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操女子跳馬

競技體操女子跳馬

競技體操女子跳馬,競技體操項目。跳馬運動是由用木馬訓練騎術演變而來,比賽時要做用手臂支撐一下的跳躍動作。

基本信息

簡介

跳馬長1.6、寬0.35米、高1.25米,女子跳馬為橫馬。所有跳馬動作必須用雙手撐馬,助跑的長度根據個人安排。跳馬動作可以根據在空中的不同騰空類型分為幾個組別,在跳馬之前教練員所舉的號碼代表了不同的動作。跳馬,從名字上看應該是跳過一匹馬;而一個世紀以前,跳馬器械真的是有一個假的頭和尾巴的,後來才被去掉了,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那樣。
跳馬時,運動員向“馬”的方向快速奔跑至放在馬前的跳板,踏上跳板起跳,向前、向上騰空,然後用手推跳馬表面使自己二次騰空,並在空中做出各種動作,最後落地。整個動作通常在5秒鐘內完成。跳馬之前,運動員會給裁判一個信號表示自己跳馬動作的類型。跳馬類型說明是動作是直體還是團身、翻騰還是轉體、或是各種類型的綜合運用等信息。要記住的一點是不管哪種類型,運動員起跳後一定要用手接觸跳馬。每一種類型的跳馬動作都有依其難度而定的分數。運動員的得分除了類型分,還要看她:身體姿態的保持、騰空飛行的高度、動作完成情況、以及落地時的穩定性。

特點

運動員在比賽中要做用手臂支撐一下的跳躍動作,包括各種水平騰越、手翻轉體、手翻接空翻和第1騰空或第2騰空加做轉體等。各種動作都有相應的難度。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跳馬動作以各種手翻、水平騰越、近端垂直騰越為主。60年代初,日本運動員山下治廣創造了手翻屈體、增加騰空高度的“山下跳”。山下在1964年奧運會上獲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嗣後,日本運動員塚原光男又創造了側手翻轉體90°接後空翻,奪得了1970年第17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的跳馬冠軍,這個動作也被命名為“塚原跳”。“塚原跳”開闢了側手翻接空翻類動作的新領域。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手翻接空翻類型的動作已普及。以後,日本運動員笠松茂又創造了“笠松跳”──側手翻接側空翻轉體270°。

比賽規則

競技體操女子跳馬競技體操女子跳馬
在完成每一次跳馬動作之前,運動員必須向A組裁判員顯示該動作在規則中對應的動作號碼。號碼顯示牌可由他人幫助完成,出現顯示錯誤時不對運動員進行處罰。
如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則A組裁判員和B組裁判員出示零分:
①運動員有助跑,踩了助跳板和/或觸及馬而沒有做動作
②助跑中斷,運動員返回第二次助跑,所跳的動作極差以至無法辨認或腳蹬馬;
③運動員任何一隻手兩次撐馬;運動員跳過沒有支撐過程,即兩手都沒有觸馬;
④運動員沒有用腳先落地,這意味著至少有一隻腳必須在身體其它部分之前接觸墊子;
⑤運動員故意側向落地;
⑥靜止動作、分腿動作、第一騰空有空翻,上板動作前做動作;
⑦在資格賽中,運動員想獲得單項決賽資格及在單項決賽中,運動員在第二跳時,重複第一跳的動作。

觀賽禮儀

觀看體操比賽應提前到場,比賽結束後再退場。進出場地要有序,不要擁擠,要尊老愛幼。比賽時,不要隨意走動,最好在比賽暫停或休息時再走動。在場地內不要高聲說話,應舉止文明,不隨地亂扔雜物,禁止吸菸。觀賽時應將手機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學習必要的競賽知識,既要看運動員優美的動作,也要看其動作技術和風格。既要欣賞運動員精湛的技藝,也要感受他們的頑強作風和內在品質。既給本國選手加油,也給外國運動員鼓掌。做到熱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運動員做動作前需要排除一切雜念,寧神靜氣,做動作時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動作上。觀眾此時應全神貫注地觀看,不要鼓掌加油,不要歡呼,更不要喊運動員的名字。拍照不要使用閃光燈,因為閃爍的燈光會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影響運動員對空間高度和時間方位的判斷,甚至可能造成比賽失誤或者受傷。在運動員即將出場時吶喊加油,在運動員動作結束時鼓掌,才是得體而恰當的行為。體操是由裁判員打分的項目,當你認為有裁判不公的現象時,不要起鬨,不要衝動,要克制自己的情緒。這種不公也許只是因為你對規則了解不夠,而鼓勵運動員、理解裁判員,繼續觀賞下面的比賽是最好的選擇。比賽結束,離開場館時,請將垃圾隨身帶出場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