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藍

約談藍

約談藍這個名詞引申自APEC藍,是網友對地方城市出現空氣品質好轉現象的比喻。指一些地方城市官員被環保部領導約談後,經有效整改和治理,而呈現藍天白雲的景觀。網友對此讚揚的同時,也希望環保約談成為常態化,期待環保約談能夠成為治污猛藥,切實落實治污責任。

名詞由來

約談藍約談藍
在中國較小城市,隨著市長們被環保部“約談”,空氣品質突然改善。大約10個城市的市長或副市長已被要求向環保部官員解釋空氣污染程度為何如此糟糕。在要求採取快速而決定性行動的叮囑下,市領導們做出的回應是下令採取徹底措施,如對一些部門做出了嚴厲限制,包括機動車使用、建築和燒煤等,這些領域都能產生對身體健康極其有害的微小顆粒物。

在上半年經歷了極其糟糕的空氣品質後,鄭州的空氣在7月份出現了奇蹟般的改善,空氣品質達到了“良好”標準,幾乎將該市抬升到“優”的級別。就鄭州這個例子來說,空氣品質在市長會見環保部官員前後開始改善。鄭州市民調侃空氣品質改善的時機,稱其為“約談藍”。

整改措施

約談藍約談藍
2015年8月14日晚,央視《新聞聯播》中,播出頭題《用最嚴格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河南:政企共擔責換回“安陽藍”》,報導用了4分37秒的時長聚焦曾因空氣品質被環保部約談的河南安陽市。經過200天的整改,曾經灰濛濛的安陽實現了藍天常現。報導稱,安陽已經實現了蛻變,用產業升級換回了久違的藍天。環保部對安陽市主要領導約談後,安陽市便立即開始了整改,看他們用過的招數:

1.追責。

安陽市政府對50名責任人進行追責。

2.關停逼迫污染企業升級改造。

啟動藍天工程,僅安陽縣就拆除整合了260家土小企業,403家工業企業全部關停,過關一家開工一家,當時被曝光的典型企業鑫磊焦化也因夜間偷排被責令停產,一天30萬元的損失讓企業負責人李成傑面臨生死選擇,靠應付不能過關,靠污染省錢更不是出路,必須要從根本上進行轉型改造。之後,鑫磊焦化一次性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污染物回收的升級改造。

3.消滅污染源:

過去安陽縣主要污染源是石材開採,整改後,49家小型採石場被整合成4家建材企業,粉塵的排放量從每年23700噸減少到140噸,污染物減少了99.4%。

治理效果

約談藍約談藍
鄭州的環保官員說,對眾多領域的排放限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汽車、建築和燒煤,但也承認七八月份通常會出現更好的空氣品質也是個因素。但環保部要求鄭州長期採取嚴厲措施,要求鄭州市準備和提交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計畫。如在6個月內沒有取得進展,中央政府可能會暫停審批新的工廠和建築。

在市領導被召進北京後,其他城市也正享受著更藍的天空。在2015年3月參加完全國人大會議後,山東臨沂市長被要求採取徹底措施同污染作鬥爭。他回到臨沂後,412家工廠被責令清潔他們的作業程式,57家工廠被迫在整改期間關閉,沒有改善希望的陳舊的小企業被永遠關閉。

“臨沂模式”在政策圈成了一個激烈爭論的主題。一些當地官員和產業老闆抱怨說,關閉污染企業將傷害該市經濟。但臨沂的環保官員和公眾顯然表示支持。儘管被召進京意味著問題嚴重,但一些評論人士覺得這些措施還不夠,更大範圍的高官應該向中央政府解釋糟糕的污染數據。

網友熱議

對於此次被網友稱為的“約談藍”,大部分網友表示要將約談常態化、制度化。

網友“@彼岸”:“鄭州在被環保部約談後,藍天顯著增加,以後還是將約談常態化。”

也有網友認為約談只是開始,對症下藥是最重要的,期待環保約談能夠成為治污猛藥,切實落實治污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