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2003年3月5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代表任期即將結束的這一屆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份《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對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進行了回顧,也給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議。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報告提出了過去五年政府工作的九條體會,直面改革進行到目前這個階段所必須觸及的深層次問題。

會議簡況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2003年3月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了朱鎔基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認為,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政府五年工作,充分反映了各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清醒地指出了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報告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六大精神,是切實可行的。會議決定批准這個報告。

主要議程

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聽取和審議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主任曾培炎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審查、批准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的報告及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聽取和審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審查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批准2002年中央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2003年中央預算;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審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草案)》;審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草案)》;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委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的人選;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的人選等。

表決結果

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了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決議;通過了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通過了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了關於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通過了關於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的決定;通過了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通過了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選舉結果

胡錦濤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曾慶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副主席;吳邦國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兆國、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維吾爾族)、何魯麗(女)、丁石孫、成思危許嘉璐、蔣正華、顧秀蓮(女)、熱地藏族)、盛華仁、路甬祥、烏雲其木格(女,蒙古族)、韓啟德、傅鐵山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盛華仁為秘書長,刀美蘭等159人為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員。會議選舉江澤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根據江主席的提名,決定任命胡錦濤曹剛川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徐才厚梁光烈、廖錫龍、李繼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根據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提名,決定任命溫家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決定任命黃菊、吳儀、曾培炎、回良玉為國務院副總理,周永康、曹剛川、唐家璇、華建敏、陳至立為國務委員,任命華建敏為國務院秘書長(兼)。任命李肇星為外交部部長;曹剛川為國防部部長(兼);馬凱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周濟為教育部部長;徐冠華為科學技術部部長;張雲川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李德洙(朝鮮族)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周永康為公安部部長;許永躍為國家安全部部長;李至倫為監察部部長;李學舉為民政部部長;張福森為法務部部長;金人慶為財政部部長;張柏林為人事部部長;鄭斯林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鳳山為國土資源部部長;汪光燾為建設部部長;劉志軍為鐵道部部長;張春賢為交通部部長;王旭東為信息產業部部長;汪恕誠為水利部部長;杜青林為農業部部長;呂福源為商務部部長;孫家正為文化部部長;張文康為衛生部部長;張維慶為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周小川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李金華為審計署審計長。

會議選舉肖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賈春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會議還通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九個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

會議於3月18日上午閉幕,在閉幕式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先後發表了重要講話。

會議全程回放

2003年3月5日(星期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作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3月6日(星期四)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一、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主任曾培炎作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
二、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作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三、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四、表決關於設立第十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決定草案
五、表決關於第十屆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的表決辦法草案
六、表決第十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草案
外交部部長唐家璇就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外交政策答記者問
2003年3月7日(星期五)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政府工作報告、計畫報告、預算報告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2003年3月8日(星期六)
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計畫報告、預算報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副主任王春正和李子彬就國民經濟發展和西部開發問題答記者問
2003年3月9日(星期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休會一天
2003年3月10日(星期一)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一、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二、表決關於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草案
三、表決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草案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就農業和農村工作答記者問
2003年3月11日(星期二)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
一、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2003年3月12日(星期三)
小組會議審議各項報告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和民政部副部長楊衍銀就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答記者問
2003年3月13日(星期四)
小組會議審議各項報告
2003年3月14日(星期五)
小組會議醞釀協商各項候選人名單草案
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就環境保護問題答記者問
2003年3月15日(星期六)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
一、表決總監票人、監票人名單草案
二、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
三、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2003年3月16日(星期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六次全體會議
一、決定國務院總理人選
二、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人選
三、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四、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2003年3月17日(星期一)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七次全體會議
一、表決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
二、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人選
2003年3月18日(星期二)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
一、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二、表決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決議草案
三、表決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
四、表決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五、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六、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七、國家主席胡錦濤講話
八、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講話
九、溫家寶總理等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

會議決議

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朱鎔基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會議認為,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政府五年工作,充分反映了各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清醒地指出了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報告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六大精神,是切實可行的。會議決定批准這個報告。

會議認為,過去五年,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齊心協力,艱苦奮鬥,戰勝各種困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國務院依法認真履行職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的有益經驗,對今後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會議對上屆國務院的工作表示滿意。

