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麥克錫

約瑟夫•麥克錫

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年11月14日~1957年5月2日),美國政治家,1957年,他因肝炎在馬里蘭州逝世。

基本信息

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年11月14日~1957年5月2日),美國政治家,生於威斯康星
約瑟夫•麥克錫約瑟夫•麥克錫
州,美國共和黨人,狂熱極端的反共產主義者。麥卡錫畢業於馬凱特大學法學系,1935年開始從律師業,1939年任巡迴法院法官。1942年,美國開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加入海軍陸戰隊。1946年他依靠反共觀點當選為參議員,任參議員期間,經常發表攻擊共產黨的演說,譴責杜魯門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對待共產主義時的軟弱態度,幫助艾森豪當選美國總統。他曾任政府活動委員會主席,和羅伊•科恩,在全美國清理共產黨製造的影響,指揮調查委員會調查美國民主黨成員以及他的政敵、對他有意見的新聞人物,不少人被撤職、逮捕甚至被處死。後來他在軍隊中搞忠誠調查,引致艾森豪的不滿。1954年,參議院通過法案譴責麥卡錫的政治迫害行為。1957年,他因肝炎在馬里蘭州逝世。

生平簡歷

麥克錫生於1908年11月14日,父親是威斯康星州東北部小城市阿普爾頓附近的一個小農場主。麥克錫兄弟姐妹七人中,他排行第五。1929年,麥克錫離家到附近馬納瓦的蔬菜店工作。1930年,他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一所耶穌會開辦的馬克特大學學習土木工程,1935年畢業後,麥克錫成了威斯康星州律師界的一名員。1936年,他在一個地方選區擔任民主黨的社團青年俱樂部的主席。1939年,麥克錫又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為威斯康星州地方巡迴法院的法官(注:麥克錫虛報年齡參加威斯康星州第七區巡迴法庭法官的競選,成為該區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官”)。從此,麥克錫開始了充滿欺騙與謊言的政治生涯。有人這樣評價麥克錫:“無比的大膽和某些方面的巧妙撒謊,使他的手法與一般的顛倒黑白有天壤之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麥克錫於1942午8月14日參加了海軍陸戰隊,擔任空軍中尉。1944年,他離開了部隊。1945年,他在百事可樂公司當推銷員,為公司的贏利出了力。1946年11月,麥克錫在羅伯特•拉福萊特發動的“進步運動”基地威斯康星參加共和黨參議員競選,擊敗了對手羅伯特•拉福萊特的兒子小拉福萊特,當選為參議員(注:從未上過戰場的麥克錫向公眾宣稱自己曾經數次“光榮負傷”,從腿上取出“10磅彈片”,憑藉如簧之舌,於這年的11月才當選威斯康星州參議員)。在參議院任職的前四年中,由於行為不檢點和進行大豆期貨投機交易、賭博和酗酒,他的聲望一落千丈。人們常說,“在麥克錫參議員的公文包里經常裝著一瓶威士忌酒”,他的“一大堆不同性質的事實和經不起驗證的數字,把參議院和整個美國搞糊塗了”。尤其是1949年秋天,麥克錫居然為屠殺美國士兵的納粹黨徒辯護,引起輿論譁然。因此,在這一年的民意測驗中,麥克錫被評為當年“最糟糕的參議員”。此時,他太需要有一根救命稻草來幫他保住在國會的位子了。1952年,麥克錫在競選中又連任參議員。接著,麥克錫又擔任了參議院政府活動委員會主席及其附設的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的主席,擁有相當廣泛的權力。在1954年的“陸軍―麥克錫聽證會”上,麥克錫遭遇了他的“滑鐵盧”。1954年12月1日,在全國上下的一片聲討聲中,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決議,對麥克錫進行譴責。1957年5月2日,麥克錫飲酒過量引發肝炎和神經炎,一命嗚呼。

麥克錫主義的誕生過程

1950年2月9日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的誕辰年紀念日,麥克錫決定在這一天“把炮彈打向國務院”。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安排下,他從華盛頓飛往西維吉尼亞州的惠林市,在俄亥俄縣的共和黨婦女俱樂部發表了題為“國務院裡的共產黨”的演講,聲稱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單”,“這些人全都是共產黨和間諜網的成員”。“國務卿知道名單上這些人都是共產黨員,但這些人至今仍在草擬和制定國務院的政策。”麥克錫的演說有如晴天霹靂,令美國上下一片譁然。
惠林演說之後,麥克錫又相繼飛往猶他州鹽湖城內華達州雷諾市,重複他在惠林的演講。略有不同的是,此時的麥克錫手中還揮舞著一張小紙片,這就是所謂的“間諜名單”。但是,按照他這時的說法,名單上的人數為57人。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麥克錫特地打電話給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要求他們對他的演講公開表態。收到電報後的杜魯門惱羞成怒,憤而提筆回信道:“我確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極其遺憾,他們的代表竟是像你這樣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但是,在寫完信後,杜魯門並未將其發出,而是將其列入“歸檔”,他另外責成國務卿幫辦普里福依打電話給麥克錫,希望他“把名單公布出來”。
麥克錫的反共叫囂,很快使他名噪一時,成了美國新聞的顯要人物。反共、反民主的政客和共和黨內反對羅斯福“新政”的人,都寄希望於麥克錫。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錫接二連三地對美國共產黨,進步工會、團體進行猛烈抨擊和惡語中傷,同時又激烈地指責羅斯福和杜魯門執政以來的美國民主黨政府對美國共產黨和民主進步勢力的“放縱”。這時,麥克錫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成了反共勢力的急先鋒。根據蓋洛普民意測驗所的調查材料,約有50%的人認為麥克錫的作為有利於美國,有29%的人不贊成麥克錫。最支持麥克錫的要算美國院外援華集團,他們當中的骨幹,都是堅決反對共產主義,反對新中國的反共分子。此外,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從1938年以來所調查的大批材料,也都成了麥克錫惡意傷人的重磅“炮彈”。
1950年3月,美國著名漫畫家赫伯特布洛克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幅諷刺麥克錫主義的漫畫。畫面上有一隻象徵專門從事誹謗活動的很大的圓形泥漿桶,上面寫著“麥克錫主義”,下面還有十隻濺滿泥漿的水桶支撐著這隻大圓桶。這幅畫形象地告訴人們:麥克錫主義就是毫無根據的誹謗和惡意中傷,它貼切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反共,反民主逆流的特徵。從此,麥克錫主義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很快在美國國內流行。

