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運會

第十一屆全運會

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10月16日在山東省舉行,第十一屆全運會一共設33個大項、360個小項。根據舉省辦全運的原則,省17市均將承辦比賽項目,其中主賽場濟南承辦項目最多,一共23項比賽。另外,青島11項、日照6項,其他各市分別承辦1-3項,馬拉松和部分冰雪項目安排在外省市舉行。10月28日第11屆全運會正式結束。山東代表團作為東道主再次印證了“東道主規律”,以63金首次登上了金牌榜榜首。

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
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10月16日在山東省舉行,10月28日舉行閉幕式。 十一屆全運會賽區安排

根據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總體賽區安排,全省17個市均安排競賽項目。除主會場濟南外,青島市將承辦射箭、擊劍等9個項目的比賽;日照市將承辦賽艇、皮划艇等5項比賽;泰安4項;淄博煙臺各3項;濰坊威海臨沂濱州棗莊各2項,東營濟寧萊蕪德州聊城菏澤各1項。
此外,除花樣滑冰等冰上項目,我省將委託東北有關省、市協助承辦外,馬拉松項目的比賽也將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放在北京市舉辦。
開幕式將在新建的濟南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則安排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開、閉幕式方案都將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向社會公開徵集,力求體現創新、精彩、節儉,體現民族傳統和時代精神,展示中華文化和齊魯文化風采,展現體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2008年8月份,面向社會公開徵集開幕式文體表演方案,明年4月份確定開幕式的具體方案。
會徽吉祥物2008年10月揭曉
2008年10月,第十一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宣傳畫都揭曉。同時,設立第十一屆全運會倒計時牌,舉行倒計時兩周年宣傳活動。
2008年9月,還公開徵集第十一屆全運會聖火火種採集儀式、火炬式樣和傳遞方案。會歌也於當月揭曉。
2009年5月,舉行聖火火種採集儀式,8月舉行火炬傳遞活動點火起跑啟動儀式及火炬傳遞活動,9月底各路火炬在濟南匯集後,於10月11日在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
濟南承辦23項賽事
第十一屆全運會共設33個大項、360個小項,將分布在全省17市舉行。
在各市申辦的基礎上,經綜合平衡並報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確定了以濟南為主賽區、17個市共同參與、全省設定60個分項賽區的項目布局。
其中濟南承辦23項賽事,包括田徑、游泳(跳水、男子水球)、羽毛球、男子籃球、拳擊、馬術(速度賽馬)、男子足球(小組賽及1-4名)、體操(藝術體操、蹦床)、男子手球、網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舉重、摔跤、射擊、曲棍球、棒球、壘球。
青島承辦11項,日照6項,其他各市1到3項。
馬拉松和部分冰雪項目,安排在外省市舉行。
共需新建41個場館
按照節儉、精品、可持續原則,根據賽事需要,全省共需維修、新建130個比賽和訓練場館。其中,利用現有場館71個,新建41個,維修改造18個。
新建場館中,主會場濟南奧體中心已於2007年5月28日開工建設。項目用地81公頃,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包括主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目前主體育場已經封頂,體育館、游泳館、網球館將於2008年8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整個奧體中心項目2008年底竣工。
其他各市新建的22個場館中,5個已完工,11個已開工,5個將於近期開工,另有一個項目正在落實規劃。
由省體育局承建的6個比賽場館、9個訓練場館,已於2008年5月開工建設。為第十一屆全運會配套建設的廣電主播台、信息中心已規劃落地。
辦賽同時發展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業已被納入到第十一屆全運會辦賽宗旨中來。
山東省計畫將開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與奧運、全運同行”主題活動,制定了“一點三線”全民健身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規劃,並開始付諸實施。2009年以前,以濟南為中心,以市級城市為支點,結合城市規劃建設改造,建設一批健身中心、健身工程和基層健身站點,構築沿海、沿黃和歷史文化三條全民健身景觀線。
同時,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設適合農村特點的體育健身設施,力爭2010年基本實現體育設施“村村有”。

十一運會徽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會徽發布儀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濟南舉行。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大剛等集體創作的 “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圖案最終被選定為十一運會會徽
十一運會會徽以“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整體結構創意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華”字,代表此次運動會是全中國人民的一次體育盛會;其中造型語言借鑑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在點明“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的同時還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徵意義;會徽整體圖形創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同心結”的概念,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一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據專家介紹,會徽設計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東文化傳統特色的特徵元素。會徽中的幾何形構成元素來源於山東濟南出土的戰國時期“錯綠松石銅豆”上的“幾何勾連雷紋”和西漢時期“規矩紋銅鏡”上的規矩紋飾,文化內涵深厚;會徽選用的色彩取材于山東傳統木版年畫中的顏色,蘊含了山東民間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其中的“紅、黃、藍、綠、黑”五種顏色,還代表了奧林匹克五環色彩;同時,會徽表現手法輕鬆、活潑、現代,既體現了深厚的齊魯文化底蘊,又表現出現代山東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新形象。
十一運會會徽通過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產生。在徵集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應徵作品3040件。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09年10月在山東舉辦。

