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爾蒙古

阿拉善旗在賀蘭山以西,東,南與甘肅省交界,西接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為鄰。全旗22個蘇木(蒙語中的鄉級行政單位稱為蘇木),6個鎮,除哈魯乃,科布爾,沙金套海,道藍蘇海屬河川地區,其餘均為草原,荒山,戈壁以及低溫潮濕沼澤地帶。屬於沙漠性氣候,夏熱冬寒,平均溫度在攝氏五至九度,夏季溫差極大。雨量每年平均為200-300毫米,西部尤為稀少。全旗總面積約為121700平方公里,據1990年人口普查,全旗人口為134223人,其中蒙古族為33553人,回族為8035人。

1科布爾蒙古人(蒙古回回)來源一,阿拉善旗的概況 阿拉善旗在賀蘭山以西,東,南與甘肅省交界,西接額濟納旗,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為鄰.全旗22個蘇木(蒙語中的鄉級行政單位稱為蘇木),6個鎮,除哈魯乃,科布爾,沙金套海,道藍蘇海屬河川地區,其餘均為草原,荒山,戈壁以及低溫潮濕沼澤地帶.屬於沙漠性氣候,夏熱冬寒,平均溫度在攝氏五至九度,夏季溫差極大.雨量每年平均為200-300毫米,西部尤為稀少.全旗總面積約為121700平方公里,據1990年人口普查,全旗人口為134223人,其中蒙古族為33553人,回族為8035人. 蒙古族穆斯林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左旗東北部的敖龍布魯格,巴彥木仁,烏素圖,吉蘭泰,汗烏拉蘇木,占當地蒙古族人口的70%-80%.還有一些人散居於旗內其它幾個蘇木和巴彥淖爾盟,磴口縣的一些地區,他們人數不多,據《內蒙古阿拉善盟志》資料統計:1875年170戶,507人;1910年177戶,599人;1989年2400人,現約為3000人左右.(因國家把他們當作蒙古族看待,不專門進行人口普查,而且他們散居各蘇木,相隔較遠,交通不便,無法確切統計人口.)他們講蒙古語,使用蒙文,也與蒙古族一樣過農牧生活.但他們信仰伊斯蘭教,以伊斯蘭的戒律要求自己,成為蒙古民族中最為奇特的一支.當地居民稱他們為"科布爾蒙古","蒙古回回"或"纏頭回回"(以下簡稱蒙回). 二,蒙古族穆斯林的歷史淵源 關於蒙古族穆斯林的歷史,史料中有相關記載: 陳國鈞先生認為:蒙古回回"為清乾隆時札薩克羅布藏多爾濟遠征帶回受降的兵卒之哈薩克人,俗稱'纏回',迄今歸華已久,一如旗內蒙民,說旗話,習旗俗,唯奉回教特持戒律,今居旗內沙金套海,可是兒四鎮一帶,約二百餘家."[1] 范長江認為:"是'纏回'之一支,即信仰伊斯蘭教的新疆維吾爾族的一支."[2](p342-343) 圖布吉日嘎拉先生認為:"早在清初和羅理率部移居阿旗時,在他所率部族中有信仰伊斯蘭教的薩伊潤,安答加,巴拉溝德(蒙古),維吾爾,準噶爾(蒙古)等五姓部分人被安置在阿左旗東北部遊牧,其後在乾隆年間又來了一批系屬相同的人和(部分)甘青地帶的哈薩克人,撒拉人,構成了今天阿左旗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3] 嘎爾迪先生認為:"蒙回是清康熙年間至雍正初年從青海境內遷移到阿拉善地區的'托茂人'."[4] 上述幾種說法都各有依據,大約都認為蒙古額魯特部中有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哈薩克等外來民族被同化為蒙古族.筆者從阿拉善旗的檔案中考證認為:阿旗蒙回是由幾部分人共同演變融合而成,既有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也有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族.