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內斯堡雙年展

1995年2月28日至4月30日間,南非共和國舉辦了南半球上,除澳洲、聖保羅以外之第三大雙年展,也是非洲國家群中盛大空前的國際藝術展。

宗旨、經過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約翰內斯堡雙年展
南非共和國歷經多年種族分裂與內戰,直到六、七年前才告結束。為慶賀民族統一周年日,加強本土地區之間團結意識,並且在國際間重新建立文化方位,南韓近年舉辦的光州雙年展、巴西聖保羅以及威尼斯雪梨雙年展等所獲之成就和喝彩給予當局莫大啟示,尤其是聖保羅雙年展,其主軸思想用所屬之第三世界文化向素來稱霸的歐美文化挑戰,以求得對自身認同與回歸。於是1995年2月28日至4月30日間,南非共和國舉辦了南半球上,除澳洲、聖保羅以外之第三大雙年展,也是非洲國家群中盛大空前的國際藝術展。

籌備經過

第一回的籌備會議草創於1993年秋,在Gauteng藝術村舉行,所有關心人士皆可參加發表意見。出席這次非正式集會的有藝術界領導人物、社區藝術活動的主辦機構、畫廊、美術館、大學相關人士及技術人員。從參與者中召集三個委員會: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mmittee)、策劃委員會(Curatorial Committee)及顧問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全盤負責所有與雙年展有關事宜,由都政府文化部為總指揮。繼而於1994年二月,三個工作委員會集體召開一次以民眾為主的解釋會議,與大眾溝通意見,完成雙年展之初步工作。

經費來源

約翰內斯堡都政府藝術文化部(Arts,Culture,Development and Facilities of the Metropolitan Council)為雙年展大會主要經濟來源,贊助所有南非共和國和非洲22個國家、以及巴、泰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約翰內斯堡雙年展
國、印度藝術家作品材料及旅費,出資112萬美元;私人企業贊助133萬美元。其餘40多個國家展覽經費來自各國外交部、文化部和私人企業。估計個國支付運費和藝術家食宿、零用金平均為80000到100000 Rand之間,對地主國來說即是四百萬的外匯額。(1美元=5.18 Rand)

後勤支援

基本核心工作人員為11人,但另有77人受顧於不同時期,協助裝置或文書工作。此外還有一些臨時性如包裝、掛卸展等短工雇用。

參加辦法

策劃委員會以地區國家為單位邀請非洲22國,印度群島1國,歐洲12國,東歐與中歐4國,遠東7國,中東3國,北美2國,中南美6國,南美4國,澳亞洲2國,參加的藝術家共200人左右,來自63個國家;地主國之展覽共22個,國外部分61個。

策劃人才培育

南非舉辦首次盛大隆重雙年展時,為儲備人才起見,便先由國際知名12位策劃研究人,每人帶領一位地主國的年輕實習生一同工作十五個月之久,這些實習生也同時協助策劃。

深入社區和教育宣導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約翰內斯堡雙年展
為鼓勵黑人地區積極參與,臨時組成此一項目。雖然許多草根地區都受邀參加,活動範圍不得已受限於Gauteng地區。結果各地提出項目達13個之多,22位當地和非洲國家的藝術家共同製作長達90公尺的壁畫。
由於南非素無當代藝術傳統,教育宣導為當務之急。於是參展藝術家、研究人員為大眾舉行講座、工作營、座談會及廣播節目。據統計,50多個學校的一萬多兒童參與教育活動。

展覽目錄

一本304頁目錄由國際知名藝評家,研究策劃人執筆寫成,並發行世界各地。

展出場地

新城(Newton)之電氣工廠空間、非洲美術館、非洲美術館學院、新城版畫工作室、工人圖書館、標準銀行畫廊、動物園等15點,並另闢出活動及展覽空間,以共個展及聯展使用。

參觀人數統計

開幕日約5,000人,展期結束為止約50,000人。其中約300人為新聞記者、藝評家、畫商、演講學者。國外參觀者約500人左右,外匯消費額約一百二十五萬美元。

工作機會

據統計,每30位觀光客即創造一個直接、兩個間接的工作,換言之,共有33個間接、17個直接工作產生。

ACAI的成立

約翰內斯堡雙年展約翰內斯堡雙年展
由於1995年首次舉辦雙年展,國內外收穫和反應熱烈(得到近40個國外新聞媒體披露),舉辦當局於次年提出成立永久性機構草案,以雙年展宗旨為基礎架構,繼續發展視覺藝術,並籌劃1997年之雙年展。草案中同時包括成立資料中心、AIC畫廊及與企業合作發展計畫。ACAI(Africu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四位全職工作人員在市政府之契約下展開工作。

雙年展1997

第二屆雙年展由前都政府文化官員Christopher Till任命藝術總策劃人?`及利亞藝評家恩韋則(Okwei Enwezor)?M六位國際研究員共同策劃。受邀請的六十國藝術家圍繞“絲路,歷史與地理”主題,創造六個大展,分別在約翰內斯堡和凱普城舉行。亞洲地區策劃系中國大陸出身、現居荷蘭的侯瀚如及韓國Yu Yeon Kim負責,二人分別策劃以“去殖民和地球化”,及“轉化”為副題。其它諸位策劃員中以擁有非洲經驗者為多。

經費

約翰內斯堡市政府出資70萬美元(比上屆少42萬),其餘110萬來自洛克菲勒基金會、諾爾頓家族基金會(Peter Norton Family Foundation)及荷蘭克勞斯王子文化發展基金會(Prince Claus Fund for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展出地點

以約翰內斯堡及凱普城為中心,分散十數點,另指定一些大眾空間如廣告牌、巴士站、酒吧、餐館闢為展場。

結語

一切有關國際藝術展資料中,約翰內斯堡95雙年展展後分析報告是對外公開資料中最完善詳盡者,顯示當局在首次經辦大型藝術展前周密的思考準備和日後續辦之雄心。以質量觀之,南非內戰甫畢,失業、流亡、武器泛濫、犯罪率、教育文盲等再再皆需扶舉的環境下,此回的策劃及配合展覽的各項節目,尤其是於宣導性大眾教育、發揮社區文化集體意識等方面,成果令人讚不絕口。
97雙年展基本上是在已有架構上進行,但由於會期與另幾個舉世矚目之國際展相撞,如威尼斯、里昂、哈瓦那、伊斯坦堡雙年展,卡塞爾檔案展、敏斯特市戶外雕刻展,聲勢效果大受影響,再者,市政府預算削減且遲至開幕前7星期才發放經費,此一變化使工作人員措手不及,開幕時一切尚未就緒。不過,由於Okwui Enwezor之主題策劃成功,國際藝評家仍給予甚高評價。今年初,約翰內斯堡都政府已下令解散上屆會後成立的永久性機構CAI當代藝術研究所,及至目前,本展未來的命運不可預卜。南非雙年展戲劇性起落、功敗,足可作為個案研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