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是中國目前(截止2012年)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船舶和船載探測與實驗系統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該船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2010年開工建設,2012年在青島正式交付使用。

建造歷史

“科學”號停靠在青島奧帆基地碼頭 “科學”號停靠在青島奧帆基地碼頭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是“十一五”期間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007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立項,於2010年開工建設。

2011年11月30日,“科學”號在武漢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順利下水 ,

2012年9月29日在青島正式交付使用。

設計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

“科學”號斥資5.5億元,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造,核定總噸位4711噸,總長99.80米,型寬17.80米,型深8.90米,續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節,載員80人。

為規避風浪衝擊艇甲板對監測數據精密度的影響,武船製造安裝了國內首套伸縮式升降鰭板系統,並率先在國內採用最佳化設計的球鼻艏船型方案。同時,武船成功將減振降噪成果套用到“科學”號,實現正常航行條件下集控室噪聲低至60分貝,船長室噪聲低至50分貝。

性能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

“科學”號配備了七大船載科學探測與實驗系統,還搭載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導航系統、全海深多波束測深系統、多道數字地震系統、纜控水下機器人(ROV)、電視抓鬥等多種國際先進的探測設備,具備全球航行及全天候觀測能力,堪稱大洋移動實驗室。

該船採用國際先進的吊艙式電力推進裝置,配備了艏側推、動力定位及綜合導航定位系統,可實現在0~15節無級變速,在低速狀況原地360度迴轉。

“科學”號具備較高的適航性和耐波性,穩定性好、操縱靈活、作業空間大,船舶和船載探測與實驗系統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之一。

意義

十二五期間,中國將通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973)、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署一系列深海科學研究領域的項目,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將為完成上述研究項目和實現中國海洋科技中長期規劃的科學目標提供有效支撐,為中國有效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提供先進的探測研究平台。

項目建設法人單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項目建設法人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國土資源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為共建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