根據有三: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蒙古準噶爾,杜爾伯特,吐爾扈特,和碩特四衛拉特(額魯特)之一的和碩特酋長顧實汗之孫和羅理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薩爾之後裔,姓博爾濟古特,原遊牧於天山北麓,為避噶爾丹侵襲,鄂齊爾圖車臣汗戰亂,率廬帳萬餘東遷至阿拉善時被康熙帝恩賜安置到賀蘭山以西定居.在他所率約1700戶7000餘人口中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五姓部族薩伊潤,安答加,巴拉溝德(蒙古),維吾爾,準噶爾(蒙古)中的部分人由哈爾顧特蒙古族伊瑪目和黃楊阿洪帶領隨遷而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向和羅理"授札薩克,賜牧阿拉善"[5].清政府按四十九旗之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封和羅理為多羅貝勒,成為第一代旗王.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羅理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子阿寶襲職.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平定後,敕阿拉善札薩克郡王阿寶飭青海部眾歸牧阿拉善之地.雍正九年(1731年)阿寶從青海帶領部眾遷入阿拉善大草原時帶來青海西寧的"纏頭回回"百餘人.乾隆十二年(1747年)羅布桑多爾濟奉命"從征準噶爾諸部,擒捕達瓦爾齊汗輝特部汗巴維爾,以少眾降哈薩克,殲滅柯爾柯斯諸部,追擊阿睦爾撒那至俄羅斯境."[6]戰爭勝利後,羅布桑多爾濟收納了很多俘虜,其中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族兵卒.哈密王管轄下的維吾爾,烏孜別克等人也先後來到阿拉善旗.這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與蒙古人相處既久,融合於其中,全部加入蒙古籍,形成了今天的蒙古穆斯林. 2.從體質特徵來考證 蒙回既具有蒙古族粗壯的體格,寬闊的前額,突出的顴骨,細目,厚唇,又具有突厥民族的隆鼻,深目,濃眉的特徵.3.從民間傳說考證 在調查中,我追根溯源,走家串戶,聽到這樣一個傳說:乾隆年間新疆哈密王管轄下的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族商人沿絲綢之路作葡萄生意,歸途中丟失了全部銀兩和物品,沒有了回家盤纏,便向當地政府陳述困難,經同意便在阿拉善旗東北部的敖龍布魯格,汗烏拉,烏素圖,青格勒一帶定居下來,從此便和當地蒙古族和睦相處,以遊牧為業,用蒙語交流,與蒙古族婦女通婚,逐步與蒙古人融合,然而他們卻始終保持原有的伊斯蘭信仰,保持穆斯林的風俗習慣,這便是阿拉善地區信仰伊斯蘭教蒙古族的開端,也是伊斯蘭教最早傳入這一地區的開始.一個原出烏孜別克的巴音奧其爾告訴我們說:"我的曾祖父活著已經112歲了,再往前推六七代,是從新疆遷來的.曾祖父會說維語,到祖父就不會了."另外蒙回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他們的祖先共有胡,安,賀,謝,段,維,左七姓組成.