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地圖

秋海棠地圖

在台灣秋海棠是指秋海棠地圖,主要指包含外蒙在內的中華民國地圖。秋海棠地圖就主要是包括外蒙古在內,連江東六十四屯、唐努烏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邊的一段全都算在內的中華民國地圖。是晚清1896年至民國1946年的實際疆域。1946年外蒙古公投決定獨立,自此中國疆域從秋海棠縮成“雄雞”。直到2005年,中華台灣正式放棄使用秋葉棠地圖,改為金馬台澎地圖。

基本信息

歷史來源

秋海棠地圖是指20世紀初台灣出版的中華民國地圖,或者是中國1947年以前出版的中國地圖。秋海棠地圖就主要是包括外蒙古在內,連江東六十四屯、烏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邊的一段全都算在內的中國地圖。
中華民國全圖中華民國全圖

秋海棠地圖以山東半島和塔里木盆地中軸為中心線,左右對稱,是一片美麗的秋海棠樹葉。缺少了外蒙古,就成了雄雞狀。
外蒙古有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遼闊廣袤的土地,人口僅二百萬,地廣人稀,礦產豐富。外蒙人與中國的內蒙人更是近親。自從外蒙古於“辛亥革命”後宣布“獨立”後,歷屆中國政府,北洋政府,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力圖收回外蒙古,但最終都功虧一簣。二十世紀中國有報負的政治家,不論是“左、中、右”,都對原本“秋海棠”形的中國地圖被狠狠地挖去了一大塊——外蒙古而報憾終生。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對中國非常重要,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國攔腰斬斷。
在秋海棠般的美麗版圖上,有著讓我們魂牽夢縈的外蒙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著200多萬成吉思汗的子孫,他們是我們骨肉相連的同胞。

歷史演變

秦朝時,南方很多地方都是少數民族自己在管理,秦政府只是控制著幾個點。我們現在去查地圖,只查到一個秦朝的縣,就是福州的一個縣,還有一個在武夷山,其他的還不知道。到了西漢,疆域擴展到河西走廊,北面到了朝鮮半島的北部。漢以後,儘管疆域有變化,也主要是邊疆地區。中國最大的民族是漢族,漢族得名於漢朝,漢朝得名於劉邦當時是漢王。有了漢中、有了漢水,有了漢王,最後有了漢族。
唐朝的疆域大得不得了。我們開汽車從喀茲翻過天山,一直往西走,這些地方都曾經是唐朝的領土,今天已經歸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當然唐朝不是一直這么大的,到了安史之亂以後開始衰退。那時藏族的吐蕃逐漸強大,把河西走廊、內蒙古的一部分、甘肅大部分、陝西都占領了,還拓展到四川西部、雲南西部。最強大的時候,甚至攻占了唐朝的長安。後來退到了隴東高原。這是因為他們是來自高原的人,到平地因為氧氣太多了,他們受不了。其實堅持住幾天就沒事了,但當時他們認為是得罪了神,最好還是走。
唐朝到了後期,包括以前曾經擁有的朝鮮半島也守不住了,當地人成立了高麗國。以後的變化非常多,經過五代十國,到宋朝統一的時候,其實宋朝只占有今天中國的小部分。連今天的首都北京,也不在宋朝的統治下。宋朝也有北京,在今天的河北大名。今天的北京,是遼代的南京。到了元朝,不僅把中國的大多數地方統一起來,更主要的是西藏從元朝開始成為中國的領土,並且延續到今天。到了明朝,蒙古人又回到了草原上。到清朝,中國最終形成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領土。而且是有效的統治。以北京為中心的交通線,可以到外蒙古的恰克圖。清朝領土的樣子,就像秋海棠葉。而現在中國的地圖,像是一隻雄雞。
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以後,外蒙古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宣布獨立。後來又宣布撤銷獨立。俄國紅軍後來進入外蒙古。在這樣危機的情況下,中國駐外蒙古的代表全部被驅逐出境。二戰後期,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商量戰後格局,美國希望在未來讓中國作為四大國四強之一擔任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史達林就提出他的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求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在西方三列強的強迫下,蔣介石一度承認外蒙古獨立。到台灣以後,蔣介石還表示這是他的錯。1949年10月1號我們建國,外蒙古和蘇聯一起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秋海棠樣子就變成了現在雄雞的形狀。
領土製度對一個國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要使所有的民眾看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美好前程,使這個國家成為周邊人所羨慕、追求的國家,這個時候情況就不同了。今天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人,都是歷史上非洲黑奴的後代,跟美國八桿子打不著,但他們一直鬧著要成立一個州,因為他們認為成為美國公民日子比現在要好過。

台灣記憶

附台灣網友的回憶
我是台灣部編本教科書的最後幾屆,當時國中是要上一年的中國地理,幾乎就是一省一省的上,連台灣也含在這三十五省當中,還有外蒙古、西藏兩個地方,以及海南特別行政區,大概就是國府遷台前規劃的那一套吧!地圖當然是秋海棠,連江東六十四屯、烏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邊那一塊(不知叫啥),全都算在內,地名也是用清末延用下來的那些,像歸綏、迪化、庫倫,不過政府也知道老百姓沒那么笨,還是會在迪化旁邊注名現在叫烏魯木齊,然後在課本最後面附上中共建政之後行政區的沿格和實際統治區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