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鉤者誅

竊鉤者誅

竊鉤者誅,是漢語辭彙,拼音qiè gōu zhě zhū,出處《莊子·胠篋》。

基本信息

解釋

竊鉤者誅竊鉤者誅
【拼音】:qiègōuzhězhū,qièguózhěhóu
【拼音碼】:qgzh
【用法】:複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注】:鉤,指刀器、兵器,並非腰帶間的墜物。鉤言其極賤,國言其極貴。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出處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鉤:帶鉤。白話譯為:那些偷了一個帶鉤的人要受懲罰處死,而盜竊一個國家的人卻做了諸侯。諸侯之家有仁義之名,那不就是剽竊來的仁義聖知嗎?)表現了莊子外冷內熱,憤世嫉俗的一面。

竊鉤者誅竊鉤者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