十一運吉祥物“泰山童子”
理念來源:
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滿文化、自然內涵和動人傳說的泰山為基礎,並結合現代體育理念、國泰民安的吉祥寓意進行創作。泰山地處山東,東臨大海,西近黃河。它濃縮著東方文化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一、社會和諧的美好精神象徵。“登泰山而攬眾山小”,既體現了堅韌不拔、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又展現了登高望遠、憧憬未來的寬廣胸懷。數千年文化精神滲透和現代文明渲染,賦予“五嶽之首”更加豐富的積極內涵。
泰山的歷史由石頭寫起。傳說在巍峨的泰山腳下有一位青年石匠,他體魄強健,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保佑百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保護神,並將其刻在泰山石上,取名“石敢當”,作為鎮宅之寶,祈願平安吉祥。這一獨具特色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擴展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吉祥信仰。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設計釋義:
吉祥物“泰山童子”主體形象以泰山石為核心表現內容。石頭被譽為“生命之魂”,寓意著“健康與長壽”,特別是2008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把中國的石文化推向一個新高潮。
結合動人傳說,通過時空轉換、視覺過渡,形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給擬人化的泰山石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吉祥寓意,是歷史和自然文化與當代視覺藝術的交流,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也表達了好客的齊魯兒女以特有的吉祥形式,讚美第十一屆全運會的空前盛況,激勵中華兒女的拼搏精神,充滿了和諧與圓滿、提高與發展的良好祝福。
“泰山童子”設計將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吉祥紋樣與五官形象巧妙穿插,石與肢體靈活組合,既有整體概括,又有細節體現;既傳達了傳統文化內涵,又強調了現代精神風貌。造型獨特,簡潔大方,生動可愛,積極向上,為吉祥物宣傳推廣與開發套用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是“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概念最為直觀的藝術延展。同時,以石頭為基礎進行設計也是吉祥物創作的一個創新。一開始我們設計的是童子張開手向大家揮手致意,後來又改成兩個指頭做V字狀表示勝利,最終還是定了現在豎大拇指的手勢,這個手勢寓意著十一運會要辦成最棒的全運會。在吉祥物的名字上也有爭論,什麼‘石敢當’、‘泰山娃’、‘泰山小子’都想過,後來才改成了‘泰山童子’
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


2008年10月13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十一運會志願者標識。
志願者標識的塑形手法和色彩源自奧運五環及十一運會的會徽,圖形的主要構成元素來源十一運會會徽的設計圖形,用兩個勾連的人形組成了蘊含志願者特徵的“心”形圖案。三個圓點與勾連紋樣的共用形態中,能看到三個緊緊相擁的人形,充分表達出志願者的組織形態和特徵,傳達了十一運會志願者精神“團結協作,真誠奉獻,奮發有為,共創和諧”的核心理念。
據了解,十一運會將招募志願者3萬名。志願者崗位分賽會志願者和城市志願者兩類。賽會志願者從事賽會志願服務,包括開閉幕式服務、場館服務、會務服務、團隊聯絡、技術服務、資料查詢、應急服務等。城市志願者從事城市志願服務,包括文明拉拉隊、禮儀接待、環境整治、導遊導購等。
在山東工作、學習、生活,年齡18周歲以上,身體健康,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具備志願服務崗位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充足時間參加十一運會志願服務的社會公眾和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申請成為志願者。
凡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均可登入十一運會官方網站進行報名。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如意”