據說烏孜別克來自安集延,故姓安;巴爾庫特,姓胡;哈勒哈斯,姓賀;賽藍,姓謝;柯爾柯斯,姓段;維固特,姓維,還有左姓(來源不詳).至今這七姓仍然存在.蒙回的傳說雖然不能作為信史看待,但透過傳說我們可以發現蒙回是由信仰伊斯蘭教的多民族演變而成的根據. 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蒙回來源的多元性,其中既有康熙年間和羅理所率蒙古部眾,雍正年間阿寶帶來的纏頭回回,又有乾隆年間羅布桑多爾濟所降之哈薩克,維吾爾,回族兵卒,以及乾隆年間的烏孜別克,維吾爾族商人.這幾部分人共同演變融合而成今日的蒙古族穆斯林.他們處於蒙古族文化的包圍之中,既吸收了蒙古族文化,又保持了伊斯蘭的信仰,成為蒙古族中奇特的一支. 三,蒙古族穆斯林的文化 蒙回雖然在語言,文字,生產,生活方式上與當地蒙古族一樣,但在信仰,習俗上卻與眾不同,並且與回族也有區別,形成了自己歷史文化訴獨特性. 1.服飾文化 蒙古族有自己適合於生活需要的服裝,即右衽,斜襟,高領,長袖,寬大,鑲邊,下擺不開叉的長袍.他們喜歡用對比強烈的,鮮艷奪目的顏色.無論男女均喜歡扎鮮艷的綢腰帶,並視為上身重要的裝飾物.蒙回在服飾上與蒙古人稍有差別,服裝的樣式與蒙古人接近,服裝顏色的喜好上卻與喜著素裝的回族相同.男人的衣服長而較窄,多為開叉的藍黑或黑色袍子,上面繫上綠色或粉色的綢緞腰帶.比較尊崇穿黑綢馬夾.在裝飾方面,男人純屬蒙古人裝扮,腰前系一繡花褡褳,內裝鼻煙壺等用品.右腰系一根鞘,內插蒙古刀,象牙筷等物.女子則與蒙古族婦女有所不同.蒙古族婦女將頭髮梳成兩條辮子,裝入發套,分垂於兩側,一般發套預端飾有兩顆大紅珊瑚,額上系銀飾帶,上面鑲有翡翠,瑪瑙,珠玉等,頂部有發箍,兩鬢則以較大的珊瑚,松耳石和銀鏈結成長穗垂於耳邊.而蒙回婦女將兩條髮辮披於後背,左右兩鬢各垂三條珍珠串鏈.前額嵌有一塊金屬質方形八角具有宗教色彩的圖案,其中橫排鑲有三顆大紅珊瑚珠子.在20,30年代他們常穿蒙古袍,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只在節日,吉慶的日子和隆重集會時才以傳統服飾盛裝打扮,平時一切從簡,服飾與漢族無異.也有保持傳統的,在訪談中,蒙回哈得扣就一副蒙古族打扮,藍色蒙古袍,黑色禮帽,一口流利的蒙語,若不經介紹,根本辨不出他是蒙回. 2.飲食文化 蒙古族宰牲畜時,就地切開胸膛拉斷主動脈,使其斃命.而蒙回的習慣基本上與回族相同,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定,僅食用阿洪誦安拉之名,用斷喉法所宰的駱駝,牛,羊,雞,兔等肉類.禁食自死物,血液,豬肉,非誦安拉之名而宰的牲畜.他們到非穆斯林家中,一般不吃東西,不隨意用餐具.忌用豬皮製品如馬具,皮鞋等.在日常生活用語中說"宰"牲畜,而不說"殺".在飲食上他們以乳,肉,炒米及麵食為主.他們喜食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背子.乳食品成為他們生活必需,有優酪乳,奶皮子,奶豆腐等.炒米被稱為"胡列補達",蒙古族將糜子滌淨,煮熟後再炒,然後去皮,去糠,而蒙回則吃煮熟後晾乾的去皮黃米,他們與蒙古人一樣愛喝奶茶,同時也愛喝蓋碗茶("三泡台").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保留著維族的一種傳統食品――"哈勒瓦",即用紅糖水將炒麵拌好夾在兩塊油香中間,這種食品在今新疆南部依然常見,而蒙古族一般不吃油香. 3.宗教文化 (1)清真寺:有宗教就會有宗教活動場所,蒙回的清真寺歷史悠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們隨和羅理到達阿拉善之後,年長日久,為了共同的信仰他們開始搭建簡易的帳篷為"麥斯吉德"(阿拉伯語意為"禮拜之地").