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本軍

秦本軍

秦本軍,1974 年生,在讀研究生。現任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及主要投資人、桂林市人大代表 桂林市工商聯副會長、廣西自治區政協委員 。獲得過“廣西希望工程貢獻獎”等榮譽。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秦本軍 秦本軍

1995年7月,與合伙人創建靈川洪源天然植物製品廠,任副廠長;

2000年11月,與合伙人創建桂林萊茵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任董事長至今。

2004年 “桂林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2004年 “廣西希望工程貢獻獎”;

2007年 “全區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2006年、2007年 “桂林市優秀企業家”。

2008年 第二屆廣西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社會職位

桂林市人大代表

桂林市工商聯副會長、廣西工商聯理事

桂林“光彩事業”執行理事、副會長

廣西自治區工商聯第十屆常委(2007年6月任職,為期5年)

廣西自治區政協委員

主要成就

秦本軍是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及主要投資人。他胸懷寬廣,事業心強,熟悉植物提取工藝技術,尤其擅長設備技術,對行業技術、產業和市場發展的前沿趨勢、動態和水平有較深把握。

1995年,他和其他兩位合伙人看中了廣西豐富的植物資源,建立起專門加工銀杏黃酮的加工廠,滿懷熱情地開始了創業歷程。2000年,他用事業的第一桶金,與合伙人一起在興安縣建立起了桂林萊茵生物製品。

有限公司,並確立了以當地優勢資源為依託,植物提取及深層次開發為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當時,國內植物提取物行業剛剛興起,同期上馬的企業非常之多,機遇和風險同時存在。事實上,最初創業的企業80%都倒閉了,創業遠沒有預想的那么簡單。但是他沒有被困難嚇倒。沒有建廠的經驗,就悄悄地到別的工廠學習;缺乏流動資金,就生產單一品種;不懂生產技術,就不分白天黑夜自己摸索;沒有銷售渠道,就硬是一家一家外貿公司推銷。他就是憑著這種不達目標永不放棄的精神,帶領全體員工,克服了重重困難。

在秦本軍先生的帶領下,萊茵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軌,2000年至今銷售額快速增長。公司獲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及“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並於2004年公司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

秦本軍先生並沒有小富即安的想法,而是以長遠的眼光打算。2005年,他召集公司股東召開股東大會,提議公司在國內A股上市,得到了股東們的一致認同,並於同年開始上市的準備工作。公司股票於2007年9月1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順利掛牌上市,股票簡稱“ 萊茵生物”。 公司將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用於“標準化植物提取物加工產業化”項目及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將於2009年投產。該項目實施後,萊茵公司將成為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型生物公司。

秦本軍先生出身於農民,對農民兄弟有深厚的感情。如何通過企業的經營來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效,是他長期思索的一個問題。公司現有員工340人,其中就安排了農民工146人,下崗職工42人。公司生產用原料全部來自農戶手中的農副產品,如羅漢果、枳實和松樹皮等。據測算,每銷售1塊錢的產品,大約就有5毛錢是幫助農戶銷售。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對周邊農戶的帶動能力也逐年增強。

“源於社會,回報社會”在秦本軍同志看來,是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領導者不可推卸的責任。2004年在他的努力下,公司與共青團桂林市委共同成立了萊茵助學基金,幫助了幾十個成績優異卻因家庭貧困無法讀書的孩子繼續學業。2006年公司與桂林市總工會共同發起“萊茵女職工權益保障基金”,為桂林市患重大疾病無經濟能力治療的女職工提供幫助。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秦本軍無疑是成功的。在他的帶領下,萊茵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實事求是,齊心協力的結果。未來幾年,公司有望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秦本軍先生的帶領下,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促進城鄉和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0年11月,秦本軍、姚新德共同投資設立桂林萊茵生物製品公司,註冊資本為150萬元,2002年3月8日註冊資本增至1200萬元。2003年7月28日,公司決定增加股東楊曉濤,同時註冊資本增至2100萬元。2004年8月25日,萊茵生物製品股東向蔣安明轉讓萊茵生物製品10%股權,楊曉濤向李愛瓊轉讓3%萊茵生物製品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秦本軍、姚新德、楊曉濤、蔣安明、李愛瓊所持股權分別占萊茵生物製品註冊資本的40%、25%、22%、10%、3%。

這一次的轉讓,純粹是應付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人數的規定,而且蔣安明是秦本軍的兄弟,李愛瓊是楊曉濤的妻子,轉讓成了一種形式。而姚新德則基本是秦本軍的同盟軍,因為年長秦本軍10歲的姚新德曾為靈川縣洪源天然植物製品廠廠長,而生於1974年的秦本軍曾在該廠乾過技術員、副廠長、廠長,基本是姚新德一手提拔上來的。

在上市公司之外,還有些與上市公司發生關聯交易的其它企業也為這些人所控制,難免發生關聯交易與利益輸送。桂林萊茵生物套用科技公司成立於2004年2月24日,公司控股股東是秦本軍之父蔣志剛,主要股東還有姚新德、楊曉濤,三人分別持有該公司31%、15.5%、15.5%股權。萊茵生物製藥設備製造公司成立於2002年11月26日,楊曉濤持有該公司40%股權。桂林萊茵天然產物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5月,該研究所設立時的股東為三人,其中秦本軍出資 100 萬,占50%;楊曉濤占25%,姚新德占25%。

由於控股股東是家族的秦本軍、蔣安明兄弟倆,招股書承認,發行後秦本軍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為29.81%,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他可利用控股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人事、經營和財務決策等進行控制,可能對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利益帶來一定風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