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帝國

秦漢帝國

秦、兩漢、三國時代。 秦、兩漢、三國世系及中外大事表 · 秦的統一與敗亡 · 西漢的盛衰 · 西漢的農工商經濟與文藝 · 新莽的盛衰。 東漢再興。 三國紛擾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秦始皇創帝制、築長城,統一文字、貨幣,開疆拓土,創立了不世偉業,也為後世留了諸多歷史盲點。漢朝是繼秦之後的又一個強大帝國,它處於中華帝國形成期的歷史關口。漢武帝對外北擊匈奴,開通西域,對內更化革新,創設制度,氣魄宏恢,睥睨天下,創造了輝煌的帝國文明,與唐朝並稱為“強漢盛唐”。漢朝所確立的社會和政治制度,延續了近兩千年。中國人現在仍稱自己為“漢人”、“漢族”,其文字亦稱為“漢字”。

本書從《史記》、《漢書》、《三國志》等正史中取材,以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經線,系統反映了秦漢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及社會生活,對我們深入了解秦漢時期的歷史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走向十分有益。

編輯推薦

風雲際會四百餘年史實記述;英雄時代的慷慨悲歌,始皇氣象、漢武雄姿、王莽新政、魏武揮鞭、黨錮之爭、皇宮干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大一統帝國;形成期華夏民族的自尊與自傲;

一個從英雄開始到英雄結束的高傲時代。

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從此,諸侯國林立,可以考證的有八百餘國。《呂氏春秋·觀世》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從周朝至秦朝,經歷了約八百年的戰爭和動亂,秦始皇第一個一統天下,創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版圖和格局。

秦漢時期是中華帝國的形成期,漢民族的政治、法律、文字、貨幣、交通等諸多制度在這一時期開始確立。這是一個需要英雄且英雄輩出的時代,一個充滿創造力的時代,漢民族的禮儀制度、風俗節慶,乃至民族心理,在這一時期已基本奠定。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秦之興亡

