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布萊金

約翰·布萊金

約翰·布萊金,1928年10月22日出生於英國,他曾就讀於索爾茲伯里教會學校和謝爾伯恩教會學校,並在那裡接受到早期的音樂教育;1948——1949年間在馬來半島服兵役,受命於H.M.科德斯特里姆禁衛軍,在此期間,約翰·布萊金學會了馬來語,並在叢林軍事行動中。訪問了住在那裡的薩卡伊(Sakai)和瑟諾伊(senoi)部落的居民。後來他又不斷遇到馬來人、中國人、印第安人並接觸到他們的文化,所有的這些經歷改變了布萊金的職業取向,也迫使他對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價值逐漸進行重新的估價。

基本信息

重要信息

中 文 名: 約翰·布萊金 外文名:John Blacking
出生日期:1928年10月22日 國 籍: 英國
職 業:民族音樂學家 代表作:人的音樂性

生平簡述

1952年夏天,布萊金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民族音樂學,師從安德列·謝夫納(Andll Schaeffner)教授。1953年,他畢業於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類學學士學位。同年11月,布萊金被任命為馬來西亞土著居民區的政府助理顧問,但只幹了六天,就由於跟傑諾德.坦普勒將軍意見不合而被解職。後來,他從事過人類學研究,在新加坡一所二流學校任教,給馬來西亞廣播電台做廣播,為莫里斯·克萊爾(Maurice C1are)的音樂會之旅伴奏等,又於1954年6月回到巴黎學習鋼琴,同年來到南非,成為非洲音樂國際圖書館的音樂學家。

約翰·布萊金曾跟胡戈·崔塞(Hugh rracey)博士一起研究了曾在祖魯和莫三比克參觀時的錄音。並在圖書館收藏中轉錄、分析了這些音樂。1956一1958年間,布萊金著手在德蘭士瓦北部的文達人中進行田野採風工作.並於1959年被認命為約翰內斯堡的維特沃特斯蘭學的社會人類學和非洲政治的講師。1965年。該學校授予他博士學位。同年年底任教授和系主任。1965年.約翰·布萊金成為坎培拉省馬克勒爾大學的非洲音樂課客坐教授。次年又被指認為維特沃特斯蘭大學非洲研究課題的主席。1969年末,布萊金離開南非。1970年,他被任命為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的人類學教授。次年在那兒首次執教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的課程。現任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社會人類學教授。

約翰·布萊金一直在尚比亞的貢比·通加(Gwembe Tonga)和恩森加(Nsenga)以及烏干達、南非部分地區做民族音樂學的田野工作,同時也在約翰內斯堡周邊地區進行人類學調查。他發表過很多有關文達成年禮儀式和音樂、文達音樂和文化模式之間的關係等文章和書籍,另外還有兩張恩森加音樂的LP唱片——《黑人背景——一個南非女孩的童年》和《文達兒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人類社會的過程和產品》。

著 作

人的音樂性 人的音樂性

人的音樂性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對人類音樂能力的學術性研究,它至多是嘗試著去協調筆者在不同文化中的音樂經歷。筆者提供了對非洲音樂進行調查而得來的新資料,以及在歐洲“藝術”音樂傳統中成長的任何人都熟知的一些事實;不過所得出的只是探索性的結論和建議。這些結論敘述了一個已然是專業人類學家的尷尬,也正是由此,筆者將此書獻給梅耶?福茲(Meyer F0rtes)先生。1952年,當我花大量的時間去鑽研音樂而不是人類學課程時,福茲便在那年暑假,把我送到巴黎跟安德魯?舍費爾教授學習民族音樂學。然而,當我自己開始意識到有可能去研究音樂人類學時,時間又過了五年。直到又經歷了一年的緊張田野工作。我才開始認為非洲音樂有些“與眾不同”;而且,每當我在自己的帳篷中聽《沃采克》或威伯恩的錄音,或者一旦在什麼地方剛好有鋼琴,使自己沉浸於巴赫、蕭邦或莫扎特的音樂時,我的這種想法就會不斷得到加強。(約翰·布萊金)

影 響

《人的音樂性》作為民族音樂學的經典著作,自1973年首版以來,迄今已被翻譯成11種語言。本書作為第一個中文譯本被納入人民音樂出版社“外國音樂學術經典譯著文庫”之中。“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音樂,然而,它們都是人的音樂。”《人的音樂性》就是在民族音樂學這一基本觀點上寫成的。它是作者在南非德蘭士瓦北部的文達人中進行田野採風工作的成果,拓展了人們對世界上不同音樂體系的認識,顛覆了歐洲中心主義有關非歐洲音樂的偏見。

語 錄

“ 在某種情境下,一首簡單的民間歌曲,會比一部複雜的交響曲擁有更多的人類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