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的外觀


糞便的外觀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糞便外觀呈黃褐色,形狀多為圓柱狀、圓條狀或軟泥樣;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以細糧和肉食為主者糞便細膩而量少,食粗糧或蔬菜多者糞便含纖維多且量增多。
病理情況下,糞便的外觀可呈現不同的改變。患者在解大便時,應該順便觀察一下糞便的顏色及形狀,可根據下面的介紹對自己消化道和糞便的問題做個初步判斷。1.稀糊狀或稀汁、稀水樣便,多見於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腸炎。2.黃綠色稀水樣便,並含有膜狀物時可能為偽膜性腸炎。3.米泔樣糞便(白色淘米水樣),內含粘液片塊,常見於霍亂及副霍亂,此為烈性傳染病,須及早隔離治療。4.當糞便內含有肉眼可見的較多的粘液時,多為小腸炎症及直腸炎症。5.糞便中含有肉眼可見的濃血時稱為濃血便,常見於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或直腸癌、局限性腸炎等。6.鮮血便常見於痔瘡或肛門裂所出的鮮血,多附著於秘結糞便的表面。7.黑色糞便也稱柏油便,形如柏油,質軟並富有光澤,多為各種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潛血試驗為陽性;而服用藥物所致的黑色便無光澤且潛血試驗為陰性。8.凍狀便,形如膠凍,表面似有一層膜,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徵腹部絞痛後排出的糞便,也可見於慢性細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糞便。9.鋇餐造影術後糞便可暫時呈黃白色。新生兒糞便中排出黃白色乳凝塊提示消化不良。10.細條狀或扁條狀便表明直腸狹窄,多見於直腸癌。11.乾結便多呈硬球狀或羊糞樣,見於便秘者或老年排便無力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