經過不斷的艱苦奮鬥之後,光緒二年(1875年),蒙古族教長滿德力瓦經旗王同意,在科布兒巴格古爾本蘇海(今敖龍布魯格鎮)號召募建清真寺,至今已有125年的歷史.隨著人口的增多,蒙回在清光緒年間興盛.那時當"老爺","總管",摔跤手的都有,社會地位比較顯赫,有6戶富翁,每戶就有1000多隻駱駝.王爺為籠絡人心,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出資在哈魯乃巴格列別格太(今敖龍布魯格蘇木和平嘎查)建別格太清真寺.由蒙回比力貢擔任教長,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文革期間,該寺被強行拆毀,1986年開始重建,現占地面積為2000平方米,現任伊瑪目為蒙回門克巴依爾.蒙回修建的另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為好勒堡清真寺(蒙語意為"聯合","聯韻").它位於阿拉善左旗巴彥木仁蘇木好勒堡嘎查,現任伊麻目為61歲的蒙回喬克吉勒. (2)宗教活動:在宗教生活上蒙回與其他蒙古族截然不同.嬰兒起經名時,男孩一般是《古蘭經》中提及的25位先知的名字,女孩一般用阿拉伯人常用的名字,這與回族等穆斯林一樣.他們都會用阿拉伯語念清真言,並且發音相當標準,這似乎與他們處事一絲不苟的精神有關.他們講究衛生,注重大小淨(穆斯林關於清潔的宗教功修),大淨就是用清潔的水淋浴全身,直到潔淨;小淨(原意為"佳美")就是洗身體的局部,包括手,前後竅,鼻,口,臉,胳膊,腳及摸頭.家家戶戶都備有湯瓶.無大小淨時,一般不念清真言.他們的教派觀念不強,認為穆斯林都以《古蘭經》,聖訓為根本,不應該抱門戶之見.在請阿洪過"爾麥里"時特意要求阿洪誦讀較長的《古蘭經》章節.他們非常重視古爾邦節和開齋節,離清真寺遠的教胞趕赴每年兩次的會禮,從不變更.會禮後去公墓游墳誦經.伊歷3月12日他們過聖紀節,宰牛羊,設宴聚餐,歌頌先知穆罕默德的功德.據他們說,歷史上曾有虔誠的蒙古族穆斯林父子倆去麥加天房(在沙烏地阿拉伯)朝覲,人們至今尊稱他們為圖木爾則漢志伊瑪目.最為奇特的是上阿勒蘇墳(蒙語"公墓"之意).他們選定每年五月中旬第一個主麻日,這一天散居各處的人不約而同的騎著馬,牽著駱駝,拉著羊到離別格太清真寺60公里遠的穆斯林公墓上墳.這一天是敖龍布魯格草原上蒙古族穆斯林的一次盛大集會.每個人做完大小淨後,先宰牲,宰牲者必須由率領眾人禮拜的伊瑪目進行.年邁花甲的老人還牽來駱駝和牛,他們相信羊有一條命,牛有七條命,駱駝也有七條命.人去世後,過隨拉退橋(伊斯蘭教認為架在火獄之上直通天堂的橋)時,安拉喜悅的人騎著牛,駝,羊可以順利的進入天堂.伊瑪目在墳上恭誦《古蘭經》中的"雅辛章",然後帶領大家做祈禱.宰牲後大家一塊分享. 他們的宗教信仰同樣經歷了歷史的考驗.文革期間,在除舊立新,破除迷信的口號下,別格太清真寺被拆毀,伊瑪目被批鬥遊街示眾.談起這段苦難的歲月,陳萬海阿洪(現為別格太清真寺管委會委員)不由得流下了淚,他說:"很多人因為堅守信仰,倍受迫害,至今我的腿痛也是由於遭到毒打所致."文革後,人們的信仰出現了滑坡和斷層.老人保持著傳統信仰,但年輕人大多不懂伊斯蘭教的真諦.平時清真寺只有幾個老人,每星期五的聚禮只不過十幾人而已.開齋節,古爾邦節禮拜者只有百餘人,年輕人只是趕到清真寺觀望罷了.