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效丹

立效丹

立效丹,中藥方劑。主治:聤耳底耳,有膿不止;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牙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痛,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小便滑數者等。

基本信息

立效丹1

來源 《良朋匯集》卷一。
組成 60克 蔥頭1握 生薑45克
用法 共搗爛。用布包蘸極熱燒酒,搽患處,以痛止為度。
主治 寒濕兩腿作疼。

立效散2

【來源】 《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 真陳橘皮(燈上燒黑,為末)3克 麝香少許(別研)

【用法】上二味,和勻。每用少許,先用綿蘸耳內,膿淨上藥。

【主治】聤耳底耳,有膿不止。

立效散3

【來源】 《朱氏集驗方》卷九引黎居士方。

【組成】檳榔(火煅)

【用法】為末。入輕粉,敷瘡上。立愈。

【主治】口吻邊生瘡,浸淫不愈。

立效散4

【來源】 《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細辛0.6克 炙甘草0.9克 升麻2.1克 防風3克 草龍膽(酒洗)12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以匙抄在口中,煠痛處,待少時則止。

【主治】牙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痛,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小便滑數者。

立效散5

【來源】 《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當歸 蓮花心 白綿子 紅花 茅花各30克

【用法】上銼如豆大,白紙裹定,泥固,炭火燒灰存性,為細末。每次3~5克,溫開水調服。

【主治】婦人血崩不止。

立效散6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組成】山梔子(去皮炒)15克 瞿麥穗30克 甘草(炙)22克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15~22克 用水250毫升,入連須蔥根7個,燈心50莖,生薑5~7片,同煎至175毫升,時時溫服。

【主治】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

立效散7

【來源】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組成】蒲黃 生地黃 生甘草 赤茯苓(去皮)各等分

【用法】上藥哎咀。用水煎,入發灰調勻,空腹時服。

【主治】小兒溺血

立效散8

【來源】 《普濟方》卷一九○引《十便良方》

【組成】熟艾3克 牛皮膠30克(炙黃燥)

【用法】上用豉汁350毫升,入藥同煎至24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分二次溫服。

【主治】大衄

立效散9

【來源】 《普濟方》卷一八八引《十便良方》

【組成】伏龍肝60克

【用法】上藥用新汲水350毫升,淘取汁,入蜜20毫升,攪勻服之。

【主治】吐血及鼻衄不止。

立效散10

【來源】 《世醫得效方》卷六。

【組成】罌粟殼180克(去蒂、萼、瓤,蜜炒赤) 當歸30克 芍藥 石榴皮 地榆各60克 甘草30克

【用法】上藥銼散。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同煎,溫服。

【功用】澀腸止瀉,養血和營。

【主治】下痢赤白,日夜無度,里急後重,腹痛。

立字類之中藥方劑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