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架古道

秤架古道

廣東省陽山縣東北部盤亘著大東山山脈和天井山山脈,其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的石坑崆(又名猛坑石)高達1902米,為廣東第一高峰,故這一列山脈有“廣東屋脊”之稱。秤架古道就蜿蜒穿行於其中。它南起陽山青蓮鎮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經犁頭鎮馬落橋,嶺背鎮蒲蘆洲,秤架鄉杜菜村、大陂村至爐田村三元坳,並繼續向湖南宜章縣境延伸。其在陽山境內路段長約100公里。古道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青石板路面和摩崖石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成為見證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交融的珍貴歷史遺址。

古道路線圖

秤架古道南起陽山青蓮鎮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經犁頭鎮馬落橋,嶺背鎮蒲蘆洲,秤架鄉杜菜村、大陂村至爐田村三元坳,並繼續向湖南宜章縣境延伸。其在陽山境內路段長約100公里。

秤架古道路線圖

歷史

這條古道開於何時,史書上無記載。據專家考證推斷,始築的年代早到秦末,最遲不會晚於西漢中期。

古道上存有維修路段的題刻兩處:一在秤架鄉杜菜村石碑岩,記載著北宋天禧四年(1202)整修白芒路段的情況:“天禧四年庚申歲四月八日,眾緣抽請道人修開白芒石路,道濟往來......”。另一處在古道的佛子逕路段,是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的摩崖題記——“接洋路記”。在三元坳石岩上還存有一條軍事記事題刻:“李都督協李司馬統帶各勇,大破草仔營賊巢,凱鏇之成,由此經過,改名分水坳。”落款的日期是清鹹豐六年九月。這條題刻,給秤架古道存在點明了歷史。

由於清遠市地處北江中上游,是古代珠三角地區與內地交往的要衝之地,秤架河是小北江的支流,貨船上可抵湖南桂陽,下可達廣東南海,故在陽山諸鄉鎮中,青蓮圩處於南與廣州,北與湖南交往的最佳位置。學者傾向於認為,陽山古道始為軍道,繼為官道,最後轉為民間商道,這便是悠悠秤架路的漫長演進史。

秤架河峽谷地帶還出土了不少珍稀文物,表明古時期古道曾是商貿繁榮之地:陽山縣博物館收藏的唯一一件新石器晚期的石鉞出自這裡,唯一的一件戰國時期的青銅矛也出自這裡,所清理的唯一一座漢墓,也是在這裡。既路途近又沿途有人煙,秦軍出騎田嶺山隘後,陸路入粵的選擇自然看中秤架山隘了。

陽山青蓮鎮深塘村七娘廟附近古道旁的石岩上,存有清光緒二年(1876)的一篇銘刻,寓意深遠,頗有尋味。

岩看一面,江送六朝。

秦關百二,漢塞三千。

石帆高出,砥柱中流。

光浮草木,影落江湖。

旅遊開發

隨著廣東第一峰的旅遊開發,隱藏在歷史長河中的陽山關古道漸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向世人講述那段幾被遺忘的先民開拓文明。

秤架路是沿秤架河而上的,秤架河流經的這條狹長的河谷地帶,在秦漢時期具有兩大優勢:一是交通優勢。秤架河是小北江的支流,從陽山青蓮溯秤架河而上,貨船可通達嶺背直至秤架山腳,翻過山即入湖南境;出青蓮圩下小北江,上可抵桂陽,下可達南海。故在陽山諸鄉鎮中,青蓮圩處於南與廣州,北與湖南交往的最佳位置。二是人文優勢。秤架河峽谷地帶孕育了陽山遠古最燦爛的文明。陽山秤架路因穿越了有“廣東屋脊”之稱的大山嶺而頗具神秘色彩。

廣東第一峰行車線路指南::

深圳、珠海兩地開車至廣州後→廣州羅沖圍方向→廣清高速公路→清遠市→清連一級高速公路→陽山縣城入口沿廣東第一峰路標即可到達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

行車時間:廣州至清遠市(約1小時)\清遠至陽山縣城(約2小時)\陽山至第一峰天泉度假村(約1小時) 散客抵達廣州後可在廣州省站坐廣州——陽山,陽山車站下車後坐2元人力車至陽山二建停車場(第一峰大廈斜對面)轉乘陽山——天泉度假車即可到達天泉度假村交通信息。

可在廣州省站坐廣州至陽山大巴,車票60元左右,也可在廣州羅沖圍客運站坐廣州至陽山大巴,車票55元左右;陽山車站下車後可坐1元公共汽車至陽山二建停車場(第一峰大廈斜對面),再轉乘陽山至天泉度假村的車,車票13元。每30分鐘開一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