改革開放以來,他們的生活,文化,經濟等各項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機車,吉普車已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們很重視文化教育,為了讓後代求學,受教育,牧民們去旗里租房子,老人專門陪他們讀書,給孩子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經濟的發展,促使他們追求信仰,彌補精神上的空虛,找回自己已失落的根,平時禮主麻(阿拉伯語,意為"聚禮")的人多了起來.婦女們組織學習班,學習《古蘭經》讀法,教義教法知識.有個婦女名叫斯琴,經名宰乃白,家住敖龍布魯格蘇木,她堅守五番禮拜,封萊麥丹月的齋戒,信仰虔誠,人人稱頌,已傳為佳話.修建清真寺時,他們積極捐款,清真寺里辦學亦受支持. 4.人生儀禮 (1)婚姻:由於信仰的約束,若與異教蒙古人通婚,必須要求對方加入伊斯蘭教,從而完全接受和遵從他們的習俗.與回族通婚不受約束,但由於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通婚現象很少.婚嫁習俗基本上與蒙古族相同.正式定親後男方在婚期前一天到達女方家,女方佯閉門不納之狀,男方頃門辭遞哈達,方可進屋,說明來意,贈送禮物後,男女各唱三支歌,喝喜茶,大家歌舞相慶,直至天明.翌晨,新郎叩見岳父,岳母,新娘唱《離別苦》,《辭行》等歌向父母告別.送親的隊伍繞蒙古包一圈後策馬急行,新郎隨後追逐,直到男方家.新娘行新房禮後,男方設整羊席款待客人.第二天早晨,女方客人即辭行告別,婚禮遂告終.與蒙古族婚禮不同的是:蒙回要請伊瑪目主持婚禮,念"尼卡哈"(阿拉伯語,意為證婚詞),否則認為婚姻無效或非法.婚姻一般由父母做主,但現代年輕人追求自由戀愛,加上年輕人信仰淡漠,故與漢族,蒙古族通婚者較多,不受教法約束. (2)喪葬:蒙古族的傳統喪葬方式有土葬,野葬和火葬.土葬即人死後無論老年,壯年或幼童,均赤身裝入白布袋裡,在家放屍3至7天,誦經焚香.出靈時,屍體由窗戶抬出.棺材置於墓穴中,以土埋葬.火葬較為普遍,野葬已不多見.蒙回嚴格遵守伊斯蘭教速葬,土葬,薄葬的原則.當一個人瀕危時,請伊瑪目念討白("懺悔詞")向安拉祈求饒恕其一生的罪孽,家人提念清真言.去世後用清潔的水給屍體淨身,用三丈六尺白布裹身,俗稱穿"克凡",當天或第二天埋葬.眾人將屍體抬往墓地,由伊瑪目帶領眾人舉行殯禮入葬. 5.節日禮俗 蒙回除了過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外,也過春節,元旦,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參加每年七八月間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為蒙語,意為"娛樂,遊戲"),參加賽馬,摔跤,射箭等活動.有個叫小克拉提的蒙回青年曾獲得過賽馬第一名.蒙回以熱情好客著稱.客至,全家老少出門迎接,賓主相互問候.蒙古族問候語"塔賽音,白努"(蒙古語意為"您好",回答"賽音,塔賽音"("好,您好!"之意),蒙回則說:"安賽倆日阿萊庫木"(阿拉伯語,意為"願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答語為"外阿萊庫木賽倆目"(意為"也願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蒙回對其親屬的稱呼與蒙古族不盡相同,他們稱父親為"達大",母親為"媽姆",爺爺為"楚得土"(蒙語音譯),叔叔為"阿巴",姨姨為"姨娘格",姐姐為"阿佳".他們待人誠實,直爽,不但與回,東鄉族感情融洽,與蒙古族也親如一家,節日裡互相往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