秦帝國的建立

商鞅變法

成效初現

奇貨可居

“仲父”呂不韋

政治制度建設

經濟文化措施

皇帝氣象

秦帝國的復滅

沙丘之謀

李斯之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土崩瓦解

第二章漢初政治

漢初政治風雲

劉項原來不讀書

項羽還報楚懷王之後

楚漢戰爭

布衣將相

狡兔死,走狗烹

同姓諸侯

呂后專權

文景之治

反思歷史

無為而治

文景之治

第三章漢武雄風

統一思想,加強皇權

獨尊儒家

削枝強幹

建立中朝

察舉制度

設立刺史

漢武帝時的經濟政策

與民爭利

晚年重農

漢武帝晚年的政治

巫蠱之禍

罪己之詔

第四章昭宣中興

四大臣和小皇帝

武帝遺願

老臣幼主

鹽鐵會議

昭宣中興

選立宣帝始末

儒法並重

重視儒學

昭宣中興

第五章西京夕陽:西漢末年的外戚專權

皇權的旁落門

柔弱無主的元帝

受制於外戚的成帝

左右為難的哀帝

漢末政治中的經學之士

漢末社會

皇帝的菩舉

盜賊並興

第六章王莽篡漢和新朝的命運

王莽篡位

謙恭的王莽

篡位的王莽

目無六親的王莽

新朝的復亡

王莽的復苦革新

民亂紛起

符命和方術

第七章東漢的建立及光武中興

劉秀光復漢朝

勤於稼穡的書生

遊學長安

劉秀當為天子

起兵南陽

聯合作戰

昆陽揚名

英雄也流淚

蛟龍入海

艱難河北路

初建根據地

相煎何太急

三十而立

赤眉滅亡

威加海內

光武中興

更換“反面”教材

光武之政治

明章和三帝延續中興氣象

永平之政

寬厚長者

英年早逝的仁君

第八章東漢衰亡

朝廷上的權力爭奪

貪婪的養母

橫行不法的竇家兄弟

少年的反抗

溫和的太后及其兄弟

宦官立功

狼狽為奸

跋扈將軍

廁所中的陰謀

陰暗的宦官專權

黨錮之禍:歷史的天空不再有理想

太學生運動

第一次黨錮之禍

承明門之夜

悲劇重演

道教與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

道、道家、道教

“太平道”與黃巾大起義

“五斗米道”與張魯政權

軍閥混戰

何進之亂

董卓專權

曹操崛起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曹操專政

曹丕稱帝

第九章泰漢民族關係

秦漢與匈奴

修長城,防匈奴

白登之圍

忍辱負重

和戰辯論

河南地之戰

控制河西走廊

少帥傳奇

河西之役

主力決戰

好辭和親,和戰交織

奉藩稱臣

郅支復滅

朔漠遺青冢:昭君出塞

硝煙再起

匈奴分裂

北匈奴復滅

兩漢與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

建立西域都護

北方絲綢之路

西域都護癱瘓

西域都護重置

投筆從戎的班超

罷西域都護

第十章秦漢社會生活

物質生活

服飾

飲食

居住

出行

精神生活

開放的婚俗

奢靡的喪葬

豐富的娛樂

節氣節令

第十一章遊俠與豪強地主

遊俠以武犯禁

豪強武斷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不僅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而且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後世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奠定和規劃了中國歷史演進的基本模式與格局;此外,秦漢王朝在經濟制度的創新、民族關係的發展、對外交通的開拓、文藝科技的進步等諸多方面均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為後世所仰慕,呈現出一派帝國的恢弘氣象。

關於秦漢歷史的諸多問題,學術界作了深入研究,但眾多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純學術層面,束之高閣,尋常百姓將其視為陽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即,為將廟堂之高的高深成果轉化為平常大眾喜聞樂見的話題,普及秦漢歷史的基本知識,提高對本段歷史的興趣,特編寫了此書。本書的編著一方面參考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保證知識的科學性與前沿性,又特別突出了閱讀的趣味陛,對歷史人物、重大事件、政治鬥爭、軍事謀略、生活習俗等作了詳細、生動的論述,以期再現歷史的真實與繁雜。由於受本書體例的影響,文中引用的學界研究成果,均未一一作注,只在書末列出了主要參考文獻與書目,編者在此對被引用的著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未一一列出的論著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本書由編著者擬定寫作重點、提綱,邀請了重慶科技學院人文學院王光華、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敬德兩位先生參與相關章節的寫作,其中王光華完成了第八章第三節、第四節,第十一章的寫作任務,敬德完成了第七章第一節、第二節,第八章第一節、第二節的寫作任務,其餘由編著者完成。全書由鄒芙都統稿。編著者充分尊重作者文稿原貌,只對個別文字、體例作了適當調整。

本書與傳統的歷史著作選材、寫作方法有別,圖文並茂,學術性與趣味性兼呈,相信歷史愛好者閱瀆之後會深有同感並大有收穫。由於編著者學識有限,書中不足之處頗多,還望行家裡手指正!

編著者

2007年9月於西南大學

序言

一般而言,秦漢史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止於公元220年東漢滅亡。歷時400餘年的秦漢帝國呈現出了一派泱泱雄風,秦皇漢武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為弘揚傳統文化,普及歷史知識,勾勒帝國模式,我們用通俗的行文方式和獨特的寫作思路與選材視角,圍繞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確立和發展、經濟制度的變革和創新、儒家思想地位的變化及其對歷史的影響、民族關係的變遷等線索對秦漢歷史作了粗略勾勒,彰顯出秦漢時期人、物、事的時代特徵與時代魅力。

