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社區

立交橋社區位於甘肅省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辦事處,成立於1985年10月15日。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現有13個居民小區,有居民住宅樓35棟,住戶1072戶,居住人口2662人。

基本概況

立交橋社區位於甘肅省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辦事處,成立於1985年10月15日。轄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現有13個居民小區,有居民住宅樓35棟,住戶1072戶,居住人口2662人。轄區單位4家,商業網點21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1個,新社會組織1個,有志願者隊伍6支120人。立交橋社區“兩委”班子成員7人,其中,女性6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文化程度3名;平均年齡40歲,35歲以下的3名;下崗失業人員4人,占57%,城鎮居民7人,占100%。領取城鎮社區工作者報酬5人,辦理養老保險5人,失業保險5人。立交橋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115名,非公有制經濟和新社會組織黨員29名,占25%,婦女黨員32名,占黨員37%,流動黨員22人,占黨員25%,離退休黨員54人,占黨員62%,生活困難黨員5人,占黨員5%;平均年齡58歲,35歲以下的8名,占9%,60歲以上的47名,占55%;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7名,占20%。
立交橋社區辦公場所屬物業公司提供用房,使用面積75平米,設黨員活動陣地,配備電教設備1套,辦公桌椅6套,電腦2台,印表機1台,投影儀1套,圖書200冊。立交橋社區黨支部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建設文化型社區為目標,通過對黨員進行宗旨、權利、義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風黨紀等方面的教育,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保壘作用。經常開展城鄉“聯創共建”活動,社區黨支部積極與高橋村開展結對子活動。以送文化下鄉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結對共建活動。利用三角公園獨特的地域優勢,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籌資,配置了演出舞台、更衣室等設施,開闢成了社區文化廣場,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先後參加了“相約春天・慶三八・促就業”大型手工作品展覽會;首屆社區文化節暨《文化銀川》欄目開播一周年慶典、“湖城之夏”廣場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每周不定期有小型文化活動的演出,活動內容積極健康、新穎生動,受到了廣大居民民眾的喜愛,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居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拉近了居民與支部黨員之間的距離,營造了祥和的社區環境,促進了社區和諧。

發展重點

立交橋社區存在問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醫療衛生環境。
立交橋社區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增加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6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140頭、牛15頭、羊80隻,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社區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800元。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立交橋社區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 ,無路燈。全社區有 0戶通自來水,有 15 戶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 %)。有 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5戶。
該社區到金塘鄉道路為通路;進社區道路為土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3 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 輛,機車6輛。
全社區建有沼氣池農戶1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戶;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0 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62畝,有效灌溉率為 90 %,其中有高穩高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畝。
該社區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 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社區服務

立交橋社區從為居民辦實事、解決生活急需問題入手,一方面努力創造居民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另一方面,把為老年人、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青少年的服務作為重點,根據社區不同人群的需求,大力發展社區服務事業,解決生活急需問題。為服務社區居民,方便居民民眾,在社區中心設立了警務室、再就業服務站、衛生計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健身室、市民學校、圖書閱覽室,設立了家政服務、送米、送氣、修理、理髮、乾洗、快餐等個便民利民服務網點,成立了一支200多人組成的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定期為社區居民開展無償和低償服務。兩年來我們組織開展了社區義務服務活動30多次,為社區85%以上的居民民眾開展了無償和低償服務,通過社區職介中心進一步拓展了就業安置渠道,共安排剩餘勞動力轉移200多人,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創建,通過服務,增強了廣大居民民眾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設的百米文化走廊,廣泛宣傳計畫生育、科學技術、衛生健康知識、法制宣傳知識、環境保護等內容,營造了轄區內和諧文明、健康向上、居民共築共建、安居樂業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