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

基本簡介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該獎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獎。
該獎由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評審。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擔任該獎評審團主席;賈樟柯擔任過第三屆內地評審團主席,香港資深電影人、金像獎現任主席文雋先生曾擔任該獎顧問。
舉辦宗旨
舉辦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及影評人的交流,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促進電影評論與電影生態的良好互動。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以“深度開掘、銳意進取”作為評選宗旨。
該獎聯合中國30多家實力媒體,目的在於“集合南方影評的力量,利用南方的學術影響,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是中國惟一將公映的華語影片全部納入視界的電影獎項,促成電影評論與電影製作及傳播的良好互動”。
獎項影響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堅持走專業路線和民間路線相結合的評獎模式,以評審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優質媒體獨到的專業眼光,得到了更多電影界業內人士的認可,同時也在普通影迷心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提高了“大眾傳媒的公信力”。正逐漸在華語電影界確立廣泛的影響力。 獎盃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12位評審均為國內較有影響的影像工作者,是一個由傳媒和影評人評選的純粹獎項,因而獎項的評定更偏重於影片的思想深度,以及對新銳影片的關注,凸顯傳媒對電影犀利、敏銳的觸覺,以其評審的權威性和媒體獨有的專業眼光,在華語電影界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中國電影獎項中特立獨行,成為一種響亮、獨立的聲音,一股清新、勃發的力量,它不僅引起華語界電影人的高度關注,更讓媒體矚目。
在同行媒體心目中,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一個新興的評獎系統,一方面是強勢傳媒充分調動媒體資源,從而對自身優勢的主動鞏固和強化;一方面也是第一次把民間影視人的專業精神、專業素養,推向國內電影評獎標準的前台。
獎項獎座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獎座是銅鑄的“跑步小金人”,由廣州木雕藝術家許冰設計。“小人”甩開雙臂,提腿向前邁步,相當有動感。
據許冰介紹,這是一個呈現“追趕”姿態的男性人體,也表達了“向前”的積極狀態。整座“小人”的線條剛勁有力,關節和肌肉呈現相對粗糙的稜角,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女性人體的流線型設計截然不同。許冰希望用一個結實剛強的形體去表現“力度”,也體現傳媒獎評選過程的紮實和說服力。

獲獎名單

內地部分
最佳電影:《誰說我不在乎
最佳導演:寧瀛夏日暖洋洋
最佳男演員:葛優大腕
最佳女演員:呂麗萍《誰說我不在乎》
港台部分
最佳電影:《一一
最佳導演:楊德昌《一一》
最佳男演員:胡軍藍宇
最佳女演員:梅艷芳男人四十
票選部分(網友投票選出,由《南方都市報》與網易合作評選)
最受歡迎華語電影:《藍宇》
最受歡迎男演員:胡軍《藍宇》
最受歡迎女演員:梁詠琪我的兄弟姐妹

提名名單

大陸部分
最佳影片提名:《誰說我不在乎》、《夏日暖洋洋》、《大腕》
最佳導演提名馮小剛(《大腕》)、黃建新(《誰說我不在乎》)、寧瀛(《夏日暖洋洋》)、鄭曉龍(《刮痧》)、霍建起(《藍色愛情》)
最佳男女演員提名
董潔幸福時光》、蔣雯麗刮痧》、徐靜蕾花眼》、袁泉《藍色愛情》、呂麗萍《誰說我不在乎》
馮鞏《誰說我不在乎》、葛優《大腕》、戈治均押解的故事》、傅彪《押解的故事》、梁家輝《刮痧》
港台部分
最佳影片提名:《男人四十》、《暗戰2》、《少林足球》、《藍宇》、《一一》、《蜀山傳》、《麥兜故事
最佳導演提名:楊德昌(《一一》)、關錦鵬(《藍宇》)、許鞍華(《男人四十》)、杜琪峯(《暗戰2》)、徐克(《蜀山傳》)
最佳男演員提名劉青雲絕世好Bra》、胡軍《藍宇》、周星馳《少林足球》、張學友《男人四十》
最佳女演員提名:梅艷芳《男人四十》、宮澤里惠《遊園驚夢》、鄭秀文鍾無艷》、趙薇《少林足球》、舒淇《千禧曼波》、張艾嘉地久天長》、梁詠琪《絕世好Br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