所續之文字與原作的精神“絕異”,所以,“賈氏終於‘蘭桂齊芳,家業復起’,殊不類茫茫白地、真成乾淨者矣。”這就深刻地指出了續書是用貌合神離的手法給讀者設定了一個“小小騙局”,藉此從根本上歪曲和篡改原作的精神。所以魯迅說:“赫克爾(E. Haeckel)說過:人和人之差,有時比類人猿和原人之差還遠。我們將《紅樓夢》的續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較,就會承認這話大概是確實的。”(《墳·論睜了眼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