2009年4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如意”在濟南揭開面紗,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十一運會火炬外形由中國傳統吉祥物件“如意”演變而來,取“如意和諧,吉祥美好”之寓意。火炬整體由金銀兩色組成,出火口借鑑元代青花瓷荷花紋飾,殼體採用漢代柳葉紋飾裝飾,突出了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城市特色。火炬高度為69厘米,簡約明快,典雅大氣。
據介紹,“如意”在環保、安全和性能上延續了奧運火炬“祥雲”的特點。
十一運會火炬外殼採用的是可回收利用的輕質環保材料鋁,內部燃燒器等部件則採用耐高溫的不鏽鋼和銅。燃料採用的是丙烷,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如意”火炬的燃燒性能也十分優異,可保障火炬在傳遞過程中的安全。
附:如意火炬技術參數
◇長度:690MM;
◇重量:1Kg左右;
◇燃燒時間:10-15分鐘;
◇零風速下的火焰高度:25-30CM,可調;
◇燃料成分:丙烷
◇燃料優勢:丙烷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其氣化溫度低,氣化速度快,燃燒更可靠;
◇外殼材料:輕薄鋁合金和中空塑件;
◇技術保障:65公里/小時強風、50毫米/小時的降雨下可保持正常燃燒不熄火;
◇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均參照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技術標準進行設計。 十一運會宣傳口號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2、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和諧社會
3、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
4、抓住承辦全運會機遇,實現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5、高舉旗幟,科學發展,建設經濟文化強省
6、和諧中國,全民全運
7、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8、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9、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在山東舉行
10、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圓滿成功
11、齊魯大地煥新顏,同慶祖國60華誕
12、與祖國同慶,與全運同行
13、舉省一致辦全運,展示齊魯新形象
14、人人都是東道主,我為全運做貢獻
15、手拉手當好東道主,心連心辦好全運會
16、支持全運會、參與全運會、奉獻全運會
17、迎全運盛會,創文明城市
18、齊心辦好十一運,攜手共建新山東
19、喜迎全運會,建設新山東
20、當好東道主,辦好全運會
21、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
22、相約禮儀之邦,共創全運輝煌
23、全民全心全運會,新風新貌新齊魯
24、相約活力山東,共享激情全運
25、活力新山東,激情十一運
26、齊魯齊心,全民全運
27、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攀登新高峰
28、為全運加油,為健兒喝彩
29、祝全國體育健兒取得優異成績
30、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31、全民全心全運,更快更高更強
32、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33、活力,健康,和諧
34、全民健身,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35、健身,健康,健美
36、運動是健康之源
37、我運動,我快樂
38、與全運同行,與健康為伴
39、大家動起來,全運更精彩
40、人人爭做文明市民,熱情歡迎八方來賓
41、有朋遠方來,全運更精彩
42、山東人民歡迎您
43、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健兒
44、感謝全國人民對山東的支持
4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全運會濟南開,不亦歡呼。
46、我參與,我快樂;我奉獻,我光榮。


十一運會獎牌設計方案(反面)

十一運會獎牌設計方案(正面)
口號:和諧中國,全民全運。
Harmonious China,Everybody‘s Game
十一屆全運會申辦大事記
2004年2月11日,山東省成立了申辦十一屆全運會領導小組。
2004年10月15日,省政府正式向國家體育總局遞交了申辦報告。
2005年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國家體育總局,同意山東省承辦2009年十一屆全運會。
2005年7月19日,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十一屆全運會山東省籌委會。
2005年8月18日,十一屆全運會山東省籌委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這標誌著我省承辦十一屆全運會工作正式啟動。
2006年5月28日,濟南奧體中心正式開工建設。 第十一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活動

第十一屆全運會組委會31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8月1日將在泰山之巔採集“國泰民安”之火,8月16日全運會火炬點火起跑儀式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火炬主要經過各省會城市及香港、澳門等地,9月19日起在山東境內傳遞,10月15日在濟南傳遞。
火炬傳遞活動路線途經各省省會、直轄市、自治區首府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所在地。總體安排如下:8月16日自北京市點火起跑,經天津、石家莊、瀋陽、長春、哈爾濱,到呼和浩特、太原、西安、銀川、蘭州、西寧、烏魯木齊、拉薩、昆明、成都。9月上旬自重慶起,經貴陽、南寧、長沙、武漢、鄭州、合肥、南昌、廣州、海口,抵達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9月中旬自福州起,經杭州、上海、南京,傳至山東境內。
9月19日在青島市舉行山東境內火炬接力傳遞啟動儀式。隨後,由組委會運行團隊護送火種,在山東省內其他城市依次舉行火炬傳遞活動,10月15日在濟南市進行最後一站的火炬接力傳遞。
火炬傳遞活動以“祝福祖國 共享全運”為主題,旨在充分表達全國各族人民慶祝新中國60華誕和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心愿,體現共享全運盛會的喜慶氣氛,內涵豐厚,含義深刻。為配合火炬傳遞活動,組委會請曲波作詞,王詠梅作曲,薛瑞光編曲創作了火炬傳遞主題歌《如意的聖火》,歌曲由祖海演唱。

擊劍比賽地址門票價格

擊劍比賽地址:青島大學體育館
擊劍比賽門票價格:5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