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陰

窮陰

窮陰 古代以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故稱。 如白居易在《歲晚旅望》:“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基本信息

修改如下:

窮陰

1. 指冬盡年終之時。

《文選·鮑照》:“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 李善 註:“《禮記》曰:‘季冬之月,日窮於次。’

《神農本草經》曰:‘秋冬為陰。’”

唐 白居易 《歲晚旅望》詩:“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2. 指極其陰沉的天氣。

唐 李華 《弔古戰場文》:“至若窮陰凝閉,凜洌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

唐 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詩:“窮陰連晦朔,積雪滿山川。

資料來源:漢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