歷史是連續的,有時候,這種連續性所產生的力量完全超乎人的想像。秦始皇一統宇內,東遊泰山之巔,“一覽眾山小”之時,他一定非常陶醉,甚至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代之前的聖王。他無疑已經站在了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試圖讓歷史服從於他個人的思維慣性,企意通過已初現成效的治國術能在更為寬廣的地域內產生效應。雖然秦始皇斷然拋棄了舊時代的一些制度,確立了郡縣制,依賴成千上萬的職業官僚來管理他一手締造的帝國,在如何統治一個中央集權國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他這方面的成績在當時已被殘暴的統治手段所淹沒,不計代價的戰爭、常年不斷的勞役和酷烈的法律將民眾逼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創造新時代的雄君成了不折不扣的暴君。

早在戰國時代,很多平民就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到政治活動當中,在歷史進程中留下自己的身影。身無立錐之地的陳勝、吳廣,率領一群士兵揭竿而起,點燃了醞釀已久的憤怒。局勢的發展很快超出了陳勝的控制,東方六國的舊貴族被紛紛擁立為王,一時間又恍惚回到了戰國時代。但貴族衰敗的趨勢,與自戰國以來興起的平民一樣,成為歷史大勢,舊貴族的迴光返照絲毫不能遮掩平民的光彩。劉邦出身小吏,地位低微,他在一班同樣地位卑賤的謀士、武將的幫助下,打敗了飛揚跋扈的舊貴族項羽。學劍、學書皆不成的西楚霸王項羽沒能開創他的新時代,最終成了戲曲中的悲劇角色。

劉邦一乾君臣順應大勢,決定讓天下安靜下來,帶領黎民蒼生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他們從秦朝的復滅中吸取教訓,輕徭薄賦,寬鬆法律,行黃老之術,劉邦與呂后甚至忍辱吞聲、委曲求全,和北方兇猛的匈奴儘量保持和平關係。但漢代初年的內部政局並沒有獲得長期的穩定,中央與異姓諸侯、同姓諸侯不斷發生衝突,呂氏的短期奪權也帶來了不小的波動。文帝之後,王朝終於走上正軌,繼之出現“文景之治”。

在劉邦建國半個多世紀之後,國強民富,漢武帝劉徹急轉乾坤,棄黃老之術,揚儒家之說,積極進取,在開疆擴土、探索統治中央集權國家方面加快了步伐,建立了一個巍巍帝國。為此,漢武帝完成了秦始皇未曾了卻的心愿,不過這次得勢的不是劣跡斑斑的法家,而是溫良敦厚的儒家。處於獨尊的儒家在武帝時期的政治舞台上並不擁有相應的地位,但卻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空間。在這個良好的空間中,儒家發展迅速,它對政治的影響力在漢代末年終於顯現了出來。

在儒家思想和學術繁榮發展的背景下,王莽成功篡位,這位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近乎痴狂的政治怪胎最後被起義軍碎屍萬段,繼之而起的是自稱復興漢朝的劉秀。劉秀建立的王朝很快達到了它的巔峰,然後又迅速在外戚和宦官的交替鬥爭下腐朽,可憐的皇帝也被他們輪番欺辱。群情激憤的太學生和那些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官吏走到了一起,雖然他們沒有形成嚴密的組織,但卻因此而背上了罪名,其努力付之東流,最終無可奈何地歸於失敗。

在秦漢時期,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並就如何完善這套政治體製做出了許多探索。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儒家在皇帝的許可下,成為國家的官方哲學。經濟方面,政府通過壟斷鹽、鐵等重要物資的生產和經營,為政府找到了財源,金融制度、市場管理等方面也推出了一些影響頗遠的舉措。在經濟、文化發展的同時,社會生活異彩紛呈,各民族問的關係發展一直未曾中斷,雖戰亂和殺戮十分血腥,但融合一直占據著主流地位。

以上是本書的大致內容,共分十章。敘述中以時間為主線,再選擇關鍵人物和事件進行解讀以突出紛紜的歷史變幻。由於本書編寫者能力和水平有限,難免存在諸多疏漏、錯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