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偉華[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童偉華[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童偉華[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童偉華,男,1971年2月2日,湖南嶽陽人,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刑法博士,吉林大學刑法學博士後,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兼任海南省刑法學會副會長。 1991年湖南商學院畢業後,1992年獲律師資格,1994年考入中南政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1997年畢業後進入岳陽市檢察院工作,1998年10月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人物經歷

童偉華,男,1971年2月2日,湖南嶽陽人,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刑法博士,吉林大學刑法學博士後,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兼任海南省刑法學會副會長。 1991年湖南商學院畢業後,1992年獲律師資格,1994年考入中南政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1997年畢業後進入岳陽市檢察院工作,1998年10月調入華僑大學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2001年9月以第一名成績考入武漢大學法學院,攻讀刑法博士研究生,2004年6月畢業回華僑大學工作。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得日本東京對華教育交流財團資助在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擔任一年訪問學者,2008年8月回國後擔任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2011年期擔任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 外國刑法 國際刑法學。

主要貢獻

近年代表性著作:

1、《法律與寬容——以中國刑政史為視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2、《理論刑法學專論》,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犯罪構成原理》: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6年版;

4、《刑法總論》,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犯罪客體研究:違法性的中國語境分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近年代表性論文

1、《交通過失基本犯構造論綱——以中日比較為視點》,載《法學論壇》2010年第3期;

2、《日本刑法中的不法原因給付與侵占罪述評》,載《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

3、《日本刑法中違法一元與違法相對論述評》,載《河北法學》2009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0年第3期刊全文轉載);

4、《論盜竊罪的對象》,載《東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所有權與占有的刑民關係》,載《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6、《論財產罪的法益——修正的所有權說之提倡》,載《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總第16輯;

7、《我國法律規定視野下的不法原因給付與侵占》,載《刑法論叢》2009年總第17卷;

8、《詐欺不法原因給付財物與利益之刑法分析》,載《汕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9、《緊急行為中的刑民關係——以日本法為例》,載《太平洋學報》2008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9年第3期全文轉載);

10、《儒家精神與法律寬容》,載《太平洋學報》2007年第8期;

11、《論日本刑法中的占有》,載《太平洋學報》2007年第1期;

12、《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寬容精神》,載《刑事法評論》2007年第20卷;

13、《刑民不分與刑民有分》,載《刑事法評論》2006年總第18卷;

14、《犯罪的規範屬性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5、《犯罪客體不要說之檢討——以比較法為視角》,《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

近年代表性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上恐怖主義犯罪及海盜犯罪的刑事規制對策研究(2009年立項);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財產罪基礎理論研究(2009年立項);

3、中國博士後一等基金資助項目:刑民關係基礎理論研究(2006年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