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峪鎮戰鬥

米峪鎮戰鬥,是我晉西北軍民抗日戰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婁煩西南兩川的民眾冒著槍林彈雨,為子弟兵送飯、送水、抬傷員,為戰鬥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這次戰鬥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我抗日軍民的士氣,堅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自米峪鎮戰鬥後,日軍不再敢以一個大隊以下的兵力,遠離其據點外出“掃蕩”。

米峪鎮戰鬥

1940年6月,日軍開始了對我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夏季“掃蕩”,妄圖殲滅我軍主力,最後將我晉西北根據地摧毀。
6月15日,我八路軍三五八旅得悉盤踞在靜樂的日軍村上大隊(又名老虎大隊)七百餘人去米峪鎮方向“掃蕩”未歸。張宗遜旅長判斷這股敵人是孤軍行動,深入山區,遠
離據點,難以久留,不久必經婁煩返回靜樂,故決心在途中將其殲滅。

17日四時,第四團一營在曹家掌附近與由米峪鎮返回靜樂的日軍遭遇,該營和團當即迅速搶占曹家掌東南高地,並擊退了敵人數次衝擊;跟進的該團二、三營也迅速展開,從西北和東南兩面夾擊敵人。八時,張宗遜旅長命令七一六團進入戰鬥,該團第三營接替第四團三營陣地,準備向國練山之敵攻擊;第二營加強到第四團二營陣地上,協同該營準備向米峪鎮北山之敵攻擊;第四團三營集結於興旺莊,作為預備隊。旅決心白天奪取敵人控制的各個高地,爾後將其壓迫到大川內,待黃昏後發起總攻,以夜間戰鬥將敵殲滅。九時,各部隊按計畫調整部署後,即在火力掩護下,向敵發起進攻。激戰三個小時,七一六團三營第十一連,經與敵反覆的肉搏戰後,奪取了敵國練山兩個陣地,逼敵退至山腹田坎;七一六團二營和第四團二營,向米峪鎮北山之敵攻擊數次未能奏效。同時,米峪鎮北山之敵以猛烈火力對七一六團第三營進行側擊,支援國練山敵人向我七一六團第三營連續實施反衝擊,致使國練山兩個陣地得而復失。於是七一六團在國練山及米峪鎮北山與敵形成對峙。十二時,第二支隊和七一六團一營從羅家岔趕來參加戰鬥。

敵人經我軍多次衝擊、火力打擊和白刃格鬥後,傷亡慘重呈現動搖,可能會等到黃昏後突圍逃跑。於是我軍立即調整作戰部署:七一六團以主要兵力在第二支隊主力協同下,繼續攻殲國練村、國練山及米峪鎮北山之敵,並以一部兵力占領米峪鎮以南之羅家岔南山,防止敵人調頭向南逃竄;第四團一營自曹家掌東南向西進攻;第四團主力在興旺莊至米峪鎮大川內,成梯次配置,以堵擊可能向北突圍。第二支隊以一個營的兵力占領曹家掌東北高地防敵突圍。

下午五時,各部隊按部署再次發起攻擊。七一六團占領了米峪鎮北山,殘敵退到山下,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碰,先是向東突圍,遭四團第一營堵擊;後又轉向興旺莊突圍,遭四團主力堵擊,日軍在大川內狼狽不堪到處亂竄。天黑以後,殘敵各顧各地利用墳包進行抵抗,在我軍英勇攻擊下,除少數鬼子兵從潘家莊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殲滅。只剩下國練村及國練山之敵約一百餘人,仍在利用窯洞和工事負隅頑抗。

鑒於頑抗之敵僅剩一百餘人,經過兩晝夜的戰鬥,沒有吃喝,彈藥消耗將盡,必將依託有利地形、堅固工事和窯洞,拚命固守待援。為了避免困獸之鬥和減少部隊不必要傷亡,三五八旅根據一二零師賀龍師長的命令,除第四團接替七一六團繼續攻殲國練村及國練山之敵,並以一部兵力打掃戰場外,旅主力七一六團和第二支隊撤出戰鬥,向羅家岔轉移,準備接受新的戰鬥任務。

19日拂曉,國練山之敵乘第四團接替七一六團陣地之機隱蔽突圍,由於監視不嚴,突圍之敵逃至興旺莊東側河溝時才被發現,第四團即令二營六連、團偵察排、通信連追殲該敵,經一小時激烈戰鬥,將逃敵全部消滅於興旺莊至潘家莊之間墳地內,少數逃竄之敵,中途也被第二支隊打死或活捉。國練村頑抗之敵,在日軍飛機掩護下數次衝擊,妄圖突圍逃跑,均被四團擊退。至黃昏,第四團採用火攻,將殘敵固守的窯洞攻開,頑抗的鬼子兵被全部殲滅,戰鬥勝利結束。

此次戰鬥,共殲滅日軍村上大隊七百餘人,俘虜大中尉以下官兵二十餘人,繳獲騾馬三百餘匹,輕重機槍六挺,步槍一百五十餘支。我軍傷三百二十五人,亡一百零二人。

米峪鎮殲滅戰,是我晉西北軍民抗日戰爭的一次重大勝利。在整個戰鬥過程中,婁煩西南兩川的民眾冒著槍林彈雨,為子弟兵送飯、送水、抬傷員,為戰鬥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這次戰鬥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我抗日軍民的士氣,堅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信心。自米峪鎮戰鬥後,日軍不再敢以一個大隊以下的兵力,遠離其據點外出“掃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