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挲

福爾摩挲

“福爾摩挲”指台灣寶島,1554年,“福爾摩沙”之島名,首先出現在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Lopo Homem)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歐洲人所繪製的、出現台灣島名的地圖。

“福爾摩沙”名稱的由來
來源:中國台灣網
隨著十五、十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與新航路的開闢,人類進入海權時代,同時又盛傳東方地區有遍地的黃金與香料,使得當時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新興海權國家,紛紛派遣船隻到此勘探,對遠東地區發展轉販貿易。
自十六世紀中葉以後,遠東地區的海上航運逐漸頻繁,有許多航海路線通過台灣海域附近,當時的葡萄牙船員在經過台灣海面時,從海上遠望台灣,發現台灣島上高山峻岭,林木蔥綠,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這句話,即“美麗之島”的意思(Ilha相當於英文的island)。
當時的葡萄牙人將擴張的重心放在中南半島上,因此台灣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個路過的美麗景點,但是“Formosa”這個名稱卻被日後的荷蘭人沿用至今,所以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喜歡將台灣寶島稱之為“福爾摩沙”,這就是“福爾摩沙”的由來。
1554年,“福爾摩沙”之島名,首先出現在葡萄牙製圖家羅伯·歐蒙(Lopo Homem)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由歐洲人所繪製的、出現台灣島名的地圖。此地圖,是以八幅的羊皮紙繪製而成,原尺寸為149× 230公分,現藏於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