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仕女圖

竹下仕女圖

竹下仕女圖 畫面中二女子坐於竹竿下湖石上談心,動態自然,神情平靜,亦是典型的中國女子溫柔和婉風貌。

竹下仕女圖 清 改琦 絹本設色 129cm×41.5cm 廣州美術學院藏
絹本 設色,縱129cm,橫41.5cm。改琦(1774-1829)字伯蘊,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回族,其遠祖為西域(今新疆)人,於元朝時入居中原,明清兩代世居宛平(今屬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參將,遂入籍於此。明清以降,松江地區人文薈萃,書畫鼎盛。改琦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改琦得以結交名流如王芑孫李廷敬李筠嘉等人並受其指教,眼界大開,詩、書、畫等綜合素養大進,聲名漸著,畫價始高,慕名前來索畫者甚眾。其作品在蘇、松(今江、浙、滬)一帶備受推崇,甚至得到京師王公貴族、官僚文人的廣泛讚許。素與盛大士、錢杜、蔣寶齡、陳鴻壽、陳文述等畫家、鑑賞家、文學家友善,相互往來,切磋技藝。改琦嘗遊歷上海、杭州、吳興、蘇州、常熟、無錫、金陵、宜興、溧陽、當塗、揚州、袁浦等地,所到之處,每以詩詞書畫會友,更加增強了閱歷與藝術素養,同時開闊了胸襟和視野。藝術上他取法宋、元、明諸家法。曾一再臨寫李公麟白描。工山水、人物、花鳥、蘭竹、填詞。尤工仕女畫,風格淡雅臻麗。《竹下仕女圖軸》為其仕女畫作品。人物形象纖細娟秀,用線輕柔流暢,落墨勻淨,傅色清雅。其存世畫跡有《元機詩意圖軸》(北京故宮藏)、《執扇仕女圖軸》(上海博物館藏)、《文姬歸漢圖扇面》(安徽省博物館藏)等。其最著名作品為《紅樓夢圖》,基本一人一圖,共一百多個人物,惟惜乎人物造型雷同,缺乏個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