一些罪狀

1953年起,麥克錫將魔掌逐漸伸向外交領域。是年4月,麥克錫在兩名年輕助手的協助下,開始對美國設在海外的大使館藏書目錄進行清查。在這次清查中,美國共產黨領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勞德史沫特萊等75位作家的書籍全被列為禁書,甚至連著名歷史學家小阿瑟史萊辛格和幽默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險書籍”之列。據估計,被剔除的書籍總數有近200萬冊。在此影響下,美國國內一些城市和學校的圖書館也紛紛查禁甚至焚毀“任何可疑的書籍和雜誌”。被貼上“可疑”標籤的書籍包括關於雕塑、精神病、酒類、托幼和建築的專著以及偵探小說,甚至還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連一本介紹蘇聯芭蕾舞的書也因為提到了“蘇聯”而被麥克錫主義分子付之一炬。
麥克錫最常用的一個手法就是恐嚇。在1954年2月的一次聽證會上,陸軍中校布朗以“總統令禁止泄露軍事人員和安全檔案”為由拒絕回答麥克錫有關一個軍醫的提問,麥克錫勃然大怒,並威脅說:“我不會聽任任何陸軍軍官保護一個共產黨人,你必須回答這些問題,否則參議院將以蔑視罪審理你的案子。”
在一次聽證會上,紐約一位女教師引用第五修正案拒絕作證,麥克錫就說:“你現在還有機會澄清你究竟是不是共產黨員。如果你不是,說出來對你有利。如果你是,你應該使用第五修正案。”一名化學家在一次聽證上忍無可忍,他怒斥麥克錫說:“你根本不理解第五修正案,它之所以被寫進《憲法》,就是為了保護無辜者免受像你這類人的秘密審訊。”
再例如,一位工程師在作證時因為想到剛剛去世的母親而情緒失控,但麥克錫卻向媒體暗示,這名工程師是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痛哭流涕地承認自己有罪。
在“麥克錫主義”最猖獗的時期,美國國務院、國防部、重要的國防工廠、美國之音、美國政府印刷局等要害部門都未能逃脫麥克錫非美活動調查小組委員會的清查。同時,美國的左翼力量也受到空前的打擊。僅1953年一年,麥克錫的委員會就舉行了大小600多次“調查”活動,還舉行了17次電視實況轉播的公開聽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麥克錫的活動越來越激起公眾的反對。在歐洲,人們更是將麥克錫直接比作希特勒。國務卿杜勒斯更是向總統艾森豪表達了這樣的憂慮:“許多歐洲領導人似乎認為我們(美國)正在麥克錫的領導下走向美國式的法西斯主義。”英國工黨領袖艾德禮甚至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在美國外交政策方面,究竟是艾森豪的權力大,還是麥克錫的權力大?
在“麥克錫主義”最為猖獗的時期,中美關係正處於冷戰寒凍的封凍之下。在“麥克錫主義”的影響下,“反共”成了美國的惟一選擇。麥克錫在中國問題上的發難,導致艾森豪、甘迺迪詹森幾屆美國政府一直採取非常僵硬的東亞政策,誰也不敢主動提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接觸。
在美國國內,成千上萬的華裔和亞裔被懷疑為“間諜”。他們不僅被非法傳訊,不準寄錢給中國的親人,甚至被禁止公開談論自己的家鄉,還有不少人因被指責“同情共產黨”而受監禁、被驅逐甚至遭暗殺。在美國工作的著名核物理學家錢學森也因被指責在戰時參加了美國共產黨的活動,受到了聯邦調查局的傳訊。此後,錢學森多次發現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電話被竊聽,他的“國家安全許可證”也被吊銷。這表明,他已經不能繼續從事噴氣推進研究,甚至不能留在實驗室里工作了。直到1955年離開美國前,錢學森一直受到美國移民局的限制和聯邦調查局的監視。由於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錢學森回國時不僅沒有帶回任何研究資料,甚至連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帶回。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也因受到“麥克錫主義”的迫害,不得不偕同夫人離開祖國,遠走瑞士1972年2月19日,斯諾客死日內瓦。斯諾去世後,家人在清理他的信件時發現他留下遺言:要把他的一部分骨灰留在中國,因為他熱愛中國;把骨灰的另一半送回美國,安葬在故鄉的哈得孫河畔。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4%84%E7%91%9F%E5%A4%AB%C2%B7%E9%BA%A5%E5%8D%A1%E9%8C%AB&variant=zh-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