會議指出,200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努力完成本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會議強調,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要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著力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努力擴大消費需求,保持投資較快增長。在繼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認真做好財稅工作,繼續大力增收節支。

會議強調,要繼續把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的投入。堅持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繼續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認真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協調和指導,維護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合法權益。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會議強調,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對經濟成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廣泛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扎紮實實推進西部大開發,認真落實西部開發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加強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地區協調發展。

會議強調,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自上而下有序進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放寬國內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領域,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穩步實施金融體制改革,繼續推進財稅、投融資體制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必須堅持不懈地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法制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創造良好市場環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積極推進多邊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做好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各項應對工作。

會議要求,進一步做好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各級政府要把改善就業環境、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加強"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做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搞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做好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工作。

會議強調,要認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繼續加大對科技、教育的投入。抓緊制定與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各級各類教育。繼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繼續做好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切實保護、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會議指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衛生、體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認真貫徹落實僑務政策。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會議要求,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搞好政府機構改革,努力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繼續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強化行政監督和審計監督,加強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各級政府工作人員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關心民眾疾苦,及時解決民眾反映強烈和不滿意的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會議指出,要維護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嚴格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面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解決台灣問題的八項主張,積極推進兩岸直接"三通",早日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會議指出,要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和合作關係,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會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奮發圖強,與時俱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經過審查並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報告,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批准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主任曾培炎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關於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

會議同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審查報告中為完成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提出的各項建議。會議要求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落實中共中央關於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做好各項工作,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會議強調,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保持經濟發展良好勢頭。把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做好控制失業率和增加就業崗位的工作,不斷改善就業環境,擴大城鄉就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扎紮實實搞好西部大開發。積極穩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國有企業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推進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調整和最佳化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和結構,加強對資金使用和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抓緊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增長。改善消費環境,擴大城鄉居民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穩步推進金融改革,最佳化信貸結構,規範發展資本市場,加強金融監管,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繼續做好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各項應對工作,發展對外貿易,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設公平競爭和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全社會主義市場流通體制。繼續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堅持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完成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經過審查並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報告,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2003年中央預算,同意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會議同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審查報告中為完成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提出的各項建議。會議要求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嚴格按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預算執行,全面完成2003年的預算任務。

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預算執行中,要厲行節約,除重點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原則上實行零增長。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加強稅收征管,完善稅收制度,加快稅收立法進程;保證重點支出需要,逐步形成國家財政支農資金穩步增長的機制,繼續安排使用好支持西部大開發、扶持幫助貧困地區人民民眾生產生活以及社會保障、科技、教育和維護社會安全方面的支出,努力提高國債資金的使用效益;規範和完善出口退稅制度;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強對中央補助地方支出的審計;繼續推進預算制度改革,加強對財政收支的監督,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
關於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李鵬委員長代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的工作報告,會議決定批准這個報告。

會議認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堅持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開創了新的局面。立法工作成績顯著,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監督工作取得較大進展,推動了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促進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實現黨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紀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會議對五年來常務委員會的工作表示滿意。

會議要求,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作為根本任務,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要以憲法為依據,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立足於我國國情,同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緊密結合,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改進監督工作,完善監督制度,不斷增強監督的實效。要進一步加強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增強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政治責任感,堅持深入實際、深入民眾,傾聽和反映人民民眾的意見和要求,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會議認為,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以來,最高人民法院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能,大力加強審判和執行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法院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報告對最高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的總結是實事求是的,對今後工作提出的意見是可行的,會議決定批准這個報告。

會議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嚴格依法履行審判機關職能,全面加強各項審判工作和執行工作,進一步提高法官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解決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要從司法改革的全局出發,深入推進法院改革,完善各項制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效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所作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會議認為,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能,大力加強檢察工作,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檢察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報告對最高人民檢察院五年工作的總結是實事求是的,對今後工作提出的意見是可行的,會議決定批准這個報告。

會議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嚴格依法履行檢察機關職能,強化法律監督,進一步提高檢察官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解決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要從司法改革的全局出發,深入推進檢察改革,完善各項制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效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