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什·雅克什

米洛什·雅克什

米洛什·雅克什(Milous Jakes,1922年8月12日——) 前捷克斯洛伐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政治家、黨和國務活動家。

生平:

1922年8月12日生於捷斯克·克魯姆洛夫縣的捷斯克·哈盧皮,捷克族。出身小農家庭。中學畢業後,1937——1950年先後在茲林(今哥特瓦爾德夫拔佳鞋廠當學徒、電工技術人員和設計師,後在哥特瓦爾德夫精密機械廠當裝配工。
1938——1944年在哥特瓦爾德夫電工技術工業學院學習。
米洛什·雅克什米洛什·雅克什

1945年6月蘇軍解放捷克斯洛伐克不久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1947——1955年任捷克斯洛伐克青年聯盟中央委員會委員。
1948——1955年任捷青年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
1950——1952年任哥特瓦爾德夫縣人民委員會主席。
1952——1955年任捷青年聯盟中央委員會書記。
1953——1955年被選為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理事會委員。
1955——1958年在莫斯科蘇共中央高級黨校學習。
1958——1961年任捷共中央人民委員會處長。
1961——1963年任捷共中央人民委員會事務管理局局長。
1963——1966年任中央發展地方經濟管理局第一副局長。
1966——1968年任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內務部副部長。
1966年起任捷共中央檢查和監察委員會委員。
1968年3月——1977年12月任捷共中央檢查和監察委員會主席。
雅克什雅克什

1971年11月起當選為聯邦議會人民院議員。
1977年12月被選為捷共中央委員,1977年12月——1981年4月任捷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中央書記和書記處成員。
1977年12月——1981年6月任捷共中央農業和食品委員會主席。
1981年起為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中央書記。
1981年6月任捷共中央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
1981年起任聯邦議會主席團委員。
1987年12月17日當選為捷共中央總書記。

總書記:

1987年12月17日捷共中央召開七中全會,雅克什接替胡薩克,任捷共中央總書記,成為捷新一屆最高領導人。外界普遍認為,這是蘇聯和戈巴契夫對胡薩克遲遲不採取改革步驟感到“不悅”的結果。雅克什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是戈巴契夫的改革計畫的“堅定支持者”。

訪問中國:

雅克什於5月23日—27日對我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

1988年5月25日上午,鄧小平會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米洛什·雅克什。

會晤科爾會晤科爾

鄧小平向雅克什談到幹部年輕化的問題。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要真正建立黨和國家幹部的退休制度,使比較年輕的人擔任領導職務,不僅中央是如此,各級也是如此。黨和國家各級領導人逐步年輕化,能使黨和國家充滿活力。年輕人經驗不夠,但精力充沛,比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知識水平也比較高。在談到中捷兩黨關係時,鄧小平說,我們兩黨恢復關係以來,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發展是好的。舊帳都不算了,沒有味道,讓我們在新的基礎上發展友好關係。
米·雅克什總書記首先代表捷克斯洛伐克黨和國家的領導,對鄧小平同志致以親切的問候,並對鄧小平同志的整個工作和全部活動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說,我們兩國在地理上雖然相距遙遠,但我們的任務和碰到的問題幾乎是共同的。我們在進行經濟機制改革,這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相類似的。我們還要努力實現民主化,讓人民更多地參與決策,改變中央機關的工作方針。在幹部政策上,我們也在逐步實現年輕化。 

雅克什當選總書記雅克什當選總書記

 
在向雅克什談到國內正在進行的改革時,鄧小平說,我們的方針是正確的,我們上下對於改革開放的認識是一致的,沒有什麼保守派。這一點要歸功於“文革”十年。“文革”十年災難性的教訓對我們是太深刻了,大家都要求改革,所以我們的改革是順利的。改革開放要貫穿中國整個發展過程。鄧小平還說,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堅定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內容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擺脫貧困。社會主義不是貧窮,而是富裕,這種富裕是共同富裕。

劇變中下台:

鄧小平會見雅克什鄧小平會見雅克什

關於“布拉格之春”的問題,國內外對事件的看法開始轉變,捷國內輿論也強烈要求平凡。雅克什、胡薩克都是在1968年蘇軍入侵之後上台的,他們把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平反看成是自己政治生涯的完結,仍堅持原來立場,拒不平反。1989年3月底舉行的捷共中央全會上雅克什發表講話,表示不能向反對派和教會勢力讓步,不能改變在1968年問題上的立場。同年4月他訪蘇時聲稱捷1968年的改革與蘇聯目前進行的改革本質不同,捷共不打算為杜布切克平反。

為阿拉法特授勳為阿拉法特授勳

雅克什等捷主要領導人的態度和立場使自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被動境地。而反對派利用這個問題,把它與反對捷共和社會主義事業結合起來,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藉此大造聲勢,興風作浪。面對反對派掀起的政治風潮,捷黨和政府採取了鎮壓和逮捕的辦法,以嚴厲的措施,對其顛覆活動予以打擊,但沒有奏效。
持續的危機使黨內分歧激化。黨內“改革派”造了“元老派”的反。1989年捷11月17日事件後,同月24日捷共中央召開非常全會,雅克什被迫辭去總書記職務,包括他在內的全體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候補委員、書記處成員辭職。1989年12月7日,捷共中央主席團舉行會議,決定將雅克什和前布拉格市委第一書記什捷潘開除出黨。其理由是他們在解決社會緊張局勢,特別是在處理11月17日布拉格大學生遊行問題中凡有嚴重錯誤。 

雅克什訪問蘇聯雅克什訪問蘇聯

 
1990年6月6日他和列納爾特被當局公安機關傳訊。1991年11月18日原捷共總書記、共和國總統胡薩克在布拉迪斯拉發病逝,雅克什前去出席他的葬禮。此後他被指控犯有“叛國”罪,2002年9月23日,法院裁定證據不足,宣判無罪。2003年再次被提起訴訟,他被指控參與共謀1968年華沙條約組織的軍隊進駐布拉格,企圖建立親蘇的工農革命政府的行動和1989年驅散示威遊行的行動。晚年的雅克什住在舒適的別墅里,撰寫回憶錄或接受嚴密監視下的採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