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朗布浪

篳朗布浪

篳朗布浪,是克木人單簧氣鳴樂器。“篳朗布浪”為克木語音譯,意為笛,是克木人獨特的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景洪等克木人聚居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篳朗布浪篳朗布浪
篳朗布浪,是克木人單簧氣鳴樂器。“篳朗布浪”為克木語音譯,意為,是克木人獨特的吹奏樂器。流行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景洪等克木人聚居地區。
管身竹製,是用五至七節長短不同、粗細各異的竹管套接而成,它與黎族的利列非常相像,樂器外形有如一座細而高的寶塔(圖)。篳朗布浪有長、短兩種規格,短者稱篳朗布浪 領,克木語“領”是短,直譯為短笛,管身長40厘米左右;長者稱篳朗布浪萬,克木語“萬”為長,直譯為長笛,管身長80厘米~120厘米。頂端最細的一節竹管,管首留有竹節,將近節處一側管壁削薄修平,用刀刻出一枚長方形簧片,也可在此部位鑲嵌銅製簧片。管身 上開有五個圓形按音孔。管身尾端最粗一節竹管的下端切成斜口。
演奏時,管身豎置,兩手持管,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兩孔。口含管首簧片,用循環換氣法吹奏,可使樂聲連綿不斷。短笛的音列為:g1、a1、c2、d2、e2、g2;長笛的音列為:g、a、c1、d1、e1、g1。短笛的發音比 長笛高一個八度。短笛的音色明亮而圓潤;長笛的音色豐滿而渾厚。可用於獨奏或合奏,是克木人常用的自娛性樂器,有時也用於青年男女的戀愛生活中,當青年小伙子約會姑娘時, 常會吹響悠揚的篳朗布浪。樂曲有《戀愛調》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